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12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包括左右2个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拼接形式组装,线盘轴组件安装在左右两个安装侧板上,压线组件安装在两侧板之上,作用于线盘轴组件,导线组件安装在丝杆上,在丝杆上做往复运动,往复丝杆安装在2个侧板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右侧板上,急停和开关按钮,安装在右安装侧板上,起动自动卷线器电源及应急保护作用,插座接口接电源线,万向轮安装在装置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收放线装置提供自动、手动、空挡、手摇四种运动控制方式,可以实现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自动收放线装置结构简单实用,移动方便,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实现电缆线有序排列在卷线轴上,避免了电缆线交错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放线
,具体为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阶段市场上存在的收放线装置多为手动控制方式,即通过使用者手工的操作实现收放线装置的收线动作和放线动作,手动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控制方式单一,且电缆收放线的速度需要控制,电缆易打结缠绕,大大的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很低,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应运而生了许多自动收放线的装置,例如:CN2020102222295公开了一种自动收放线的理线装置;此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上端面铰接有盖板,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收纳腔下侧连通设有升降箱腔,升降箱腔下侧连通设有离心轮腔,离心轮腔左侧设有位于收纳腔下侧的锥齿轮腔,收纳腔前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前的进给腔,通过转动把手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线材,泛用性较强,通过左侧进给轮的正反转为收放线提供动力,收线时通过推块的往复运动将收回的线材推至收纳腔内并通过线材挡块对其进行限位,此技术方案解决了不同直径线材的自动收放线,但是存在控制方式单一的缺陷。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具有多种控制方式、布线整齐有序的自动收放线装置,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解决手动收放线装置控制方式单一,布线不整齐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更加高效有序的完成收放线动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包括左右2个安装侧板、线盘轴组件、压线组件、往复丝杆组件、导线组件、驱动机构、急停和开关按钮、插座接口;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固定,线盘轴组件通过线盘轴连接轴外装轴承固定在左右两个安装侧板上,压线组件通过压线固定座固定在左右2个安装侧板上,通过扭簧将压力作用于线盘轴上,往复丝杆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之上,导线组件固定于往复丝杆之上,随丝杆往复移动,电缆线从导线组件中间穿过,在导线组件移动过程中收线或放线,驱动机构固定在右安装侧板上,对往复丝杆和线盘轴提供多种控制模式,开关、急停按钮及插座接口安装在右安装侧板。进一步的,左右2个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拼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的,线盘轴组件由压线座和卷线轴组成,所述压线座固定在上,保证线盘轴内部电缆线不受外部线电缆影响。进一步的,压线组件由压线固定座、扭簧、压线杆、压线棒组成,压线固定座固定在安装侧板上,扭簧扭转力通过压线杆作用在线盘轴电缆上,使电缆在线盘轴上排布整齐。进一步的,压线杆和压线固定座连接处有一段小槽,对扭簧运动范围限位,保持扭簧扭转力,提高扭簧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压线固定座底部均布6个扭簧安装孔,保持扭簧预紧力,便于扭簧安装。进一步的,往复丝杆组件左端为手摇端口,右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得电缆不会错乱打结,保证电缆在线盘轴上整齐排布。进一步的,导线组件由滚轮和光电码盘组成,随丝杆往复运动,,移动过程中通过电缆线,滚轮对电缆移动的位置进行限位,光电码盘用于计算电缆收放的长度。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固定在右侧板,连接线盘轴组件和往复丝杆组件右端,带动线盘轴和往复丝杆同步有序转动。进一步的,插座接口接电源线。进一步的,在装置底部安装万向轮12,便于装置移动。进一步的,自动收放线装置具有自动、手动、空挡、手摇四种控制方式。