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3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固定有四个脚轮,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有把手,所述箱门与箱体之间通过两个锁扣扣紧固定,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部横向固定有四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倾斜设置,四块引流板交叉固定在箱体左右两侧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设备底部设置有脚轮,便于携带运输,极大的方便了该设备的布置和转运,同时设备内部采用分层式设计,在污水通入到设备内腔后,通过每层引流板上的各个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多次过滤后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并且整个设备侧面箱门能够打开,便于对设备内腔进行清理,极大的提高了其反复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在一些偏远地区,需要利用污水处理设备对当地的池塘或者小溪的水源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体积较大,对于流量较小的污水来说并不经济实用,成本较高,实施起来较为复杂,浪费极大的人力物力。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具有便于清洁、过滤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不易清洁、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固定有四个脚轮,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有把手,所述箱门与箱体之间通过两个锁扣扣紧固定,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部横向固定有四块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倾斜设置,四块引流板交叉固定在箱体左右两侧内壁上,每块引流板上均竖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和第三过滤网板,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箱体一侧伸出,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进一步改进地,每层引流板上的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三过滤网板自高向低排列。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三过滤网板的网孔的孔径依次减小。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箱门内侧固定有密封条,密封条将箱体和箱门之间密封。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引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十五度。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三过滤网板两侧均通过滑轨固定。(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设备底部设置有脚轮,便于携带运输,极大的方便了该设备的布置和转运,同时设备内部采用分层式设计,在污水通入到设备内腔后,通过每层引流板上的各个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多次过滤后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2、该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整个设备侧面箱门能够打开,便于对设备内腔进行清理,极大的提高了其反复使用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进水管;3、排水管;4、阀门;5、潜水泵;6、脚轮;7、引流板;8、第一过滤网板;9、第二过滤网板;10、第三过滤网板;11、锁扣;12、箱门;1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脚轮6,所述箱体1正面设置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上固定有把手13,所述箱门12与箱体1之间通过两个锁扣11扣紧固定,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1内部横向固定有四块引流板7,所述引流板7倾斜设置,四块引流板7交叉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每块引流板7上均竖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8、第二过滤网板9和第三过滤网板10,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从箱体1一侧伸出,所述排水管3上安装有阀门4。如图2所示,每层引流板7上的第一过滤网板8、所述第二过滤网板9、所述第三过滤网板10自高向低排列,所述第一过滤网板8、所述第二过滤网板9、所述第三过滤网板10的网孔的孔径依次减小,采用分步过滤的方式,先对污水中的可见杂质进行过滤,随后通过网孔逐渐将污水细化过滤,所述箱门12内侧固定有密封条,密封条将箱体1和箱门12之间密封,密封条避免污水从箱体1侧面流出,所述引流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十五度,让污水沿着引流板7流入到箱体1底部,所述第一过滤网板8、所述第二过滤网板9、所述第三过滤网板10两侧均通过滑轨固定,滑轨的固定方式更加便于拆卸和更换。如图1所示,所述箱门12与所述箱体1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第一过滤网板8、第二过滤网板9和第三过滤网板10可更换为过滤滤芯。所述潜水泵5采用WQ3-16-0.55型号。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性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整个箱体1埋于地下,将污水管与进水管2连接,通过向进水管2通入污水,引流板7用于引导污水流动,污水首先经过第一过滤网板8过滤,随后再经过第二过滤网板9过滤,最后通过第三过滤网板10过滤,每层的过滤网板对污水逐级过滤,从而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污水流入到箱体1底部,打开阀门4通过潜水泵5将污水排出即可。在长时间使用后,还可打开锁扣11,将箱门12打开,对内部各个网板的残渣进行清洁,便于后期继续使用,保证过滤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设备底部设置有脚轮6,便于携带运输,极大的方便了该设备的布置和转运,同时设备内部采用分层式设计,在污水通入到设备内腔后,通过每层引流板7上的各个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多次过滤后从而达到处理污水的效果;整个设备侧面箱门12能够打开,便于对设备内腔进行清理,极大的提高了其反复使用的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脚轮(6),所述箱体(1)正面设置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上固定有把手(13),所述箱门(12)与箱体(1)之间通过两个锁扣(11)扣紧固定,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1)内部横向固定有四块引流板(7),所述引流板(7)倾斜设置,四块引流板(7)交叉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每块引流板(7)上均竖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8)、第二过滤网板(9)和第三过滤网板(10),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从箱体(1)一侧伸出,所述排水管(3)上安装有阀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脚轮(6),所述箱体(1)正面设置有箱门(12),所述箱门(12)上固定有把手(13),所述箱门(12)与箱体(1)之间通过两个锁扣(11)扣紧固定,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箱体(1)内部横向固定有四块引流板(7),所述引流板(7)倾斜设置,四块引流板(7)交叉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侧内壁上,每块引流板(7)上均竖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8)、第二过滤网板(9)和第三过滤网板(10),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潜水泵(5),所述潜水泵(5)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从箱体(1)一侧伸出,所述排水管(3)上安装有阀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层引流板(7)上的第一过滤网板(8)、所述第二过滤网板(9)、所述第三过滤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利刚杜洪贞刘恒王娟隋圣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格林沃特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