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导风模块组由不同形状的分体导风模块和射流间隙组成,各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依次沿直线竖直排列,射流间隙为相邻分体导风模块之间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分体导风模块设有旋转轴。该导风装置可布置于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或直接空冷塔三角形换热器外侧,可根据环境风风向、风速的变化,由执行机构控制对应导风模块组中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一定角度,在对前一个冷却三角单元导风的同时,通过分体导风的模块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其背风侧旋涡,减小对后一个冷却三角单元的不利影响,改善与该导风装置相邻的两个冷却三角单元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空冷塔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核电站自然通风冷却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
技术介绍
热电厂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借助空冷塔的自然对流作用抽吸环境风,通过三角形换热器实现对循环水的冷却。三角形换热器由若干冷却三角构成,冷却三角单元是空冷系统的核心传热单元,其气侧的流场分布特性直接影响空冷塔系统的冷却特性和防冻特性。环境风是影响冷却三角单元换热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侧风面扇段的冷却三角单元,环境风以一定角度通过百叶窗进入冷却三角单元,导致冷却三角单元两侧冷却柱迎面风速和通风量存在较大差异,还有可能在冷却三角单元内部形成旋涡并导致热风回流,不仅会极大地降低冷却三角单元的冷却能力,在冬季严寒天气也极易导致冷却管束冻结,影响空冷系统的安全运行。中国申请专利,申请号:201610252226.X,公开了一种用于间接空冷机组空冷塔的空气导流装置,其装置由若干片导流板组成,导流板环绕排列在空冷塔外部,与空冷散热器等高;导流板组与空冷塔底部散热器外缘切线成一定角度且该角度可随环境风向变化而变化。该专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环境风对空冷塔热力性能的影响,但空冷塔周围不同区域风向不同,其仅根据整体环境风向调整各导风板的旋转角度,无法对空冷塔不同区域的导风板进行单独控制,且导风板背风侧易形成较大的气流漩涡,对其背风侧的空气流场产生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根据导风装置所处区域的环境风速和风向使导风模块组内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一定角度,在导风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的间隙形成射流,消除其背风侧漩涡,从而有效改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周围及三角形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提高空冷塔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在技术尚存在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导风设施不能适应环境风风向风、速变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依据导风装置所处区域环境风的风速、风向,由执行机构带动导风模块组内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借助不同形状的分体导风模块的导流和引流作用,在实现对前一个冷却三角单元导风的同时,通过分体导风模块与空冷塔之间、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的间隙形成射流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旋涡,减小对后一个冷却三角单元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改善空冷塔内外空气流场结构,提高空冷塔的冷却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射流间隙组成;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依次沿直线竖直排列;所述射流间隙,为相邻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所述导风模块组中分体导风模块数为m,m=2,3,4,5,6;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为弧形、S形、Z形或平板形结构;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同一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同一执行机构控制绕其旋转轴旋转;所述执行机构与导风模块组一一对应。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块组组数为n,n=1,2,3,4,5,6。所述多个分体导风模块由设有通风孔的平板或波纹板或加肋板制成,通风孔孔径沿分体导风模块宽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间隙的宽度d1为0.1~1m。所述多个分体导风模块中每一个的旋转轴位于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外端或距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一定距离ln处,同一导风模块组中所有分体导风模块的旋转轴共面,其中ln的范围是0<ln<L,L为分体导风模块内外端间距。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在竖直方向上分为1~5层。所述执行机构为气动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或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气动执行机构或电动执行机构由电动机或旋转气缸、传动轴、驱动杆构成,驱动杆与各分体导风模块有分体导风模块驱动连接点,各分体导风模块驱动连接点到旋转轴的距离相同,二者间距d2的范围为0<d2≤lmax,lmax为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到内端距离ln和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到外端距离lw中的较大者。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由电动机、齿条、齿轮构成,齿轮固定在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下端,电动机直接与其中一个分体导风模块的齿轮联接,通过齿条带动导风模块组的其他分体导风模块共同转动。所述一个可分体旋转的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一个执行机构控制保持相同角度旋转。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通过执行机构根据环境风风速、风向控制对应导风模块组内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一定角度,在导风的同时通过相邻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的射流间隙射流,有效消除分体导风模块背风侧形成的横向旋涡;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三角形换热器外侧时,可根据环境风风向、风速按导风模块组调整其各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角度,在实现对前一冷却三角单元导风以强化传热的同时,通过分体导风模块之间的射流间隙射流消除其导风模块背风侧横向旋涡,有效减小分体导风模块导风对后一个冷却三角单元进风口附近区域流场的不利影响,从而系统精准改变空冷塔周围及冷却三角单元内部的空气流场结构,有效改善空冷塔侧风区域各扇段通风量,系统优化空冷塔流场结构,提高空冷塔的冷却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具有相同弧形分体导风模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境风向改变时导风装置各分体导风模块状态示意图。图3为导风装置在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外的布置方式图。图4为具有两组导风模块组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有不同曲率的弧形分体导风模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有弧形分体导风模块和S形分体导风模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有弧形分体导风模块和Z形分体导风模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采用齿条齿轮传动机构作为执行机构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加肋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波纹板结构示意图。图11为分体导风模块在竖直方向分层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角形换热器1,2-三角行换热器2,3-冷却柱1,4-冷却柱2,5-冷却柱外端衔接面,6-靠近三角形换热器的分体导风模块,7-分体导风模块内端,8-分体导风模块外端,9-分体导风模块旋转轴,10-弧形分体导风模块,11-电动机或旋转气缸,12-传动轴,13-驱动杆,14-驱动连接点,15-环境风,16-自然通风直接空冷塔或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17-S形分体导风模块,18-Z形分体导风模块,19-电动机,20-主动齿轮,21-齿条,22-从动齿轮,23-通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由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组成,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射流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射流间隙组成;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依次沿直线竖直排列;所述射流间隙,为相邻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所述导风模块组中分体导风模块数为m,m=2,3,4,5,6;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为弧形、S形、Z形或平板形结构;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同一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同一执行机构控制绕其旋转轴旋转;所述执行机构与导风模块组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模块组及其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模块组由分体导风模块、射流间隙组成;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依次沿直线竖直排列;所述射流间隙,为相邻分体导风模块在宽度方向上可使环境风通过并形成射流的间隙;所述导风模块组中分体导风模块数为m,m=2,3,4,5,6;所述分体导风模块为弧形、S形、Z形或平板形结构;所述分体导风模块均设有旋转轴;所述同一导风模块组中各分体导风模块,由同一执行机构控制绕其旋转轴旋转;所述执行机构与导风模块组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模块组组数为n,n=1,2,3,4,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体导风模块由设有通风孔的平板或波纹板或加肋板制成,通风孔孔径沿分体导风模块宽度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分体导风模块之间间隙的宽度d1为0.1~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旋转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体导风模块中每一个的旋转轴位于各分体导风模块内端、外端或距分体导风模块内端一定距离ln处,且同一导风模块组中所有分体导风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杰,陈庆杰,高沙沙,赵元宾,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蓝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