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272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和与天线单元对应设置的金属腔体,金属腔体接地,金属腔体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通过引入金属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体积较小的腔体滤波器结构解决共地电流导致的多频段互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天线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天线间的耦合产生原因主要:空间波耦合,表面波耦合和共地电流耦合等。当前提出的众多手机终端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解耦方案,例如极化解耦,引入EBG(电磁带隙)结构,地板开槽,地板增加解耦枝节等,这些解耦方式存在解耦结构体积过大、结构过于复杂、只能对单频点解耦等不足,无法导入到实际手机中。另外,共地电流导致多频段互耦问题,影响天线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天线的共地电流导致多频段互耦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线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和与天线单元对应设置的金属腔体,金属腔体接地,金属腔体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较佳地,金属腔体覆盖的面积大于等于天线单元对应的面积。较佳地,天线系统还包括基板,天线单元设置于基板的一面,金属腔体设置于基板的另一面。较佳地,天线单元设置于基板的预设布设区,预设布设区靠近基板的一个侧边。较佳地,预设布设区靠近基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较佳地,基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相互垂直。较佳地,金属腔体包括第一金属壁、第二金属壁、第三金属壁;第一金属壁、第二金属壁、第三金属壁两两相接形成一罩状结构,罩状结构与基板包围一腔体空间。较佳地,预设布设区为矩形,预设布设区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二边相邻且互相垂直;第一金属壁与基板垂直连接,第二金属壁与基板垂直连接,第一金属壁与第二金属壁垂直连接;第一金属壁与基板的连接部与第一边相对应,第二金属壁与基板的连接部与第二边相对应;开口朝向基板的外部。较佳地,第三金属壁为矩形,第三金属壁分别与第一金属壁、第二金属壁垂直连接。较佳地,第三金属壁与基板之间的距离为3-6毫米。较佳地,基板设置有地平面,地平面覆盖基板的背面未被金属腔体包围的区域。较佳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2个,金属腔体的数量为2个。较佳地,2个天线单元对称设置,2个金属腔体对称设置。较佳地,天线单元为IFA(倒F天线)天线单元。较佳地,天线单元对应的频段覆盖sub-6G(一种通信频段)N1/N41频段。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体积较小的腔体滤波器结构解决共地电流导致的多频段互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天线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天线系统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天线系统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天线系统的S11随频率变化的特征曲线。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天线系统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天线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天线系统的S21随频率变化的特征曲线。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天线系统的ECC特性坐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可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参照图1、图2、图3,该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单元11和与天线单元11对应设置的金属腔体12,金属腔体12接地,金属腔体12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21。引入该金属腔体后,基于腔体滤波器原理解决了天线单元的共地电流导致的耦合问题,提高了隔离度。具体实施时,天线系统还包括基板13,天线单元11设置于基板13的正面131,金属腔体12设置于基板13的背面132。基板13采用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天线单元11设置于基板13的预设布设区133。预设布设区133和金属腔体12对应设置于基板13的同一个角区,即基板13的第一侧边134与基板13的第二侧边135形成的角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金属腔体12包括第一金属壁122、第二金属壁(图中未示出)、第三金属壁123;第一金属壁122、第二金属壁、第三金属壁123两两相接形成一罩状结构,罩状结构与基板13包围一腔体空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布设区133为矩形,预设布设区133包括第一边1331和第二边1332,第一边1331与第二边1332相邻且互相垂直;第一金属壁122与基板13垂直连接,第二金属壁与基板13垂直连接,第一金属壁122与第二金属壁垂直连接;第一金属壁122与基板13的连接部与第一边1331相对应,第二金属壁与基板13的连接部与第二边1332相对应;开口朝向基板13的外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金属壁123为平面,并且第三金属壁123分别与第一金属壁122、第二金属壁垂直连接,也即,第三金属壁123与基板13平行。第三金属壁123为矩形,其尺寸与预设布设区133的尺寸相匹配。金属腔体12覆盖的面积大于等于天线单元11对应的面积,从而形成较佳的腔体滤波器的作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金属壁123与基板13之间的距离H为4毫米。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金属壁与基板之间的距离的较佳范围为3-6毫米,其中,尤其以4-5毫米为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壁122的长度W为16毫米。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壁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3的长度L3为136毫米,基板13的宽度L4为68.8毫米。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布设区靠近基板的一个侧边。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布设区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合理设置,金属腔体设置于基板的另一面与预设布设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天线单元11为IFA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11对应的频段覆盖sub-6GN1/N41频段。天线单元11采用微带线,附着于基板的表面。图4示出了该天线系统的S11(输入反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特征曲线,其中,第一曲线L1为仿真结果,第二曲线L2为实测结果。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基板13设置有地平面,地平面为一层金属层,地平面覆盖基板13的背面未被金属腔体12包围的区域,地平面接地。第一金属壁122和第二金属壁与地平面连接从而接地。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天线系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系统。参照图5、图6,该天线系统为二单元MIMO(多进多出)天线系统,其中包括2个天线单元11,并对应设置有2个金属腔体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2个天线单元11对称设置,2个金属腔体12对称设置。根据该天线系统在不同频率金属腔体12电流分布状况的分析,在1.9GHz以及2.6GHz频段,受激励天线背后金属地上的电流基本上集中在金属腔体12上。所以,金属腔体的引入,解决了天线单元11的共地电流导致的耦合问题,提高了隔离度。图7示出了该天线系统的S21(反向传输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和与所述天线单元对应设置的金属腔体,所述金属腔体接地,所述金属腔体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和与所述天线单元对应设置的金属腔体,所述金属腔体接地,所述金属腔体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体覆盖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天线单元对应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基板,所述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金属腔体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预设布设区,所述预设布设区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个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设区靠近所述基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两个相邻的所述侧边相互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体包括第一金属壁、第二金属壁、第三金属壁;所述第一金属壁、所述第二金属壁、所述第三金属壁两两相接形成一罩状结构,所述罩状结构与所述基板包围一腔体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设区为矩形,所述预设布设区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相邻且互相垂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中杰张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