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可在自动、手动、空挡、手摇四种控制方式之间相互切换,实现手自一体化收放线;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移动方便,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实现电缆线有序排列在卷线轴上,避免电缆线交错重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装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线组件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卷线轴组件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卷线轴组件压线杆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卷线轴组件压线固定座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左侧板;2-右侧板;3-线盘轴组件;4-标准型材;5-往复丝杆组件;6-压线组件;7-导线组件;8-驱动机构;9-急停按钮;10-开关;11-插座接口;12-万向轮;31-线盘轴;32-压线座;33-线盘轴转接轴;34-轴承;35-轴用弹性挡圈;36-光纤收发器固定座;61-压线棒;62-压线杆;63-扭簧(右旋);64-压线固定座;65-扭簧(左旋);66-扭簧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包括:安装左侧板1、右侧板2、线盘轴组件3、压线组件6、往复丝杆组件5、导线组件7、驱动机构8、急停9和开关按钮10、插座接口11;所述左安装侧板1、右安装侧板2通过标准型材4固定在一起,所述线盘轴组件3通过线盘轴转接轴33外装轴承34固定在左右两个安装侧板1、2上,压线组件6通过压线固定座64固定在左右两安装侧板上,通过扭簧(左旋)65、扭簧(右旋)63将压力作用于线盘轴组件3上,往复丝杆组件5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之上,导线组件7固定于往复丝杆组件5之上,随丝杆组件5往复移动,电缆线从导线组件7中间穿过,在导线组件7移动过程中收线或放线,驱动机构8固定在右安装侧板2上,对往复丝杆组件5和卷线轴组件1提供多种控制模式,开关10、急停按钮9及插座接口11安装在右安装侧板2。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左右两安装侧板1、2通过标准型材4拼接的方式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线盘轴组件3由压线座32和线盘轴31组成。压线座32将电缆线固定在线盘轴31上,保证线盘轴31内部电缆线不受外部电缆线影响。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线盘轴组件3由线盘轴转接轴33外接轴承34固定在左右两侧板1、2上。具体实施过程中,压线组件由压线固定座64、扭簧(右旋)63、扭簧(左旋)65、压线杆62和压线棒61组成,压线固定座64固定在安装侧板1、2上,扭簧扭转力通过压线杆62将压线棒61作用在卷线轴电缆上,使电缆在卷线轴上排布整齐。具体实施过程中,压线杆62和压线固定座64连接处有一段小槽,对扭簧运动范围限位,保持扭簧扭转力,提高扭簧使用寿命。具体实施过程中,压线固定座64底部均布6个扭簧安装孔,保持扭簧预紧力,便于扭簧安装。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复丝杆组件5左端为手摇端口,右端与驱动机构8连接,使得电缆不会错乱打结,保证电缆在线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2个安装侧板、线盘轴组件、压线组件、往复丝杆组件、导线组件、驱动机构、急停和开关按钮、插座接口;所述左右两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固定,所述卷线轴组件通过转接轴连接轴外装轴承安装在左右两个安装侧板上,所述压线装置通过压线固定座固定在左右两安装侧板上,通过扭簧将压力作用于卷线轴上,所述往复丝杆组件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之上,所述导线组件固定于往复丝杆之上,随丝杆往复移动,电缆线从导线组件中间穿过,在导线组件移动过程中收线或放线,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右安装侧板上,对往复丝杆组件和线盘轴组件提供多种控制模式,所述开关、急停按钮及插座接口安装在右安装侧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2个安装侧板、线盘轴组件、压线组件、往复丝杆组件、导线组件、驱动机构、急停和开关按钮、插座接口;所述左右两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固定,所述卷线轴组件通过转接轴连接轴外装轴承安装在左右两个安装侧板上,所述压线装置通过压线固定座固定在左右两安装侧板上,通过扭簧将压力作用于卷线轴上,所述往复丝杆组件通过轴承固定在左右两侧板之上,所述导线组件固定于往复丝杆之上,随丝杆往复移动,电缆线从导线组件中间穿过,在导线组件移动过程中收线或放线,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在右安装侧板上,对往复丝杆组件和线盘轴组件提供多种控制模式,所述开关、急停按钮及插座接口安装在右安装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2个安装侧板通过标准型材拼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盘轴组件由压线座和卷线轴组成;压线座固定在上,保证线盘轴内部电缆线不受外部线电缆影响;压线装置由压线固定座、扭簧、压线杆、压线棒组成,压线固定座固定在安装侧板上,扭簧扭转力通过压线杆作用在线盘轴电缆上,使电缆在线盘轴上排布整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国梅智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哈工振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