千斤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93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千斤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泵和与充气泵输气口连接的输气管,输气管的末端设有输气接头,升降组件包括底座、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活塞杆,壳体内设有密闭腔,活塞杆的末端设于密闭腔内,壳体的外壁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与密闭腔相导通,进气接头上设有装配螺纹,输气接头上设有输气孔,输气孔的内壁设有与装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活塞杆的外壁至少设有一锁止槽,壳体的外壁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锁止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气泵的设计,以采用气泵式的方式顶起壳体内的活塞杆,以达到起重的效果,用户只需控制开启充气泵即可达到起重功能,进而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千斤顶装置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千斤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的发展愈发迅速,汽车已不仅仅是出行的代步工具,人们要求汽车外形美观、舒适安全、简单实用和维修方便等。汽车在使用中有时会出现轮胎漏气及爆胎的现象,如果漏气不严重可以使用家庭轮胎充气泵给轮胎打气后再开到维修店维修,但当漏气严重或爆胎时就需要更换轮胎了,此时千斤顶就要发挥作用了。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可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目前汽车用千斤顶大多为机械手摇式或液压手压式,进而使得用户的起重操作复杂,既费时又费力,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操作方便的千斤顶装置。一种千斤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输气口连接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设有输气接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密闭腔,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密闭腔相导通,所述进气接头上设有装配螺纹,所述输气接头上设有输气孔,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装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活塞杆的外壁至少设有一锁止槽,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锁止手柄,所述锁止手柄用于与所述锁止槽插接后固定所述活塞杆。上述千斤顶装置,通过所述充气泵的设计,以采用气泵式的方式顶起所述壳体内的活塞杆,以达到起重的效果,用户只需控制开启所述充气泵即可达到起重功能,进而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通过所述锁止手柄和所述锁止孔的设计,能有效的方便用户对所述活塞杆的升降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充气泵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的输气口上还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末端设有气门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上设有一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末端设有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槽。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沿所述底座的侧壁朝向内部凹陷。进一步地,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输气孔背向所述输气管一端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LED灯组。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的外壁设有散热孔和降噪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千斤顶装置100,包括驱动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泵10和与所述充气泵10输气口连接的输气管11,所述输气管11的末端设有输气接头12,所述输气接头12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所述输气接头12用于将所述充气泵10产生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升降组件内,以采用充气气压的方式驱动所述升降组件对汽车进行起重,进而使得用户只需要控制所述充气泵10的开关状态即可达到对汽车的起重效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13、设于所述底座13上的壳体14和设于所述壳体14内的活塞杆15,所述底座13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3用于对所述壳体14和所述活塞杆15起到承载固定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壳体14内设有密闭腔,所述活塞杆15的末端设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壳体14的外壁设有进气接头16,所述进气接头16与所述密闭腔相导通,所述进气接头16上设有装配螺纹,所述输气接头12上设有输气孔,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装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通过所述螺纹槽和所述装配螺纹的设计,有效的保障了所述输气接头12与所述进气接头16之间的装配,且保障了所述输气管11与所述密闭腔之间的密闭性,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充气泵10处于充气状态时,充气气体依序通过所述输气管11、所述输气接头12和所述进气接头16进入所述密闭腔,以使驱动所述活塞杆15顶起,以达到对汽车的起重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15的外壁至少设有一锁止槽,所述壳体14的外壁设有固定孔25,所述固定孔25内设有锁止手柄17,所述锁止手柄17用于与所述锁止槽插接后固定所述活塞杆15,通过所述锁止手柄17和所述锁止孔的设计,能有效的方便用户对所述活塞杆15的升降位置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充气泵10的输气口上还设有充气管18,所述充气管18的末端设有气门嘴19,通过所述充气管18和所述气门嘴19的设计,使得所述千斤顶装置100在进行起重的同时能对汽车轮胎进行打气,所述充气泵10上设有一电源线20,所述电源线20的末端设有转换接头21,所述转换接头21上设有至少一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方便不同供电插头的插合,进而使得所述充气泵10能对不同规格的充电插头进行匹配充电,所述底座13上设有承载槽23,所述承载槽23沿所述底座13的侧壁朝向内部凹陷,通过所述承载槽23的设计,有效的方便了用户对所述底座13的固定,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充气开关,该充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气门嘴19的导通状态。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输气孔背向所述输气管11一端的内壁上,所述充气泵10的外壁设有散热孔22和降噪器,所述壳体14的顶端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5与所述壳体14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充气泵10的设计,以采用气泵式的方式顶起所述壳体14内的活塞杆15,以达到起重的效果,用户只需控制开启所述充气泵10即可达到起重功能,进而方便了用户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通过所述锁止手柄17和所述锁止孔的设计,能有效的方便用户对所述活塞杆15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输气口连接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设有输气接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密闭腔,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密闭腔相导通,所述进气接头上设有装配螺纹,所述输气接头上设有输气孔,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装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活塞杆的外壁至少设有一锁止槽,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锁止手柄,所述锁止手柄用于与所述锁止槽插接后固定所述活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输气口连接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设有输气接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密闭腔,所述活塞杆的末端设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密闭腔相导通,所述进气接头上设有装配螺纹,所述输气接头上设有输气孔,所述输气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装配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活塞杆的外壁至少设有一锁止槽,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锁止手柄,所述锁止手柄用于与所述锁止槽插接后固定所述活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充气泵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忠梁庚法龚立双刘原宋慧俊杨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