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6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涉及铜带除油技术领域,包括除油辊本体和内置除油机构,除油辊本体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除油辊本体内开设有空腔,除油辊本体的外壁上包裹有外吸油棉,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内吸油棉,空腔上开设有渗透孔,空腔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内置除油机构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空腔内,内置除油机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除油辊本体一侧开设有外滑动槽和内滑动槽,外滑动槽与内滑动槽之间通过切换槽连通,转动杆一端穿过内滑动槽延伸至空腔外部,除油辊本体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便捷,操作简便,具有两种除油方式,除油效果好,可不停机除油,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
本技术涉及铜带除油
,特别涉及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
技术介绍
在铜带带材的生产过程中,铜带除油步骤是十分关键的,铜带带材除油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轧机的运行速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的铜带带材除油方式大多是使用驱动机构带动除油辊转动,在除油辊表面包裹吸油棉对铜带带材进行除油,尽管也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但是由于除油辊的结构过于简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一方面,目前除油辊的除油方式是在除油辊表面包裹吸油棉对铜带带材进行除油,当吸油棉吸收了较多的油时需要暂停机器,对吸油棉进行处理,吸油效率低,且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目前除油辊的除油效率无法改变,在使用时只能够以单一的除油效率进行工作,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吸油效率低、无法不停机除油影响工作效率以及除油效率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包括除油辊本体和内置除油机构,所述除油辊本体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除油辊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除油辊本体的外壁上包裹有外吸油棉,所述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内吸油棉,所述空腔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空腔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内置除油机构通过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内置除油机构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所述除油辊本体一侧开设有外滑动槽和内滑动槽,所述外滑动槽与所述内滑动槽之间通过切换槽连通,所述转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内滑动槽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所述除油辊本体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除油辊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开关和排油开关,所述内置除油机构分别与所述吸油开关和所述排油开关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置除油机构由伸缩板和储油盒组成,所述储油盒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板的伸缩端上,所述储油盒上固定设置有吸油泵和排油泵。优选的,所述空腔一侧开设有排油通道,所述排油通道通过所述排油管与所述排油泵连通。优选的,所述伸缩板由外固定板和内滑动板组成,所述外固定板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内滑动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优选的,所述吸油泵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吸油泵的吸入口上通过吸油管固定设置有吸油头。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内滑动槽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握把。优选的,所述外吸油棉和所述内吸油棉的厚度均为15-25mm。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除了使用外吸油棉对铜带表面进行除油,还通过内置除油机构和内吸油棉的配合对油进行吸附,保持外吸油棉上的油不会过多影响除油效率;2、本技术的内置除油机构具有两种除油方式,可选择与内吸油棉之间的压力,除油效果可调节,且能够不停机除油,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置除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油辊本体;2、内置除油机构;3、外吸油棉;4、内吸油棉;5、空腔;6、排油通道;7、转动轴;8、连接轴;9、转动杆;10、外滑动槽;11、内滑动槽;12、切换槽;13、握把;14、伸缩板;15、储油盒;16、吸油泵;17、吸油头;18、排油泵;19、排油管;20、吸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包括除油辊本体1和内置除油机构2;结合图1至图3,除油辊本体1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8,除油辊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5,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外吸油棉3,空腔5内壁上设置有内吸油棉4,空腔5上开设有渗透孔,空腔5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7,内置除油机构2通过转动轴7安装在空腔5内,且外吸油棉3和内吸油棉4的厚度均为15-25mm;内置除油机构2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9,除油辊本体1一侧开设有外滑动槽10和内滑动槽11,外滑动槽10与内滑动槽11之间通过切换槽12连通,转动杆9一端穿过内滑动槽11延伸至空腔5外部,除油辊本体1一侧设置有电源线,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开关和排油开关,内置除油机构2分别与吸油开关和排油开关电性连接,在使用本技术时,外吸油棉3用于与铜带带材直接接触进行吸油,吸收的油能够通过渗透孔渗入内吸油棉4,除了使用外吸油棉3对铜带带材表面进行除油,还通过内置除油机构2和内吸油棉4的配合对油进行吸附,保持外吸油棉3上的油不会过多影响除油效率。如图4所示,内置除油机构2由伸缩板14和储油盒15组成,储油盒15固定设置在伸缩板14的伸缩端上,储油盒15上固定设置有吸油泵16和排油泵18,空腔5一侧开设有排油通道6,排油通道6通过排油管19与排油泵18连通,伸缩板14由外固定板和内滑动板组成,外固定板内开设有滑动槽,内滑动板设置在滑动槽内,吸油泵16的数量为两个,吸油泵16的吸入口上通过吸油管20固定设置有吸油头17,转动杆9穿过内滑动槽11延伸至空腔5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握把13,内置除油机构2的使用时主要通过吸油头17对内吸油棉4进行挤压,将油聚集后通过吸油泵16吸入储油盒15内,从而完成吸油工作,且可通过握把13改变储油盒15的位置,使得转动杆9位于外滑动槽10或者内滑动槽11内,使得吸油头17对内吸油棉4的挤压力度改变,从而改变吸油效率,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需要将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为本技术的各个用电器提供电能,然后将本技术的连接轴8安装在驱动机构上,启动驱动机构便可带动本技术转动,本技术工作时外吸油棉3与铜带带材直接接触进行吸油,吸收的油能够通过渗透孔渗入内吸油棉4,配合内置除油机构2上的吸油泵16和吸油头17能够将油吸入储油盒15内,从而完成吸油工作,且内置除油机构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随着除油辊本体1的转速改变自动转动,达到自动除油的效果,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不停机除油工作,在需要排出油时,只需将转动杆9移动至切换槽12内,然后向外滑动槽10方向拉动,使得排油管19与排油通道6连通,再启动排油泵18便可将油排出,与传统的除油辊相比较而言,本技术除油效率高,除油效果可调节,且能够不停机除油,实用性极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包括除油辊本体(1)和内置除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辊本体(1)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除油辊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5),所述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外吸油棉(3),所述空腔(5)内壁上设置有内吸油棉(4),所述空腔(5)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空腔(5)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通过所述转动轴(7)安装在所述空腔(5)内;/n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9),所述除油辊本体(1)一侧开设有外滑动槽(10)和内滑动槽(11),所述外滑动槽(10)与所述内滑动槽(11)之间通过切换槽(12)连通,所述转动杆(9)一端穿过所述内滑动槽(11)延伸至所述空腔(5)外部,所述除油辊本体(1)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开关和排油开关,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分别与所述吸油开关和所述排油开关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包括除油辊本体(1)和内置除油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辊本体(1)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8),所述除油辊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5),所述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外吸油棉(3),所述空腔(5)内壁上设置有内吸油棉(4),所述空腔(5)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空腔(5)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通过所述转动轴(7)安装在所述空腔(5)内;
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一侧固定设置有转动杆(9),所述除油辊本体(1)一侧开设有外滑动槽(10)和内滑动槽(11),所述外滑动槽(10)与所述内滑动槽(11)之间通过切换槽(12)连通,所述转动杆(9)一端穿过所述内滑动槽(11)延伸至所述空腔(5)外部,所述除油辊本体(1)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除油辊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吸油开关和排油开关,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分别与所述吸油开关和所述排油开关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带材表面除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除油机构(2)由伸缩板(14)和储油盒(15)组成,所述储油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苏科嘉律德宽王祥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铸辉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