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78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该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包括:圆板部分,该圆板部分能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撑;偏心部分,该偏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板部分中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偏心;周壁部分,该周壁部分从所述圆板部分的外缘延伸;以及永磁体,该永磁体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其中,所述圆板部分包括从所述偏心部分径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径向向内突出且相对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与所述孔部分相对的那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一种压缩机,其借助马达的旋转动力使诸如活塞之类的构件往复运动。这种设备中由于其结构而出现重量不平衡。为了消除不平衡,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在转子中设置平衡配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2017-75589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如专利文献1中使用平衡配重的情况下,需要将平衡配重制造为一个部件,从而制造成本可能增加,组装步骤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并且重量可能会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成本、重量和组装步骤的数量的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解决问题的手段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来实现的,该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包括:圆板部分,该圆板部分能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撑;偏心部分,该偏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板部分中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偏心;周壁部分,该周壁部分从所述圆板部分的外缘延伸;以及永磁体,该永磁体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其中,所述圆板部分包括从所述偏心部分径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径向向内突出且相对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与所述孔部分相对的那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减少了成本、重量以及组装步骤的数量的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附图说明图1是转子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剖取的剖面图;图3是转子的后视图;以及图4是转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转子1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剖取的剖面图。图3是转子1的后视图。图4是转子1的立体图。图1至图4示出了彼此正交的X轴、Y轴和Z轴。转子1用于内转子型马达。转子1包括第一构件10、第二构件20和永磁体30。首先,将描述第一构件10。第一构件10包括圆板部分11、旋转轴部分12、偏心部分13和内周壁部分14,它们一体地形成并且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具体地由铝制成。如图1和图3中所示,沿Z方向观察时,圆板部分11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圆板部分11包括下表面111和上表面112,上表面112与下表面111相对。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圆板部分11中形成有孔部分115。旋转轴部分12从下表面111沿垂直于下表面111的-Z方向延伸。旋转轴部分12整体支撑转子1绕旋转轴线C1旋转。偏心部分13从上表面112沿+Z方向突出,并设置有附接孔部分131,该附接孔部分131具有底部。附接孔部分131的偏心轴线C2在+X方向上远离旋转轴线C1偏心。从动体(未示出,例如借助转子1的旋转而在径向方向上往复运动的诸如活塞之类的构件)附接至附接孔部分131。当旋转轴部分12绕旋转轴线C1旋转时,附接孔部分131的偏心轴线C2绕旋转轴线C1摆动。因此,附接至附接孔部分131的活塞等在预定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内周壁部分14从圆板部分11的外周边缘沿-Z方向延伸,并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内周壁部分14在Z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圆板部分11在Z方向上的厚度。如图2中所示,圆板部分11和内周壁部分14在下表面111侧限定凹口部分16。这减轻了转子1的重量。圆板部分11设置有三个孔部分115。孔部分115在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方向(即,从+X方向侧)上设置。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孔部分115相对于穿过旋转轴线C1且与Y轴平行的线R1仅位于+X方向侧。每个孔部分115均具有圆形形状。从旋转轴线C1到孔部分115的各中心的径向距离相同。三个孔部分115相对于线R1在+X方向侧以旋转轴线C1为中心在θ1的范围内形成。θ1为180度以下。以此方式,限制了形成有若干孔部分115的区域。这抑制了第一构件10的圆板部分11的强度的降低。另外,θ1(即,形成孔部分115的区域的角度范围)可以例如小于或等于180度且大于或等于90度。θ1可以小于或等于180度且大于或等于120度。内周壁部分14中形成有缺口部分15。缺口部分15相对于旋转轴线C1和偏心轴线C2位于与形成有孔部分115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如图1中所示,孔部分115相对于平行于X轴并穿过旋转轴线C1和偏心轴线C2的线R2对称地形成。同样,缺口部分15相对于线R2对称地形成。因为形成有孔部分115,所以第一构件10的重量在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一侧减小。在图1中,线A-A和线R2彼此重叠。第二构件20由铁制成,并且包括外周壁部分24。外周壁部分24具有固定至第一构件10的内周壁部分14的外周表面的大致环形形状。另外,外周壁部分24中局部设置有突出部分25。另外,突出部分25在Z方向上的高度与外周壁部分24和内周壁部分14在Z方向上的高度相同。突出部分25设置在与第一构件10的缺口部分15对应的位置处,并且通过缺口部分15朝向旋转轴线C1(即,沿径向向内方向)突出。如图2中所示,突出部分25的径向厚度T25大于外周壁部分24的径向厚度T24。换言之,确保突出部分25在径向向内方向上的突出量大于外周壁部分24的厚度T24。突出部分25位于与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因此,突出部分25在与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对第二构件20加重。突出部分25在关于线R1的-X方向侧在以旋转轴线C1为中心的角度θ2的范围内形成。θ2小于θ1,例如,小于或等于90度。θ2可以小于或等于60度或30度。θ2对应于第二角度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θ2小于θ1,但不限于此。永磁体30保持在外周壁部分24中。具体而言,在外周壁部分24中沿圆周方向预先布置有用于分别保持永磁体30的保持孔。永磁体30分别装配到保持孔中。永磁体30的外表面布置成使得S极和N极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布置。如上所述,孔部分115使转子1的在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一侧的重量减轻,并且突出部分25使转子1的在与偏心轴线C2相对于旋转轴线C1偏心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的重量减轻。即,借助孔部分115和突出部分25将作为平衡器的功能集成在转子1中。因此,与将平衡器与转子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减少了端口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组装步骤的数量,并且进一步抑制了尺寸的增加。另外,因为转子1设置有减重部分和加重部分,所以该功能被充分地用作平衡器。如上所述,因为第一构件10由铝制成并且第二构件20由铁制成,所以第一构件10的比重小于第二构件20的比重。因此,与完全由铁制成的转子相比,减轻了转子1的重量。第二构件20的比重大于第一构件10的比重,并且第二构件20的外周壁部分24位于第一构件10的内周壁部分14的径向外侧。以这种方式,比重大的部分尽可能远离旋转轴中心C1定位,从而确保转子1的旋转惯性力。由此,可以有效地维持转子1的旋转。在本文中,当马达被长时间驱动时,转子1可能被加热到高温,并且由于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20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20之间的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该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包括:/n圆板部分,该圆板部分能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撑;/n偏心部分,该偏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板部分中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偏心;/n周壁部分,该周壁部分从所述圆板部分的外缘延伸;以及/n永磁体,该永磁体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n其中,/n所述圆板部分包括从所述偏心部分径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n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径向向内突出且相对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与所述孔部分相对的那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7 JP 2019-0342091.一种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该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包括:
圆板部分,该圆板部分能绕轴线旋转地被支撑;
偏心部分,该偏心部分设置在所述圆板部分中并且相对于所述轴线偏心;
周壁部分,该周壁部分从所述圆板部分的外缘延伸;以及
永磁体,该永磁体保持在所述周壁部分上,
其中,
所述圆板部分包括从所述偏心部分径向向外定位的孔部分,并且
所述周壁部分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径向向内突出且相对于所述偏心部分位于与所述孔部分相对的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的转子,其中,
所述周壁部分包括:
内周壁部分;和
外周壁部分,该外周壁部分固定至所述内周壁部分的外周表面,
所述圆板部分和所述内周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宏法森﨑桂太
申请(专利权)人: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