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模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74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模柄。该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和安装在模板上的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柄的下端设置有墩头,所述墩头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安装在模板上,所述墩头的底面为第一球面,模板与墩头的配合处设置有与第一球面贴合的第二球面,所述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压圈设置有与墩头贴合的第四球面,墩头与压圈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上侧的台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浮动式模柄便于制做,在不影响冲压件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模具精度等级,减少对装配钳工的经验要求,节约模具成本,缩短开模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式模柄
本技术涉及金属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式模柄。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上下模中心不对正将导致冲压件因受力不均产生尺寸误差及变形等故障,严重的将导致模具结构性损伤。模具上下模的导向及保证模具中心对正靠内外导柱导套的配合。上下模板上导柱导套孔的加工尺寸公差的误差,孔与孔之间的位置公差的误差,导柱导套装配到模板上的累积误差及垂直度的误差,冲床滑块的间隙等问题都会导致冲压模具上下模中心不对正,压力传递不均匀的问题。目前解决此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等级,这样做既增加了开模成本又增加了开模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模具能够准确对正的情况下,降低开模成本的浮动式模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浮动式模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和安装在模板上的模柄,所述模柄的下端设置有墩头,所述墩头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安装在模板上,所述墩头的底面为第一球面,模板与墩头的配合处设置有与第一球面贴合的第二球面,所述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压圈设置有与墩头贴合的第四球面,墩头与压圈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上侧的台阶面。第一球面为凹球面时则第二球面为凸球面,第一球面为凸球面时则第二球面为凹球面,第三球面为凹球面时则第二球面为凸球面,第三球面为凸球面时则第四球面为凹球面。球面配合具有微调的空间,为模具对正提供基础,再加上导柱和导套的配合,能够很高的保证模具对正,模具的加工精度可以适当降低,降低了模具的开发制造成本。所述第一球面为凹球面,第二球面为凸球面。所述模板与墩头之间安装有垫块,垫块对着第一球面的端面设置为第二球面。利用垫块设置第二球面,不用在整个模板上加工第二球面,降低了加工成本。所述第一球面为凹球面,垫块的第二球面为凸球面。所述模板设置有用于嵌接垫块的凹槽。利用凹槽嵌接垫块,可以很好的定位垫块底部,便于模柄调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装夹时,冲床滑块下平面接触模柄台阶面,模具作动时,冲床滑块向下的力施加在模柄上,力通过模柄下端的第一球面传递给模板,当上下模合模,对上模产生反作用力,此时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配合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位移,上下模自动找正,作用力平衡。本技术浮动式模柄便于制做,在不影响冲压件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模具精度等级,减少对装配钳工的经验要求,节约模具成本,缩短开模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1和安装在模板上的模柄2,模柄2的下端车有墩头3,墩头3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4安装在模板上,压圈通过螺钉与模板固定连接。墩头的底面加工为第一球面31,第一球面为凹球面,模板与墩头之间安装有垫块5,垫块5的上表面加工为第二球面51,第二球面为凸球面,模板开设有用于嵌接垫块的凹槽11,利用凹槽嵌接垫块,可以很好的定位垫块底部,便于模柄调心。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32,压圈4与墩头贴合处加工成第四球面41,墩头3与压圈4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32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4上侧的台阶面33。模具装夹时,冲床滑块下平面接触模柄台阶面,模具作动时,冲床滑块向下的力施加在模柄上,力通过模柄下部的第一球面传递给垫块,当上下模合模时,对上模产生反作用力,此时垫块在力的作用下位移,上下模自动找正,作用力平衡。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1和安装在模板1上的模柄2,模柄2的下端车有墩头3,墩头3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4安装在模板上,压圈通过螺钉与模板固定连接。墩头的底面加工为第一球面31,第一球面为凹球面,模板加工有第二球面12,第二球面为凸球面。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32,压圈4与墩头贴合处加工成第四球面41,墩头3与压圈4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32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4上侧的台阶面33。模具装夹时,冲床滑块下平面接触模柄台阶面,模具作动时,冲床滑块向下的力施加在模柄上,力通过模柄下部的第一球面传递模板的第二球面,当上下模合模时,对上模产生反作用力,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的配合下调心,上下模自动找正,作用力平衡。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1和安装在模板1上的模柄2,模柄2的下端车有墩头3,墩头3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4安装在模板上,压圈通过螺钉与模板固定连接。墩头的底面加工为第一球面31,第一球面为凸球面,模板加工有第二球面13,第二球面为凹球面。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32,压圈4与墩头贴合处加工成第四球面41,墩头3与压圈4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32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4上侧的台阶面33。模具装夹时,冲床滑块下平面接触模柄台阶面,模具作动时,冲床滑块向下的力施加在模柄上,力通过模柄下部的第一球面传递模板的第二球面,当上下模合模时,对上模产生反作用力,第一球面与第二球面的配合下调心,上下模自动找正,作用力平衡。上文所列出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和安装在模板上的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柄的下端设置有墩头,所述墩头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安装在模板上,所述墩头的底面为第一球面,模板与墩头的配合处设置有与第一球面贴合的第二球面,所述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压圈设置有与墩头贴合的第四球面,墩头与压圈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上侧的台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模柄,包括模板和安装在模板上的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柄的下端设置有墩头,所述墩头通过套接在外侧的压圈安装在模板上,所述墩头的底面为第一球面,模板与墩头的配合处设置有与第一球面贴合的第二球面,所述墩头上侧面为第三球面,压圈设置有与墩头贴合的第四球面,墩头与压圈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三球面上侧设置有凸出在压圈上侧的台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模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民熊双元张政赵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