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02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利用骑行人员的背部作为投射面,通过投射灯进行警示标志投射以扩大后方显示范围,且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配合感应自动打开投射装置的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固定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两个太阳能板,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位于固定座两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位于靠近固定座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上靠近一端处固定置有电池壳,所述固定座上中间位置固定置有控制箱,所述固定座上靠近另一端处固定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调节板置于固定座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涉及一种用于安全行车的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属于骑行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利用骑行人员的背部作为投射面,通过投射灯进行警示标志投射以扩大后方显示范围,且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配合感应自动打开投射装置的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保证夜间人员在暗处骑行的安全,电动车与自行车上后方一般都配有车灯,但是人员在进行夜间骑行时在很多时候都会遗忘后车灯的开启,只开启前车灯,从而导致后方行驶车辆难以发现骑行人员,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现有使用的后车灯其在夜间的照明显示范围小,只能显示出照明光点,识别较为困难,人员难以准确判断处骑行人员的正确位置,从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公告号CN210364166U公开了一种骑行用车后灯,该车后灯包括后灯底座及扣合连接在所述后灯底座上的灯体,所述灯体包括后灯上壳、后灯下壳及其腔内的电池、PCB电路板;所述电池、PCB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PCB电路板靠近后灯上壳的一面设有LED灯珠,远离后灯上壳的一面设有充电接口,该后车灯在夜间显示时照明范围小,无法对骑行人员的准确身形进行报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利用骑行人员的背部作为投射面,通过投射灯进行警示标志投射以扩大后方显示范围,且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配合感应自动打开投射装置的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由投射灯、调节板、固定座、光敏传感器、太阳能板、吸盘、连接线、坐垫、感应凹槽、底板、电池壳、转动耳、控制箱和避位槽组成,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固定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两个太阳能板,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位于固定座两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位于靠近固定座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上靠近一端处固定置有电池壳,所述固定座上中间位置固定置有控制箱,所述固定座上靠近另一端处固定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调节板置于固定座上方,所述调节板通过铰接轴和固定耳相连接,所述调节板底面开有两个避位槽,两个所述避位槽分别与控制箱和电池壳相对应,所述投射灯固定置于调节板顶部,所述坐垫通过连接线和固定座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坐垫上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感应凹槽,所述感应凹槽底部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顶部和底板底部相连接,所述吸盘上段为波纹套,所述控制箱内置有信号转换器、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处理器、投射灯信号连接,所述电池壳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和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逆变器和变压转换器,所述蓄电池和变压转换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变压转换器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坐垫底部置有布套,所述调节板上置有卡扣,所述坐垫底部置有防滑垫,所述坐垫上置有软垫,所述连接线内置有钢丝绳,所述连接线上置有卡扣。所述信号转换器能够接受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敏传感器传输到的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信号转换;所述数据处理器和信号转换器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数据处理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信号转换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当前坐垫上的压力值以及光强度值,并且将处理得到的压力数值和光强度值和内部存储的设定值进行比较;所述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执行数据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能够控制投射灯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吸盘更改为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由卡板、夹板、螺钉和支撑架组成,所述支撑架和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一侧和支撑架一端相连接,所述卡板为U型板状结构,螺钉螺接置于卡板底部,夹板和螺钉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夹板位于卡板内。有益效果。一、利用骑行人员的背部作为投射面,通过投射灯进行警示标志投射,以此扩大后方显示的范围,使得骑行人员在夜间骑行时能够轻松被后方行驶车辆捕捉。二、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光敏感应器配合感应来自动打开投射装置,避免人员因疏忽导致的后车灯不开的隐患现象。