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281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增加接线盒的接线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安全性。所述该接线盒应用于具有引出线的光伏组件。该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设在盒体内的端子板。盒体具有用于对引出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通孔。端子板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端子板具有焊接区域和凸棱结构。该凸棱结构定义焊接剂流动区域在焊接区域。当接线盒与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引出线穿过第一通孔焊接在焊接区域。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述所提的接线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盒用于光伏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本专利技术要求于2020年4月17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307192.6、申请名称为“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专利技术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光伏组件中,可以利用并联在各个电池串的接线盒将各个电池串串联在一起,使得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传导至外部线路。同时,接线盒内具有旁路二极管,可以避免光伏组件发生热斑效应,达到保护光伏组件的目的。目前,光伏组件内的电池串通过引出线引出电流,并采用焊接工艺将接线盒所具有的端子板与引出线焊接在一起,用以传导电流。但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现有光伏组件中的引出线无法按照要求准确的焊接在端子板上,并且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容易出现虚焊。当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时,光伏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击穿旁路二极管,甚至烧毁接线盒的问题,从而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接线方法,以增加接线盒的接线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安全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盒。该接线盒应用于具有引出线的光伏组件。该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设在盒体内的端子板。盒体具有用于对引出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通孔。端子板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端子板具有焊接区域和凸棱结构。该凸棱结构定义焊接剂流动区域在焊接区域。当接线盒与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引出线穿过第一通孔焊接在焊接区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第一通孔可以控制引出线在焊接区域的偏移程度,以保证引出线可以按照要求准确焊接在端子板具有的焊接区域。并且,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焊接剂容易受热流质化,凸棱结构可以约束流质化焊接剂流动范围(即定义焊接剂流动区域),使得流质化的焊接剂流动范围不会超过焊接区域。此时,在凸棱结构的约束作用下,焊接区域与引出线之间存在较厚的流质化焊接剂,从而降低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盒可以在满足引出线接线位置准确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接线盒的接线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光伏系统具有较高的发电量和安全性。另外,端子板所具有的凸棱结构还可以作为加强筋提高端子板的强度,使得端子板不容易发生变形,以从结构稳定性的角度提高接线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端子板还可以具有位于焊接区域的凹槽。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前,可以将焊接剂放在该凹槽内。当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的焊接过程中,凹槽可以作为容纳焊接剂的槽体使用,减缓流质化焊接剂的流动速度,使得流质化焊接剂中的大部分可以被束缚在凹槽内,从而缩小流质化焊接剂的流动范围,以进一步降低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的可能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2mm。此时,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在凹槽结构的束缚作用下,流质化焊接剂的厚度最大可达到0.2mm或0.2mm以上。这种情况下,引出线可以更好的与端子板焊接在一起,以进一步降低虚焊发生的可能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为远离盒体底面的方向。该盒体底面用于接触光伏组件。也就是说,当接线盒与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该凸棱结构沿着远离光伏组件背面方向凸起。该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端子板的板面形成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凸棱结构相对于端子板的板面斜向上,可以保证凸棱结构约束流质化焊接剂流动范围,以避免约束在焊接区域的流质化焊接剂越过凸棱结构流入端子板的其它区域,因此,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可以保证焊接区域与引出线之间具有较厚的流质化焊接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端子板的板面形成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1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流质化焊接剂接触焊接区域的面积与接触引出线的面积差异比较小。当引出线与焊接区域完成焊接时,引出线的焊接剂接触面积和端子板的焊接剂接触面积倾向于相等,使得焊接剂的上表面(即焊接剂接触引出线的表面)和下表面(即焊接剂接触端子板的表面)受到的作用力比较接近。此时,焊接剂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力差异比较小,有助于焊接剂的内部应力分布均匀化,因此,当引出线焊接在端子板上,焊接剂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问题,使得引出线比较牢固和稳定的焊接在端子板上,从而进一步降低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的可能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端子板的板面垂直。此时,上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端子板的板面形成的夹角等于9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流质化焊接剂接触焊接区域的面积与接触引出线的面积相等。