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78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下放机构包括翻转臂和驱动缸,翻转臂包括连为一体的前段臂和后段臂,前段臂和后段臂之间设有朝上的夹角,翻转臂的前端与发射车上的第一支耳铰接,翻转臂的后端与导流装置固定连接;驱动缸的缸体与发射车上的第二支耳铰接,第二支耳处于第一支耳的下侧位置,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与导流装置上的销轴铰接,销轴处于翻转臂的下侧位置。下放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控制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射车导流装置的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航空和军事领域,发射车通常设有导流装置,通过将导流装置下放到地面可对发射时的燃气流起到导流作用,而在非发射状态应将导流装置抬离地面以免影响行车。现有的导流装置下放机构虽然可实现下放和抬起的基本功能,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受发射车外形和离去角的影响,现有下放机构的上翻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影响了行车工况下导流装置的稳定性;(2)受地面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下放机构的驱动缸行程较难确定,现有下放机构在发射工况下无法保证地面对导流装置的支撑稳定性;(3)发射时的燃气流会对导流装置产生很大的冲击,现有下放机构因导流装置与驱动缸之间无缓冲隔离机构,容易造成驱动缸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下放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控制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包括翻转臂和驱动缸,所述翻转臂包括连为一体的前段臂和后段臂,前段臂和后段臂之间设有朝上的夹角,翻转臂的前端与发射车上的第一支耳铰接,翻转臂的后端与导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的缸体与发射车上的第二支耳铰接,第二支耳处于第一支耳的下侧,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与导流装置上的销轴铰接,销轴处于翻转臂的下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发射车在第一支耳的上侧设有用于阻挡翻转臂的限位块。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导流装置的底部设有通过球头安装的支撑盘。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翻转臂设有两个,两个翻转臂对应分布在驱动缸的两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缸的位置与导流装置前端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对应。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两个翻转臂对称设置在驱动缸的两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缸为液压缸。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缸为电动缸。本专利技术一种上述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抬起导流装置时,使驱动缸做活塞杆伸出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和翻转臂绕第一支耳向上翻转,当导流装置抬起到位时停止驱动缸;二、下放导流装置时,使驱动缸做活塞杆回收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和翻转臂绕第一支耳向下翻转,当导流装置下放到位后,继续使驱动缸做活塞杆回收动作直至销轴处于长圆孔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控制方法,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所述导流装置抬起到位是指翻转臂与限位块紧密接触;在上述步骤二中,所述导流装置下放到位是指支撑盘稳定支撑在地面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翻转臂和驱动缸,使翻转臂设置连为一体的前段臂和后段臂,并在前段臂和后段臂之间设置朝上的夹角,让翻转臂的前端与发射车上的第一支耳铰接,让翻转臂的后端与导流装置固定连接;让驱动缸的缸体与发射车上的第二支耳铰接,并使第二支耳处于第一支耳的下侧,让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与导流装置上的销轴铰接,并使销轴处于翻转臂的下侧。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抬起导流装置时,使驱动缸做活塞杆伸出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和翻转臂绕第一支耳向上翻转,当导流装置抬起到位时停止驱动缸即可;需要下放导流装置时,使驱动缸做活塞杆回收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和翻转臂绕第一支耳向下翻转,当导流装置下放到位后,继续使驱动缸做活塞杆回收动作直至销轴处于长圆孔的中间位置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让翻转臂设置连为一体的前段臂和后段臂,使前段臂和后段臂之间形成朝上的夹角,并使第二支耳处于第一支耳的下侧位置,使销轴处于翻转臂的下侧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受离去角影响限制导流装置翻转的问题,可将导流装置上翻至竖直状态,增强了行车过程中导流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长圆孔,并使驱动缸的活塞杆通过长圆孔与导流装置上的销轴铰接,发射时使销轴处于长圆孔的中间位置,实现了在驱动缸和导流装置之间隔离燃气流冲击力的技术目的,可有效避免驱动缸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控制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下放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抬起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翻转臂1和驱动缸2。让翻转臂1设置连为一体的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并使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之间形成朝上的夹角。让翻转臂1的前端与发射车3上的第一支耳31铰接,让翻转臂1的后端与导流装置4固定连接。让驱动缸2的缸体与发射车3上的第二支耳32铰接,并使第二支耳32处于第一支耳31的下侧位置,让驱动缸2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21与导流装置4上的销轴41铰接,并使销轴41处于翻转臂1的下侧位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抬起导流装置4时,使驱动缸2做活塞杆伸出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4和翻转臂1绕第一支耳31向上翻转,当导流装置4抬起到位时停止驱动缸2即可。需要下放导流装置4时,使驱动缸2做活塞杆回收动作,并驱动导流装置4和翻转臂1绕第一支耳31向下翻转,当导流装置4下放到位后,继续使驱动缸2做活塞杆回收动作直至销轴41处于长圆孔21的中间位置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让翻转臂1设置连为一体的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使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之间形成朝上的夹角,并使第二支耳32处于第一支耳31的下侧位置,使销轴处于翻转臂的下侧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受离去角影响限制导流装置4翻转的问题,可将导流装置4上翻至竖直状态,增强了行车过程中导流装置4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之间的夹角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通过在驱动缸2的活塞杆端部设置长圆孔21,并使驱动缸2的活塞杆通过长圆孔21与导流装置4上的销轴41铰接,发射时使销轴41处于长圆孔21的中间位置,实现了在驱动缸2和导流装置4之间隔离燃气流冲击力的技术目的,可有效避免驱动缸损坏,提高了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控制并增强导流装置4在行车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发射车3上且处于第一支耳31的上侧位置设置了用于阻挡翻转臂1的限位块33,在导流装置4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应使限位块33与翻转臂1紧密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臂(1)和驱动缸(2),所述翻转臂(1)包括连为一体的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之间设有朝上的夹角,翻转臂(1)的前端与发射车(3)上的第一支耳(31)铰接,翻转臂(1)的后端与导流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2)的缸体与发射车(3)上的第二支耳(32)铰接,第二支耳(32)处于第一支耳(31)的下侧,驱动缸(2)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21)与导流装置(4)上的销轴(41)铰接,销轴(41)处于翻转臂(1)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臂(1)和驱动缸(2),所述翻转臂(1)包括连为一体的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前段臂(11)和后段臂(12)之间设有朝上的夹角,翻转臂(1)的前端与发射车(3)上的第一支耳(31)铰接,翻转臂(1)的后端与导流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2)的缸体与发射车(3)上的第二支耳(32)铰接,第二支耳(32)处于第一支耳(31)的下侧,驱动缸(2)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长圆孔(21)与导流装置(4)上的销轴(41)铰接,销轴(41)处于翻转臂(1)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车(3)在第一支耳(31)的上侧设有用于阻挡翻转臂(1)的限位块(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4)的底部设有通过球头安装的支撑盘(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1)设有两个,两个翻转臂(1)对应分布在驱动缸(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流装置下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2)的位置与导流装置(4)前端沿宽度方向的中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涛丁丹王帅张涛华王心谦杭立杰徐鹤元张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