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其包括依次进行:地质区域建模步骤,地质表层建模步骤,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步骤,可以实现快速高效更新模型,有效地减少存储量,运行速度更高,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传输资源,有解决了显示处理一端进行后期的处理,处理数据量大且算法复杂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快和准确的去建立表层建模点,实现地质区域模型和地质表层模型的融合,模型更加全面,且更贴近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地学建模是由勘探地质学、数学地质、地球物理、矿山测量、矿井地质、GIS、图形图像学、科学可视化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对复杂的地质现象经过抽象化处理后,通过复杂的建模算法模拟出地质模型数据,用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最终表达地下的地质情况。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三维地学建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三维地学空间模型或建模方法。从三维建模方法的基本元素来看,可以分为基于面表示的模型、基于体元的模型和混合数据模型。目前,地质建模一般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即“专业数据源处理—结构建模—三维应用”,这种建模方式称为地质地学“静态建模”。由于地质静态建模中的交互建模先要将建模区分割成多个建模单元分别建模,最后合并成整个结构模型,这样会造成建模数据量大、分块手动交互建模、投入人员多、建模周期长、模型更新困难等问题。并且数据一致性及完整性无法保证(原始专业模型与建模成果模型分离)。而建模完成后,其需要根据精确的测量或者地质的变化进行更新,而自动建模方式,则是自动或半自动的将数据量比较小、地质复杂度比较低的源数据构建为结构模型,其适应于建模源数据量比较小、可处理的地质复杂度低的建模场景,一般无法进行更新,需要采取全部模型重新建模。并且,现有的三维地质模型建模过程大都基于建模区域的钻孔数据,对于其建模区域的表层结构并未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可以实现快速高效更新模型,有效地减少存储量,运行速度更高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传输资源,有解决了显示处理一端进行后期的处理,处理数据量大且算法复杂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快和准确的去建立表层建模点,实现地质区域模型和地质表层模型的融合,模型更加全面,且更贴近真实,模型在不需要完全更新时,进行部分更新即可,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1)地质区域建模步骤,包括:1.1)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按照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具有一致性的数据分为一类;1.2)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此类钻孔数据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此类钻孔数据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1.3)将服务器中存储的钻孔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得到多个建模点,基于建模点构建地质区域模型;2)地质表层建模步骤,包括:2.1)获取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其中,在拍摄数据时,通过在拍摄视频时采用第一帧率和第一分辨率,拍摄图像采用十分之一的第一帧率以及大于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并且拍摄图像在拍摄视频的同一周期内进行;2.2)基于步骤2.1)中获取的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转换得到多个表层建模点,同时确定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2.3)基于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构建地质表层模型;3)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步骤,包括:将步骤(1.3)构建的地质区域模型和步骤2.3)构建的地质表层模型进行融合,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当需要更新三维地质模型时,重复步骤1)和/或2),对地质区域模型和/或地质表层模型进行更新后,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2)中的异同值为差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2)中每一类中钻孔数据的数量为5-8个。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中深度数据和图片数据是在地质区域的上空采集。进一步地,所述上空采集是通过航空测量的方式得到。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中拍摄图像在拍摄视频的同一周期内进行具体为在同一个周期内拍摄图像和拍摄视频穿插进行。进一步地,拍摄视频采用30帧/s,拍摄图像采用3帧/s。进一步地,拍摄图像采用超高清的分辨率拍摄,拍摄视频采用相对较低的分辨率拍摄。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3)具体地模型构建时,通过利用表层建模点获取对应的表层面的角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角度信息为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可以实现:1)可以有效地减少存储量,使得在相同的存储空间下,在不提高成本和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实际增大了存储数据量。对于后期服务器端大批量的数据进行的查询传输,计算处理以及建模等过程则因为数据的简化和减量,处理则变的相对简单,运行速度更高,分散式的处理方式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有效地提高了效率;2)既保证了可以有高分辨率的超清图像,也可以满足实时的视频传输的要求,传输时,二者可以采用两个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效率,节约传输资源。此外,高清图像的处理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后期算法来处理,因此有解决了显示处理一端进行后期的处理,处理数据量大且算法复杂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快和准确的去建立表层建模点;3)实现地质区域模型和地质表层模型的融合,模型更加全面,且更贴近真实,模型在不需要完全更新时,进行部分更新即可,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如图1所示,其为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对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进行具体地介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其具体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首先,其包括1)地质区域建模步骤,包括:1.1)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其中在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按照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具有一致性(根据实际的情况,按照其数据的类似性进行选择)的数据分为一类;1.2)在步骤1.1)中进行了分类,每一类具有高的一致性,即每一类中的不同钻孔数据具有的差异数据较少,例如可以是坐标差异较小,编号靠近,地质属性的数据差异较小等,这些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或者根据经验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那么,在步骤1.1)中进行了分类的基础上,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这类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这类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例如差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由于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异同值的数据量小,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存储量,使得在相同的存储空间下,在不提高成本和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实际增大了存储数据量。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的时候,每一类中的钻孔数据不宜过多,例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n1)地质区域建模步骤,包括:/n1.1)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按照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具有一致性的数据分为一类;/n1.2)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此类钻孔数据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此类钻孔数据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n1.3)将服务器中存储的钻孔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得到多个建模点,基于建模点构建地质区域模型;/n2)地质表层建模步骤,包括:/n2.1)获取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其中,在拍摄数据时,通过在拍摄视频时采用第一帧率和第一分辨率,拍摄图像采用十分之一的第一帧率以及大于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并且拍摄图像在拍摄视频的同一周期内进行;/n2.2)基于步骤2.1)中获取的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转换得到多个表层建模点,同时确定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n2.3)基于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构建地质表层模型;/n3)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步骤,包括:/n将步骤(1.3)构建的地质区域模型和步骤2.3)构建的地质表层模型进行融合,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当需要更新三维地质模型时,重复步骤1)和/或2),对地质区域模型和/或地质表层模型进行更新后,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1)地质区域建模步骤,包括:
1.1)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按照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具有一致性的数据分为一类;
1.2)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此类钻孔数据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此类钻孔数据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
1.3)将服务器中存储的钻孔数据进行处理,转换得到多个建模点,基于建模点构建地质区域模型;
2)地质表层建模步骤,包括:
2.1)获取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其中,在拍摄数据时,通过在拍摄视频时采用第一帧率和第一分辨率,拍摄图像采用十分之一的第一帧率以及大于第一分辨率的第二分辨率,并且拍摄图像在拍摄视频的同一周期内进行;
2.2)基于步骤2.1)中获取的地质区域表层的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转换得到多个表层建模点,同时确定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
2.3)基于地质区域表层和表层建模点的位置,构建地质表层模型;
3)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步骤,包括:
将步骤(1.3)构建的地质区域模型和步骤2.3)构建的地质表层模型进行融合,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当需要更新三维地质模型时,重复步骤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华,李洪涛,韩琳,吕明荟,孔德鑫,张汭,崔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济南中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