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畸变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7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该温度畸变发生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多个电加热管,所述多个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多个电加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内周壁周向分布。本公开含有电加热管的温度畸变发生器无需引入外部气流,更无需组织燃烧,因此,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安全性更高。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温度畸变发生器的电加热管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加热管可分别进行独立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按照需求,可以使得部分数量的电加热管持续加热,并对流经该部分区域的气体加热,而其他区域的气体未被加热,由此形成一周向不均匀的温度畸变场,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畸变发生器
本公开涉及叶轮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稳定性是评估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要求发动机除了具备关键设计状态的优越性能以外,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均能抵御降稳因素的干扰,保证足够的可用稳定裕度。除压力畸变和旋流畸变外,发动机抗温度畸变的能力也同样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以及任务能力,而在发动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完全避免进气温度畸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发动机研制和测试阶段,必须设计相应的满足温度畸变指数要求的畸变发生器,以开展温度畸变试验,进而确定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临界参数和评定防喘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目前,已有的温度畸变发生器主要分为外部热气导入式和嵌入燃烧式两种。热气导入式的温度畸变发生器通常在航空发动机气流通道外部,利用加热、燃烧以及换热等方式产生高温气体,然后利用布置的管路将该热气导入发动机通道,最终在发动机气动交界面形成所需要的温度畸变流场,这种发生器将引入外部气流,从而会使发动机进口流量测量变得更复杂,同时,由于外部气流与主气流的掺混情况十分复杂,引气管路、入射角度及引气流量等参数的设计均变得十分复杂。嵌入燃烧式的温度畸变发生器通常在航空发动机气流通道内部,设置微型燃烧腔,将燃料导入后通过控制微型燃烧腔的燃烧状态实现局部气流加温,从而形成所需要的温度畸变流场,但由于微型燃烧腔位于发动机气流通道内部,对温度畸变参数的准确模拟需要独立控制每一个燃烧腔的供油和火焰稳定,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另外,大多数此类发生器采用氢作为燃料,安全隐患大。所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且操控更容易。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多个电加热管,所述多个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多个电加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内周壁周向分布。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畸变发生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加热管。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和连接于所述加热管本体两端的电输入件,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管本体包括中间作用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间作用段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中间作用段的一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中间作用段的另一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均与所述电输入件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作用段为弯曲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作用段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一弯曲段、第二直管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二直管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依次顺滑连接,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自由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自由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管段平行于所述筒体筒壁,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第一直管段平行设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设置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之间,多个所述电加热管的第二直管段连接于所述环形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本体包括中空管体和设置于所述中空管体内部的电发热件,所述电发热件包含氧化镁粉。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的夹角相等。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温度畸变发生器还包括隔热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均套设有隔热件。本公开提供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包含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部的电加热管,气流从温度畸变发生器的一端进入,另一端输出。电加热管通电后,将电能转化为热量,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电加热管附近的加热区域,使该加热区域内的气流温度升高。含有电加热管的温度畸变发生器无需引入外部气流,更无需组织燃烧,因此,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且安全性更高。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温度畸变发生器的电加热管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加热管可分别进行独立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按照需求,可以使得部分数量的电加热管持续加热,并对流经该部分区域的气体加热,而其他区域的气体未被加热,由此形成一周向不均匀的温度畸变场。本公开提供的温度畸变发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且操控更容易,对满足发动机的温度畸变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温度畸变发生器安装于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温度畸变发生器的侧视图;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温度畸变发生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温度畸变发生器10、发动机20、筒体100、容置腔110、电加热管200、加热管本体210、中间作用段211、第一直管段2111、第一弯曲段2112、第二直管段2113、第二弯曲段2114、第一连接段212、第二连接段213、电输入件220、固定件300、隔热件40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主要技术创意。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n多个电加热管,所述多个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多个电加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内周壁周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多个电加热管,所述多个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多个电加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内周壁周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畸变发生器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和连接于所述加热管本体两端的电输入件,所述中空结构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管本体包括中间作用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间作用段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中间作用段的一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中间作用段的另一端密封穿过所述筒体筒壁并朝所述筒体外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均与所述电输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作用段为弯曲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畸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作用段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一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李磊周燊朱玲唐方明王国文胡萍石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