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467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S1.开槽:在橡胶板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开设4‑8个斜槽,在橡胶板下表面的端部开设卡槽;S2.清洁:对跑道的基底进行清洁,确保基底无灰尘和杂质;S3.垫纸:将橡胶板平放在基底上,并对橡胶板进行拼接处理,使多个橡胶板之间形成拼接缝;S4.黏纸:拼接完成的橡胶板底部的卡槽组合成条形槽,条形槽内黏贴有防渗膜,防渗膜位于拼接缝的底部;S5.填胶:将填缝胶填充入拼接缝,1/3‑2/3的填缝胶流入斜槽,1/3‑2/3的填缝胶填充满拼接缝。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橡胶板连接牢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跑道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学校或专业体育场中常用的田径场跑道,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跑道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36.5米(另外还有36米和37.898米两种)的跑道,非标准跑道的尺寸是根据场地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而进行适当地调整的,常见的周长为200米或300米。跑道根据其施工的结构、用料可分为:预制型塑胶跑道、全塑型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复合型塑胶跑道以及透气型塑胶跑道。现有的跑道通常是由多个橡胶板拼接而成,橡胶板之间的拼接缝通常先采用PP条进行填充,然后再使PP条与橡胶板的接触面热熔复合,由于PP条材质较硬,在长期日晒雨淋的室外环境下,PP条的稳定性降低,其表面容易开裂,导致跑道拼接处的牢固度降低,影响跑道的使用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其具有提高橡胶板连接牢固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S1.开槽:在橡胶板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开设4-8个斜槽,在橡胶板下表面的端部开设卡槽;S2.清洁:对跑道的基底层进行清洁,确保基底层无灰尘和杂质;S3.拼接:将橡胶板平放在基底层上,并对橡胶板进行拼接处理,使多个橡胶板之间形成拼接缝;S4.黏膜:拼接完成的橡胶板底部的卡槽组合成条形槽,条形槽内黏贴有防渗膜,防渗膜位于拼接缝的底部;S5.填胶:将填缝胶填充入拼接缝,1/3-2/3的填缝胶流入斜槽,1/3-2/3的填缝胶填充满拼接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板拼接完成后,采用直接填胶的方式取代PP条填充后再焊熔的方式,不仅操作更加简单,而且避免了PP条在长期的室外环境中产生裂纹而影响跑道的牢固性,填胶的方式提高了相互拼接的橡胶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在橡胶板的侧壁上开设斜槽,填缝胶流入拼接缝后,一部分填缝胶流入斜槽中,以此增大填缝胶与橡胶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橡胶板之间的粘连更加紧密;在拼接缝底部的橡胶板的下表面黏贴防渗膜,由于填缝胶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拼接缝向基底的方向流淌,防渗膜的设置用于防止填缝胶渗流至基底层中而导致拼接缝无法填满,从而避免造成填缝成本的增加;由于防渗膜本身存在一定的厚度,在橡胶板的底部开设卡槽,拼接完成的橡胶板之间的卡槽形成条形槽,防渗膜位于条形槽内,从而避免在橡胶板的底部直接黏贴防渗膜而导致其下表面凹凸不平,以此避免放置不平稳的橡胶板影响拼接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中的斜槽远离拼接缝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拼接缝一端的水平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槽远离拼接缝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拼接缝一端的水平高度,从而提高了填缝胶流入斜槽的速度,以此提高填缝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中的斜槽之间开设有互相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位于斜槽远离拼接缝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槽之间开设通道,填缝胶流向斜槽端部后,通过通道流向其他斜槽,一方面提高了填缝胶填满斜槽的效率,另一方面,通道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填缝胶与橡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橡胶板之间连接的紧密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中的防渗膜为聚乙烯树脂-蕉麻纤维复配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材料制备的防渗膜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耐热性、耐寒性以及化学稳定性;蕉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腐蚀性能以及韧性,在聚乙烯树脂中复配蕉麻纤维,从而提高防渗膜的抗腐蚀性,增强防渗膜的韧性,避免防渗膜在拼接缝的底部承接填缝胶时破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中用于黏贴防渗膜的黏胶为松香胶或ABS胶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渗膜黏贴在卡槽中,从而为防渗膜定位,避免防渗膜在橡胶板的拼接过程中从卡槽中脱落;松香胶与ABS胶均具有较强的黏附性,且原料价廉易得,因此选取松香胶或ABS胶黏贴防渗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5中的填缝胶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酯多元醇95-105