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43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槽的两侧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布的花纹肩块,花纹肩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镶嵌雪钉的钉孔,钉孔由上而下包括裸露部、连接柱以及镶嵌部,裸露部和镶嵌部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钉孔整体呈“工”字形,镶嵌部包括分别与连接柱左右两侧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底部的连接部位为橡胶制成的球形凸起,钉孔周围至少15mm半径范围内的胎面橡胶上、下部分的硬度不同,下半部硬度为60~75邵氏硬度,上半部硬度为45~75邵氏硬度,并且下半部的硬度大于等于上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特定钉孔设计的雪地轿车轮胎,属于轮胎生产

技术介绍
镶钉雪地轿车轮胎主要用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俄罗斯和北美加拿大等国家,使用环境多为极寒地区。这些国家冬季漫长而又寒冷,公路通常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使冬季行车变得异常困难和充满不安全性,因此需要一款具有镶钉结构的雪地轮胎提高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的抓地力和牵引力。与非镶钉雪地轿车轮胎不同,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由于胎面花纹上分布着可以镶嵌雪钉的钉孔,因此在功能上更具灵活性。在镶嵌雪钉后轮胎的抓地力更强劲,可以适应更为严重的积雪结冰路面,因此保证雪钉被牢固的镶嵌在钉孔内对于镶钉雪地轿车轮胎来说至关重要。现有的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由于胎面橡胶硬度较高,冰雪性能相对不好,但硬胎面橡胶可以减少雪钉在钉孔中的蠕动,使雪钉不易从钉孔中脱出。随着用户对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大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的胎面接地面积,提高其牵引和制动性能,胎面的橡胶硬度被设计的越来越低,这就增大了雪钉在钉孔中的蠕动程度,提高了早期脱钉的风险,失去雪钉的轮胎会使车辆打滑、甩尾进而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的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在牵引、制动性能与脱钉风险之间无法做到平衡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所述槽的两侧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布的花纹肩块,所述花纹肩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镶嵌雪钉的钉孔,所述钉孔由上而下包括裸露部、连接柱以及镶嵌部,所述裸露部和镶嵌部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钉孔整体呈“工”字形,所述镶嵌部包括分别与连接柱左右两侧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所述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底部的连接部位为橡胶制成的球形凸起;所述钉孔周围至少15mm半径范围内的胎面橡胶上、下部分的硬度不同,下半部硬度为60~75邵氏硬度,上半部硬度为45~75邵氏硬度,并且下半部的硬度大于等于上半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钉孔周围的胎面橡胶下半部的高度为钉孔整体高度的30~60%。进一步,所述球形凸起的半径r为1~3mm,高度d为0.1~1mm。进一步,所述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10~60°。进一步,雪钉对钉孔周围橡胶的体积压缩率控制为30~50%。进一步,所述钉孔的高度H为8~15mm,镶嵌部的直径φa为3~8mm,高度h为0.5~3mm,连接柱的直径φb为1.8~3mm,裸露部的直径φc为4~6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钉孔镶嵌部与连接柱之间设计成倾斜状,能对常规的通用镶钉底座与钉柱的连接处产生强烈的挤压,镶嵌部与底部的球形凸起组合成向下弯曲的反球面,该反球面对常规的通用镶钉平面底座或向上弯曲的底座产生向下的挤压,同时配合钉孔下部高硬度的胎面橡胶可明显降低雪钉在钉孔中的蠕动程度,从而可以大幅减少雪钉早期脱落的可能,适用于所有现有的通用雪钉样式;(2)钉孔底部球形凸起的设计,当雪钉与路面接触时,球形凸起可以对雪钉底座产生一种向外的弹力,利于雪钉穿透冰雪路面,从而实现轮胎抓地性能的提升;(3)钉孔的结构、球形凸起同时配合适当的胎面橡胶硬度分布,减少雪钉在钉孔内的蠕动,利于雪钉穿透冰雪路面,实现轮胎抓地力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钉孔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钉孔的剖视图及上、下半部橡胶硬度分布图;图3为钉孔尺寸的标示图;图4为雪钉与钉孔侧壁橡胶压缩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两种不同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的冰地制动测试;图6示出了两种不同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的冰地加速测试;图7示出了两种不同镶钉雪地轿车轮胎的冰地操控测试;图5~图7中条形1为赛轮ICEBLAZERWST3型镶嵌雪钉后的轮胎,条形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镶嵌雪钉后的轮胎。图1~图4中,1、槽;2、花纹肩块;3、钉孔;4、裸露部;5、连接柱;6、镶嵌部;6-1、第一镶嵌部;6-2、第二镶嵌部;6-3、球形凸起;7、胎面橡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1,槽的两侧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布的花纹肩块2,花纹肩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镶嵌雪钉的钉孔3,钉孔由上而下包括裸露部4、连接柱5以及镶嵌部6,裸露部和镶嵌部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钉孔整体呈“工”字形,镶嵌部包括分别与连接柱左右两侧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一镶嵌部6-1和第二镶嵌部6-2,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10~60°,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底部的连接部位为橡胶制成的球形凸起6-3,钉孔的高度H为8~15mm,镶嵌部的直径φa为3~8mm,高度h为0.5~3mm,连接柱的直径φb为1.8~3mm,裸露部的直径φc为4~6mm,球形凸起的半径r为1~3mm,高度d为0.1~1mm,钉孔周围至少15mm半径范围内的胎面橡胶上、下部分的硬度不同,如图2所示,下半部硬度为60~75邵氏硬度,上半部硬度为45~75邵氏硬度,优选下半部的硬度大于上半部的硬度,下半部的高度为钉孔整体高度的30~60%;雪钉采用SITEK公司生产的TSA8.0-10.0/2M2雪钉,安装镶嵌于钉孔内。将赛轮ICEBLAZERWST3型镶嵌雪钉后的轮胎作为对比(图5~7中的条形1),本专利技术镶嵌雪钉后的轮胎作为实施例(图5~7中的条形2),分别测定轮胎的冰地制动性能、加速性能和操控性能,结果如图5~7所示。由图5~7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镶钉雪地轮胎与现有技术的镶钉雪地轮胎相比,其冰地制动性能提升36%,冰地加速性能提升79%,冰地操控性能提升12%,并且脱钉风险大大降低,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所述槽的两侧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布的花纹肩块,所述花纹肩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镶嵌雪钉的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由上而下包括裸露部、连接柱以及镶嵌部,所述裸露部和镶嵌部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钉孔整体呈“工”字形,所述镶嵌部包括分别与连接柱左右两侧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所述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底部的连接部位为橡胶制成的球形凸起;所述钉孔周围至少15mm半径范围内的胎面橡胶上、下部分的硬度不同,下半部硬度为60~75邵氏硬度,上半部硬度为45~75邵氏硬度,并且下半部的硬度大于等于上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槽,所述槽的两侧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分布的花纹肩块,所述花纹肩块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镶嵌雪钉的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由上而下包括裸露部、连接柱以及镶嵌部,所述裸露部和镶嵌部的直径均大于连接柱,钉孔整体呈“工”字形,所述镶嵌部包括分别与连接柱左右两侧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所述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底部的连接部位为橡胶制成的球形凸起;所述钉孔周围至少15mm半径范围内的胎面橡胶上、下部分的硬度不同,下半部硬度为60~75邵氏硬度,上半部硬度为45~75邵氏硬度,并且下半部的硬度大于等于上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周围的胎面橡胶下半部的高度为钉孔整体高度的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凸起的半径r为1~3mm,高度d为0.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镶钉雪地轿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嵌部和第二镶嵌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为10~60°。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鹏马新军卢中允王宝凯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