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及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14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及充装方法,涉及常压充装领域。本申请所述的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包括:槽车,包括:气相快装接头一,该气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槽车的顶部;液相快装接头一,该液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槽车的顶部;鹤管,该鹤管连接生产设备输出管道,鹤管末端设置有液相快装接头二,液相快装接头二与液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挥发气回收管道,该挥发气回收管道末端设置有气相快装接头二,气相快装接头二与气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本申请将装车时的挥发性尾气密闭收集,减少对装车人员的健康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及充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常压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及充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工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化工产品产能的不断上升,对化工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一些挥发性较高的液体产品,需要通过槽车进行运输,其从生产装置向槽车转移的充装结构如图1-2所示。具体地,槽车10顶部设置有开口11,用于装车的鹤管20直接从开口11处插入槽车10,尽管鹤管20上带有密封帽21,但是由于密封不严,装车过程中开口11处于半敞口状态,而液体产品正丁醛、异丁醛、正丁醇、异辛醇等均为易挥发物质,尤其是异丁醛嗅阈值较低。装车过程中,液体产品的蒸气从开口11处挥发到空气中,不但造成产品的浪费,同时对周围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将常压槽车装车尾气进行密闭收集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解决现有的槽车装车过程中,由于槽车与鹤管之间的密封不严密导致易挥发液体泄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包括:槽车,该槽车包括:气相快装接头一,该气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槽车的顶部;液相快装接头一,该液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槽车的顶部;鹤管,该鹤管连接生产设备输出管道,鹤管末端设置有液相快装接头二,液相快装接头二与液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挥发气回收管道,该挥发气回收管道末端设置有气相快装接头二,气相快装接头二与气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槽车顶部设置气相快装接头一和液相快装接头一,同时在鹤管下端设置液相快装接头二,使在装车过程中实现槽车全封闭。此外,本申请通过还设置挥发气回收管道收集易挥发气体挥发产生的尾气,将装车时的挥发性尾气密闭收集,减少对装车人员的健康损害。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气相快装接头一上方设置有开关阀一。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液相快装接头一上方设置有开关阀二。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鹤管与液相快装机头二之间通过软管一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挥发气回收管道和气相快装接头一之间通过软管二连接。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还包括溢流开关。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溢流开关包括:溢流开关接口,该溢流开关接口设置在槽车顶部;溢流开关探头,该溢流开关探头伸入到溢流开关接口内。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方法,解决现有的槽车装车过程中,由于槽车与鹤管之间的密封不严密导致易挥发液体泄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装车,连接鹤管末端的液相快装接头二和槽车顶部的液相快装接头一,打开开关阀二,使易挥发液体通过生产设备输出管道流入槽车中;收集尾气,连接挥发气回收管道末端的气相快装接头二和槽车顶部的气相快装接头一,打开开关阀一,使易挥发液体挥发产生的尾气通过挥发气回收管道收集。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监控液位,将溢流开关探头伸入到设置在槽车顶部的溢流开关接口内,监控装车时槽车内的液位并产生开关信号,当槽车装车完毕时发出提醒信息。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对收集到的尾气进行洗涤吸收或催化焚烧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槽车顶部设置气相快装接头一和液相快装接头一,同时在鹤管下端设置液相快装接头二,使在装车过程中实现槽车全封闭。此外,本申请通过还设置挥发气回收管道收集易挥发气体挥发产生的尾气,将装车时的挥发性尾气密闭收集,减少对装车人员的健康损害;对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废气收集和治理,减少VOcs的泄漏;利用与卸车物料相似的液体作为吸收剂,对废气进行吸收回收,减少物料浪费,其余废气采用催化氧化装置进行催化焚烧,减少VOCs对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槽车上装式结构的具体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0、槽车11、开口101、气相快装接头一102、液相快装接头一103、开关阀一104、开关阀二20、鹤管21、密封帽201、液相快装接头二202、软管一30、生产设备输出管道40、挥发气回收管道401、气相快装接头二402、软管二60、溢流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图1和图2表示的是现有技术中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包括在槽车10顶部设置的开口11,装车时,连接生产设备输出管道30的鹤管20伸入到开口11内,将易挥发液体从生产设备输送到槽车10内。在鹤管上,套设有密封帽21,在装车时密封帽21塞在开口11内。在现有的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中,密封帽21与开口11之间的密封不严密,容易产生易挥发液体的溢散。图3和图4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槽车,所述槽车包括:/n气相快装接头一,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所述槽车的顶部;/n液相快装接头一,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所述槽车的顶部;/n鹤管,所述鹤管连接生产设备输出管道,所述鹤管末端设置有液相快装接头二,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二与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n挥发气回收管道,所述挥发气回收管道末端设置有气相快装接头二,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二与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车,所述槽车包括:
气相快装接头一,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所述槽车的顶部;
液相快装接头一,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一设置在所述槽车的顶部;
鹤管,所述鹤管连接生产设备输出管道,所述鹤管末端设置有液相快装接头二,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二与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
挥发气回收管道,所述挥发气回收管道末端设置有气相快装接头二,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二与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中,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上方设置有开关阀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中,所述液相快装接头一上方设置有开关阀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中,所述鹤管与所述液相快装机头二之间通过软管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结构,其中,所述挥发气回收管道和所述气相快装接头一之间通过软管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挥发液体常压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芳胡波李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