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151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包括侧沟、汇水池以及排水通道,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侧沟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汇水池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排水通道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解决无砟轨道路堑边坡排水难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砟轨道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长度超过400m的挖方路堑上设置无砟轨道,路堑边坡具有汇水量大、排水疏干难度大的问题,尤其在无砟轨道经过隧道的地段,通常在隧道和路堑相接处设泵井等抽排设施排水,工程费用较高,且泵井等设备维护困难,难以保证及时抽排汇水,极易积水产生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砟轨道路堑边坡排水难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包括: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以及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轨道结构的下方,连通位于所述无砟轨道两侧的所述汇水池。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为内部中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或,所述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路基表层;和/或,所述导水槽呈大于或等于0.8%的横坡;和/或,所述导水槽的边角为圆角。进一步地,所述汇水池包括总池和分池,所述总池和所述分池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所述排水通道位于所述总池所在的一侧,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总池连通,所述导水槽将所述分池的液体导向所述总池。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和所述汇水池的沉淀坑,所述沉淀坑的底壁低于所述汇水池的底壁。进一步地,所述汇水池的底壁与所述沉淀坑的底壁由斜坡连接,所述斜坡的坡度比为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和自然沟渠的沉井。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通道呈大于等于2%的横坡。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遮盖在所述汇水池上的盖板;和/或,所述排水通道为排水管或排水沟。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在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开挖侧沟基坑,所述侧沟基坑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在所述侧沟基坑的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第一内模,在所述第一内模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侧沟;开挖汇水池基坑,在所述汇水池基坑的侧壁和底壁上设置第二内模,在所述第二内模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汇水池,所述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开挖排水通道基坑并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排水通道,或往基床内顶进排水管形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系统,侧沟汇集的液体进入汇水池内,排水通道用于排出汇水池的液体。使得汇水池内的液体可以汇集到一起后从排水通道排出。这样就可以避免路堑边坡的液体和无砟轨道的液体无法排出,积留在无砟轨道上,影响无砟轨道的结构稳定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排水系统的横截面图,其中,未示出路堑边坡;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无砟轨道100;轨道结构110;路堑边坡200;坡脚210;隧道口300;路基表层400;侧沟10;汇水池20;总池21;分池22;排水通道30;导水槽40;沉淀坑50;斜坡60;自然沟渠70;沉井80;盖板9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横向”、“纵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排水系统正常使用的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纵向是指无砟轨道的延伸方向,横向是指与纵向相交的方向,例如附图1和附图2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包括侧沟10、汇水池20以及排水通道30。侧沟10位于无砟轨道100的两侧,侧沟10沿路堑边坡200的坡脚210延伸。也就是说,侧沟10位于无砟轨道100的横向两侧,侧沟10沿纵向延伸,侧沟10用于汇集来自路堑边坡200和无砟轨道100的液体。汇水池20与侧沟10连通,汇水池20用于汇集侧沟10内的液体。即,侧沟10汇集的液体进入汇水池20内。汇水池20还可以减缓侧沟10的液体的流速,起到缓冲作用。在无砟轨道100的隧道段,可以将汇水池20设置在隧道外。如此,便于汇水池20的设置施工,避免汇水池20占据隧道内的空间。具体的,可以将汇水池20设置在隧道口300处。如此,便于隧道内的液体沿侧沟10汇集至汇水池20内。排水通道30与汇水池20连通,排水通道30用于排出汇水池20的液体。使得汇水池20内的液体可以汇集到一起后从排水通道30排出。这样就可以避免路堑边坡200的液体和无砟轨道100的液体无法排出,积留在无砟轨道100上,影响无砟轨道100的结构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系统尤其适用于膨胀土路基,由于膨胀土具有失水较强烈收缩,吸水较强烈膨胀的特性,膨胀土路基泡水或排水不及时极易引发路基病害。因此,在膨胀土挖方路堑上设置无砟轨道100,排水要求尤其高,特别是隧道段的无砟轨道100,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泵井抽排或排入隧道内等更为经济和安全,由于在隧道外就可以将液体排出至无砟轨道100外,因此,无需加大隧道断面和设置较深的隧道内排水通道30,工程费用低,避免产生隧道渗漏水等病害。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液、油脂等。横坡是指路幅和路侧带上的各个结构的横向坡度。在将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水系统设置于隧道段时,由于临近隧道处至隧道口300范围长度短汇水量小,因此,采用侧沟10的顶标高顺坡不变而抬高侧沟10的底板降低侧沟10的深度实现反向排水。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水池20的侧壁及底壁较侧沟10加厚不小于0.1m,用于加强抗汇集流水的冲刷能力。汇水池20与侧沟10相接处可以采用圆角顺接。如此,进一步加强汇水池20的抗冲刷能力。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排水系统包括导水槽40。导水槽40位于无砟轨道100的轨道结构110的下方。如此,避免导水槽40影响轨道结构110的稳定性。例如,导水槽40可以设置于轨道结构110的支承层的下方,导水槽40也可以设置于轨道结构110的底座板的下方。导水槽40连通位于无砟轨道100两侧的汇水池20。利用导水槽40将汇水池20的液体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n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以及/n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沟,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沿所述路堑边坡的坡脚延伸;
汇水池,与所述侧沟连通,用于汇集所述侧沟内的液体;以及
排水通道,与所述汇水池连通,用于排出所述汇水池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
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轨道结构的下方,连通位于所述无砟轨道两侧的所述汇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为内部中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和/或,所述导水槽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路基表层;
和/或,所述导水槽呈大于或等于0.8%的横坡;
和/或,所述导水槽的边角为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池包括总池和分池,所述总池和所述分池位于所述无砟轨道的两侧,所述排水通道位于所述总池所在的一侧,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总池连通,所述导水槽将所述分池的液体导向所述总池。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包括连通所述排水通道和所述汇水池的沉淀坑,所述沉淀坑的底壁低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洪曾长贤刘国陈俊波梁俊国曹自印李陪新赵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