理论上来说,当完成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的焊接后,焊接剂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力相同,从而消除因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力差异所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以进一步降低端子板与引出线之间出现虚焊的可能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凸棱结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2mm。此时,在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在凸棱结构的约束作用下,流质化焊接剂的厚度最大可达到0.2mm或0.2mm以上。这种情况下,引出线可以更好的与端子板焊接在一起,以进一步降低虚焊发生的可能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凸棱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棱段。每条棱段可以为间断式棱段,也可以为连续棱段。每条棱段的延伸方向可以是直线方向,也可以为曲线方向、折线方向中的一种或多种延伸方向组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上述至少一条棱段包括两条棱段,且两条棱段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时,可以认为上述凸棱结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条棱段。两条棱段沿着第二方向间隔设在端子板上,焊接区域位于两条棱段之间。第一方向可以为每条棱段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两条棱段在端子板的分布方向。当接线盒与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第一方向可以与引出线在端子板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焊接区域位于两条棱段之间,如果引出线穿过第一通孔并沿着第一方向伸入焊接在两条棱段之间的焊接区域。当引出线与焊接区域焊接过程中,两条凸棱可以约束流质化焊接剂在第二方向的流动范围,使得流质化焊接剂倾向于沿着引出线在端子板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流动,防止流质化焊接剂沿着第二方向流向端子板的两侧。此时,引出线与焊接剂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不仅使得引出线稳固可靠的焊接在端子板上,还可以降低焊接剂电阻,以减少因为焊接剂电阻过大所带来的电能损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每条棱段具有的至少一个端部可以位于端子板内或与端子板的侧边平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至少一条棱段可以形成环状凸棱。上述焊接区域位于环状凸棱围成的区域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上述凸棱结构包括一条棱段,且该条棱段不仅为连续式棱段,而且还为全封闭环状棱段时,上述凸棱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引出线的光伏组件;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设在所述盒体内的端子板;所述盒体具有用于对所述引出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通孔,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端子板具有焊接区域,以及定义焊接剂流动区域在所述焊接区域的凸棱结构;/n当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所述引出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焊接在所述焊接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17 CN 2020103071926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引出线的光伏组件;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设在所述盒体内的端子板;所述盒体具有用于对所述引出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通孔,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端子板具有焊接区域,以及定义焊接剂流动区域在所述焊接区域的凸棱结构;
当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所述引出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焊接在所述焊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为远离盒体底面的方向,所述盒体底面用于接触所述光伏组件;其中,
所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端子板的板面形成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或,
所述凸棱结构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端子板的板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结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条棱段,两条所述棱段沿着第二方向间隔设在所述端子板上,所述焊接区域位于两条所述棱段之间;
所述第一方向为每条所述棱段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两条所述棱段在所述端子板的分布方向;
当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引出线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棱段具有的至少一个端部位于所述端子板内或与所述端子板的侧边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结构为全封闭环状凸棱,所述焊接区域位于所述全封闭环状凸棱围成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结构为半封闭环状凸棱,所述焊接区域位于所述半封闭环状凸棱围成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环状凸棱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缺口,所述引出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缺口焊接在所述焊接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环状凸棱具有至少三条棱段,相邻两个所述棱段的端部之间具有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盒体内的至少一个挡墙,所述至少一个挡墙位于所述端子板的侧面;每个所述挡墙高于所述端子板具有凸棱结构的板面,所述凸棱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棱段,所述至少一个挡墙和所述至少一条棱段围成所述焊接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棱段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与每个所述挡墙的墙面平行;各条所述棱段位于所述焊接区域的第一侧,各个所述挡墙位于所述焊接区域的第二侧;当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引出线处于电连接状态,每条所述棱段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引出线在所述端子板的延伸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还具有用于对所述引出线限位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的凸起方向为远离盒体底面的方向,所述盒体底面用于接触所述光伏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威何秉轩史兴东何志富朱琛吕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