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丹专利>正文

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94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和温湿部件,所述箱体的上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板,箱体的右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手腕密封组件,所述箱体为双层结构,且箱体的内层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温湿部件设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检测组件、加湿器、轴流风机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本装置恒温恒湿效果好,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锥形弹性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位于弹性编织布的下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因手臂悬空产生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医院经常会受到患有断指、断肢、皮肤脱套伤、组织缺损等上肢创伤疾病患者。现在骨科和手外科医师在显微技术的支持下已可以成功实现断指、断肢及四肢创面皮瓣修复手术。但在临床中还是会遇到血管再通后的一些并发症,如血管痉挛、血栓形成造成的动静脉危象,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组织缺血缺氧后氧自由基损害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临床治疗发现并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为身体内、外环境的不稳定。现今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身体内环境,如肌注山莨菪碱、罂粟碱等,可以有效对抗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各医院主要通过烤灯维持身体外环境的稳定。但是使用烤灯持续照射容易引起照射环境干燥,导致甲床干枯坏死、渗血极易结痂压迫血管,同时强烈的亮度也影响了患者及同病室患者的休息。为此,公开号为CN10975829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断肢温湿双控箱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箱,智能控制箱,恒温恒湿箱和智能控制箱通过导热波纹管连接。该装置能够通过恒温恒湿箱与智能控制箱分开,恒温恒湿箱做大或做小可以随时更换,有利于清洗及清洁消毒,防止二次伤害的风险,高精度温湿双控器控制加湿器PTC发热元件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但是,通过导热波纹管将热空气导入到恒温恒湿箱内,同时通过加湿器为恒温恒湿箱内提供雾气,雾气为冷空气,冷热空气在恒温恒湿箱内混合,导致恒温恒湿箱内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所以其恒温恒湿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手臂放在下手臂托盖和上手臂托盖之间,处于悬空状态,容易引起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包括箱体、和温湿部件,所述箱体的上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板,箱体的右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手腕密封组件,所述箱体为双层结构,且箱体的内层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温湿部件设在箱体上;所述温湿部件包括安装箱,及设在安装箱内的导管、加湿器和轴流风机,导管内设有加热组件,导管的一端通过风管A与加湿器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连接,轴流风机通过风管B与箱体内外层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箱体上设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检测组件、加湿器、轴流风机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手腕密封组件包括弹性编织布和锥形弹性套,锥形弹性套设在弹性编织布的下部,且锥形弹性套位于箱体内。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导管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直管,且前一条直管的出风口通过弧形管与后一条直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为设在导管内壁上的多条电加热丝。多条所述电加热丝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管A上设有补风口。所述安装箱上设有进风口,并在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器。所述箱体内设有鼠标状支撑壳,鼠标状支撑壳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且鼠标状支撑壳的外表面包覆有海绵层。所述箱体内设有照明灯,箱体上设有与照明灯电性连接的按钮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水雾和空气经导管内的电加热丝统一加热后,通过轴流风机抽吸到箱体内外层之间的空腔内,然后经箱体内层底板、左板、前板和后板上的透气孔后进入箱体内,有利于使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箱体内的温湿度,通过控制器将箱体内的温湿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恒温恒湿效果好,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锥形弹性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位于弹性编织布的下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因手臂悬空产生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温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腕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按钮开关,3-控制器,4-温湿部件,5-透明密封盖板,6-把手,7-鼠标状支撑壳,8-弹性编织布,9-锥形弹性套,10-注水管,11-安装箱,12-导管,13-加湿器,14-过滤器,15-风管A,150-补风口,16-轴流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包括箱体1、和温湿部件4,所述箱体1的上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板5,箱体1的右侧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手腕密封组件,所述箱体1为双层结构,且箱体1的内层加工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温湿部件4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温湿部件4包括安装箱11,及安装在安装箱11内的导管12、加湿器13和轴流风机16,导管12内安装有加热组件,导管12的一端通过风管A15与加湿器13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16连接,轴流风机16通过风管B与箱体1内外层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控制器3,且控制器3与检测组件、加湿器13、轴流风机16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在使用时,透明密封盖板5上安装有把手6,方便通过把手6打开或关闭透明密封盖板5。所述手腕密封组件包括弹性编织布8和锥形弹性套9,锥形弹性套9设在弹性编织布8的下部,且锥形弹性套9位于箱体1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弹性编织布8和锥形弹性套9对箱体1的右侧进行密封。锥形弹性套9能够适用于手腕大小不同的患者。锥形弹性套9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位于弹性编织布8的下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因手臂悬空产生不适。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箱体1内的温湿度,并将相关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所述导管12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直管,且前一条直管的出风口通过弧形管与后一条直管的进风口连接。在安装箱11的有限空间内尽量加长导管12的长度,有利于提高电加热丝对导管12内空气和水雾的加热效果。在使用时,导管12为绝缘管。所述加热组件为安装在导管12内壁上的多条电加热丝。多条所述电加热丝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使控制器3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每条电加热丝的通断。所述风管A15上加工有补风口150。有利于使导管12内的风量保持平衡。所述安装箱11上加工有进风口,并在进风口处安装有过滤器14。通过进风口平衡安装箱11的内外气压,通过过滤器14对进入安装箱11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粉尘或杂质进入安装箱11。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鼠标状支撑壳7,鼠标状支撑壳7上加工有多个通风孔,且鼠标状支撑壳7的外表面包覆有海绵层。在使用时,患者可以舒适地将手掌放置在鼠标状支撑壳7上,箱体1夹层内的热风经箱体1内层底板上的透气孔进入鼠标状支撑壳7内,然后经通风孔吹向患者手心部位。海绵层能够提高鼠标状支撑壳7的支撑舒适性,同时能够吸汗。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照明灯,箱体1上安装有与照明灯电性连接的按钮开关2。按钮开关2用于控制照明灯的打开和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温湿部件(4),所述箱体(1)的上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板(5),箱体(1)的右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手腕密封组件,所述箱体(1)为双层结构,且箱体(1)的内层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1)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温湿部件(4)设在箱体(1)上;所述温湿部件(4)包括安装箱(11),及设在安装箱(11)内的导管(12)、加湿器(13)和轴流风机(16),导管(12)内设有加热组件,导管(12)的一端通过风管A(15)与加湿器(13)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16)连接,轴流风机(16)通过风管B与箱体(1)内外层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箱体(1)上设有控制器(3),且控制器(3)与检测组件、加湿器(13)、轴流风机(16)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温湿部件(4),所述箱体(1)的上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透明密封盖板(5),箱体(1)的右侧开口,并在开口处设有手腕密封组件,所述箱体(1)为双层结构,且箱体(1)的内层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箱体(1)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温湿部件(4)设在箱体(1)上;所述温湿部件(4)包括安装箱(11),及设在安装箱(11)内的导管(12)、加湿器(13)和轴流风机(16),导管(12)内设有加热组件,导管(12)的一端通过风管A(15)与加湿器(13)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16)连接,轴流风机(16)通过风管B与箱体(1)内外层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箱体(1)上设有控制器(3),且控制器(3)与检测组件、加湿器(13)、轴流风机(16)和加热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密封组件包括弹性编织布(8)和锥形弹性套(9),锥形弹性套(9)设在弹性编织布(8)的下部,且锥形弹性套(9)位于箱体(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手术后用恒温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丹金传述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