三、安装使用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调节板的立体结构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为:投射灯(1),调节板(2),固定座(3),光敏传感器(4),太阳能板(5),吸盘(6),连接线(7),坐垫(8),感应凹槽(9),底板(10),电池壳(11),转动耳(12),控制箱(13),避位槽(14),人体(15),电动车(16),卡板(17),夹板(18),螺钉(19),支撑架(2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由投射灯(1)、调节板(2)、固定座(3)、光敏传感器(4)、太阳能板(5)、吸盘(6)、连接线(7)、坐垫(8)、感应凹槽(9)、底板(10)、电池壳(11)、转动耳(12)、控制箱(13)和避位槽(14)组成,所述底板(10)上固定置有固定座(3),所述底板(10)上固定置有两个太阳能板(5),两个所述太阳能板(5)分别位于固定座(3)两侧,所述底板(10)上固定置有光敏传感器(4),所述光敏传感器(4)位于靠近固定座(3)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3)上靠近一端处固定置有电池壳(11),所述固定座(3)上中间位置固定置有控制箱(13),所述固定座(3)上靠近另一端处固定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调节板(2)置于固定座(3)上方,所述调节板(2)通过铰接轴和固定耳相连接,所述调节板(2)底面开有两个避位槽(14),两个所述避位槽(14)分别与控制箱(13)和电池壳(11)相对应,所述投射灯(1)固定置于调节板(2)顶部,所述坐垫(8)通过连接线(7)和固定座(3)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坐垫(8)上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感应凹槽(9),所述感应凹槽(9)底部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6)顶部和底板(10)底部相连接,所述吸盘(6)上段为波纹套,所述控制箱(13)内置有信号转换器、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光敏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处理器、投射灯(1)信号连接,所述电池壳(11)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和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箱(13)内置有逆变器和变压转换器,所述蓄电池和变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其特征是:由投射灯、调节板、固定座、光敏传感器、太阳能板、吸盘、连接线、坐垫、感应凹槽、底板、电池壳、转动耳、控制箱和避位槽组成,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固定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两个太阳能板,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位于固定座两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位于靠近固定座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上靠近一端处固定置有电池壳,所述固定座上中间位置固定置有控制箱,所述固定座上靠近另一端处固定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调节板置于固定座上方,所述调节板通过铰接轴和固定耳相连接,所述调节板底面开有两个避位槽,两个所述避位槽分别与控制箱和电池壳相对应,所述投射灯固定置于调节板顶部,所述坐垫通过连接线和固定座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坐垫上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感应凹槽,所述感应凹槽底部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顶部和底板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信号转换器、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处理器、投射灯信号连接,所述电池壳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和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逆变器和变压转换器,所述蓄电池和变压转换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变压转换器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太阳能板连接,/n所述信号转换器能够接受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敏传感器传输到的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信号转换;/n所述数据处理器和信号转换器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数据处理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n接收信号转换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当前坐垫上的压力值以及光强度值,并且将处理得到的压力数值和光强度值和内部存储的设定值进行比较;/n所述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互,执行数据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能够控制投射灯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行车用后方智能投射装置,其特征是:由投射灯、调节板、固定座、光敏传感器、太阳能板、吸盘、连接线、坐垫、感应凹槽、底板、电池壳、转动耳、控制箱和避位槽组成,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固定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两个太阳能板,两个所述太阳能板分别位于固定座两侧,所述底板上固定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位于靠近固定座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上靠近一端处固定置有电池壳,所述固定座上中间位置固定置有控制箱,所述固定座上靠近另一端处固定置有两个固定耳,所述调节板置于固定座上方,所述调节板通过铰接轴和固定耳相连接,所述调节板底面开有两个避位槽,两个所述避位槽分别与控制箱和电池壳相对应,所述投射灯固定置于调节板顶部,所述坐垫通过连接线和固定座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坐垫上置有两个相对称的感应凹槽,所述感应凹槽底部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吸盘顶部和底板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信号转换器、数据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信号转换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和数据处理器、投射灯信号连接,所述电池壳内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源线和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箱内置有逆变器和变压转换器,所述蓄电池和变压转换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变压转换器相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信号线和太阳能板连接,
所述信号转换器能够接受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敏传感器传输到的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信号转换;
所述数据处理器和信号转换器进行信息交互,所述数据处理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信号转换器传输的压力信号以及光强度信号,并且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当前坐垫上的压力值以及光强度值,并且将处理得到的压力数值和光强度值和内部存储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所述控制器和数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柚创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