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82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具,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端部同心阵列有多个刀坑,每个所述刀坑内设置有方形的刀片,所述刀片的每边上开设有凹圆弧形的切削刃,所述刀片与刀坑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借助刀片和刀坑的配合,实现了刀片的快捷更换,不需要整个刀具换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
技术介绍
手机上使用金属中框、壳体不仅有着精美的外观,而且具有手感细腻、耐磨、防摔、抗腐蚀等优点,因而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后盖作为手机重要的一部分,其外表光滑、内侧结构复杂。目前手机后盖的通用做法是:压铸(或锻压)--CNC--外观处理—后盖;压铸具有效率高、成型好、可制造结构复杂件、成本低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壳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需要使用到刀具进行加工,尤其是不锈钢手机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直径较小的刀具进行铣切。传统加工都是使用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由于轮廓外径在15-35mm之间,会存在几个问题,一个刀刃崩刃,导致加工零件有线痕,整支刀就会报废;只有刀刃参与切削,柄部只是支撑作用,整体使用硬质合金,浪费成本;整只刀的寿命短。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端部同心阵列有多个刀坑,每个所述刀坑内设置有方形的刀片,所述刀片的每边上开设有凹圆弧形的切削刃,所述刀片与刀坑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和刀坑可拆卸连接,刀杆不需要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节省了生产成本。刀片的四边分别开设了切削刃,将刀片安装在刀坑后,只有外侧边上的切削刃工作,当该切削刃崩刃后,将刀片取下并转动,将另一边上的切削刃露出,该刀具就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更换整个刀具,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切削刃位于刀片上表面的一面包括工作段和排屑段,所述工作段位于刀片的边缘并与刀片上表面平行,所述排屑段设置为半圆环形并环绕工作段,所述排屑段的径向截面为凹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削刃将不锈钢手机壳的外表面进行铣削时,产生的碎屑会往外飞溅,有时可能会产生长条形的碎屑,碎屑可以暂时堆积在排屑段内,当碎屑断掉时,整条碎屑就直接脱落,避免碎屑影响切削刃的正常铣削,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滑,提高了排屑高效性。作为优选,所述刀片和刀坑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中间设置有供螺丝贴合穿过的通孔,所述刀坑上开设有供螺丝旋入的螺纹槽,所述刀坑上的螺纹槽与刀坑的底面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更换切削刃时,旋开螺丝,即可将刀片取下,转动刀片后,再用螺丝旋回即可,同时保证螺丝与刀片垂直,螺丝只受到垂直推力,保证了刀片不歪斜,提高了结构稳固性。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四个端角为90°,所述刀坑设置为方形,所述刀坑靠近刀杆边缘的两边设置为开口,所述刀坑的角落同样是90°,所述刀片的通孔位于刀片中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的四个端角都是直角,转动刀片后,还可以紧密卡在刀坑内,提高了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刀坑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卡入切削刃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长处与切削刃的刃口长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刀片的位置,保证刀片的角度恒定。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外侧壁与竖直线呈11°的夹角,所述刀片的上表面周缘倒角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片卡入刀坑后,刀片的两侧壁会紧贴刀坑内壁,刀片上表面的4°倒角,允许刀坑被刀片挤压后发生轻微形变,使刀片与刀坑过盈配合,提高了连接稳固性。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切削刃两侧的刀片主体不等宽,位于刀坑前端的刀片主体窄于后端的刀片主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切削刃前端的刀片主体有可能接触到工件,使前端的刀片主体低于后面的,转动刀具时,刀片不会撞到工件,提高了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厚度为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的厚度过薄,会导致刀片刚性不足,容易变形;刀片的厚度过厚,会容易将刀坑凿穿,经过试验后,刀片厚度在3mm是最佳尺寸。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刀片和刀坑的配合,实现了刀片的快捷更换,不需要整个刀具换掉。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刀杆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刀片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刀片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刀杆;2、刀坑;21、凸起;3、刀片;4、切削刃;41、工作段;42、排屑段;5、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如图1所示,包括刀杆1,刀杆1的端部同心阵列有多个刀坑2(参考图2)。每个刀坑2内设置有方形的刀片3,刀片3的每边上开设有凹圆弧形的切削刃4,刀片3与刀坑2可拆卸连接,刀片3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刀片3和刀坑2可拆卸连接,刀杆1不需要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节省了生产成本。刀片3的四边分别开设了切削刃4,将刀片3安装在刀坑2后,只有外侧边上的切削刃4工作,当该切削刃4崩刃后,将刀片3取下并转动,将另一边上的切削刃4露出,该刀具就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更换整个刀具。如图1和图2所示,刀片3和刀坑2通过螺丝5可拆卸连接,刀片3中间设置有供螺丝5贴合穿过的通孔,刀坑2上开设有供螺丝5旋入的螺纹槽,刀坑2上的螺纹槽与刀坑2的底面垂直,需要更换切削刃4时,旋开螺丝5,即可将刀片3取下,转动刀片3后,再用螺丝5旋回即可,同时保证螺丝5与刀片3垂直,螺丝5只受到垂直推力,保证了刀片3不歪斜。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切削刃4位于刀片3上表面的一面包括工作段41和排屑段42,工作段41位于刀片3的边缘并与刀片3上表面平行,排屑段42设置为半圆环形并环绕工作段41,排屑段42的径向截面为凹坑。切削刃4将不锈钢手机壳的外表面进行铣削时,产生的碎屑会往外飞溅,有时可能会产生长条形的碎屑,碎屑可以暂时堆积在排屑段42内,当碎屑断掉时,整条碎屑就直接脱落,避免碎屑影响切削刃4的正常铣削,导致产品表面不光滑。如图2和图3所示,刀片3的四个端角为90°,刀坑2设置为方形,刀坑2靠近刀杆1边缘的两边设置为开口,刀坑2的角落同样是90°,刀片3的通孔位于刀片3中心处。刀片3的四个端角都是直角,转动刀片3后,还可以紧密卡在刀坑2内。如图2所示,刀坑2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卡入切削刃4的凸起21,凸起21的最长处与切削刃4的刃口长度相同,进一步限定刀片3的位置,保证刀片3的角度恒定。如图4所示,刀片3的外侧壁与竖直线呈11°的夹角,刀片3的上表面周缘倒角4°。将刀片3卡入刀坑2后,刀片3的两侧壁会紧贴刀坑2内壁,刀片3上表面的4°倒角,允许刀坑2被刀片3挤压后发生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所述刀杆(1)的端部同心阵列有多个刀坑(2),每个所述刀坑(2)内设置有方形的刀片(3),所述刀片(3)的每边上开设有凹圆弧形的切削刃(4),所述刀片(3)与刀坑(2)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3)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所述刀杆(1)的端部同心阵列有多个刀坑(2),每个所述刀坑(2)内设置有方形的刀片(3),所述刀片(3)的每边上开设有凹圆弧形的切削刃(4),所述刀片(3)与刀坑(2)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3)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切削刃(4)位于刀片(3)上表面的一面包括工作段(41)和排屑段(42),所述工作段(41)位于刀片(3)的边缘并与刀片(3)上表面平行,所述排屑段(42)设置为半圆环形并环绕工作段(41),所述排屑段(42)的径向截面为凹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产品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和刀坑(2)通过螺丝(5)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3)中间设置有供螺丝(5)贴合穿过的通孔,所述刀坑(2)上开设有供螺丝(5)旋入的螺纹槽,所述刀坑(2)上的螺纹槽与刀坑(2)的底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博远尤方园陈章燕王必永王耀江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