份、MDI70-80份、扩链剂15-20份、纳米陶瓷粉10-20份、间苯二甲胺3-7份、稳定剂3-7份以及抗氧化剂2-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多元醇中的端羟基与MDI中的端异氰酸酯基反应先生成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在过量的聚酯二元醇的作用下进一步扩链而得到端羟基预聚体,即填缝胶预成品,聚酯多元醇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使得生成的端羟基预聚体具有较强的内聚力,以此提高填缝胶的粘性;纳米陶瓷粉具有超塑性以及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主料中加入纳米陶瓷粉,以此提高端羟基预聚体的塑化效率以及耐高温性能;间苯二甲胺作为固化剂使用,用于提高端羟基预聚体的成型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扩链剂为BOD、DEG、NPG或DEAE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BOD、DEG、NPG以及DEAE中均含有活泼氢原子,氢原子与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反应,致使其分子链扩散延长,得到端羟基预聚体,以促进填缝胶预成品的固化成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母料中添加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的一种,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均具有抑制填缝胶发生光、热反应而引起其性质变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填缝胶的稳定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剂为甲基硅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硅酮的添加在填缝胶的表面形成物理屏障,从而避免氧气进入填缝胶内部,以此避免填缝胶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基团发生氧化,降低了填缝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表面裂纹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填缝胶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采用直接填胶的方式取代PP条填充后再焊熔的方式,不仅操作更加简单,而且避免了PP条在长期的室外环境中产生裂纹而影响跑道的牢固性,填胶的方式提高了相互拼接的橡胶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2.斜槽的开设增大了填缝胶与橡胶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橡胶板之间的粘连更加紧密;3.防渗膜的设置用于防止填缝胶渗流至基底层中而导致拼接缝无法填满,从而避免造成填缝成本的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橡胶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通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板;2、拼接缝;3、斜槽;4、通道;5、卡槽;6、防渗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S1.开槽:在橡胶板1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开设6个斜槽3,斜槽3沿橡胶板1的宽度方向阵列分布,斜槽3远离拼接缝2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拼接缝2一端的水平高度,斜槽3之间开设有互相连通的通道4,通道4位于斜槽3远离拼接缝2的一端;在橡胶板1下表面的端部开设卡槽5,卡槽5的长度方向与橡胶板1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nS1.开槽:在橡胶板(1)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开设4-8个斜槽(3),在橡胶板(1)下表面的端部开设卡槽(5);/nS2.清洁:对跑道的基底进行清洁,确保基底无灰尘和杂质;/nS3.拼接:将橡胶板(1)平放在基底上,并对橡胶板(1)进行拼接处理,使多个橡胶板(1)之间形成拼接缝(2);/nS4.黏膜:拼接完成的橡胶板(1)底部的卡槽(5)组合成条形槽,条形槽内黏贴有防渗膜(6),防渗膜(6)位于拼接缝(2)的底部;/nS5.填胶:将填缝胶填充入拼接缝(2),1/3-2/3的填缝胶流入斜槽(3),1/3-2/3的填缝胶填充满拼接缝(2)。/n

【技术特征摘要】
1.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S1.开槽:在橡胶板(1)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开设4-8个斜槽(3),在橡胶板(1)下表面的端部开设卡槽(5);
S2.清洁:对跑道的基底进行清洁,确保基底无灰尘和杂质;
S3.拼接:将橡胶板(1)平放在基底上,并对橡胶板(1)进行拼接处理,使多个橡胶板(1)之间形成拼接缝(2);
S4.黏膜:拼接完成的橡胶板(1)底部的卡槽(5)组合成条形槽,条形槽内黏贴有防渗膜(6),防渗膜(6)位于拼接缝(2)的底部;
S5.填胶:将填缝胶填充入拼接缝(2),1/3-2/3的填缝胶流入斜槽(3),1/3-2/3的填缝胶填充满拼接缝(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斜槽(3)远离拼接缝(2)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靠近拼接缝(2)一端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道拼接缝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斜槽(3)之间开设有互相连通的通道(4),所述通道(4)位于斜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建达郭运华
申请(专利权)人:道一高分子聚合物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