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73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包括有放置板、固定设置在放置板上面的支撑块以及活动插设在支撑块上的杯体,支撑块的一侧上固定设有杯把,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纵向上下延伸的放置槽,杯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放置槽相匹配滑块,杯体通过滑块与放置槽的配合正向插设在支撑块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支撑块上,且当杯体倒扣插设在支撑块上时,杯体的杯口不与放置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杯体沥水、干燥,有效避免滋生细菌霉菌,且与台面接触的部位始终朝下,不轻易碰到使用者,因此不会将细菌霉菌传递给使用者,且杯口不会轻易接触细菌霉菌,使得细菌霉菌不会轻易进入杯体内,能够有效避免细菌霉菌对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
技术介绍
漱口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洗漱工具,漱口杯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任意扭曲的形状。常见的漱口杯在功能上和普通的水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漱口杯更倾向于专门提供刷牙时使用,一般与饮水杯分开,并长时间放置于洗漱台,卫生间等地方。漱口杯所在的地方往往都阴冷潮湿,且漱口杯使用后会留有水渍,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并且很难清洗,长时间使用对人体会产生健康危害。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漱口杯尤甚,建筑工地环境较为恶劣,沙尘、粉尘较多,沙尘、粉尘落入漱口杯内,使得建筑工地用漱口杯更容易滋生细菌霉菌。中国专利CN206995175U公开了一种翻转式两用陶瓷漱口杯,包括陶瓷杯体、杯把、牙刷插槽,所述杯把设于陶瓷杯体上,该杯把上设有一与杯口呈10-45°夹角的杯体支撑面,所述牙刷插槽设置于陶瓷杯体上,且与杯把对成布置,该牙刷插槽为两端为开口的通槽,所述陶瓷杯体倒置时通过杯把的杯体支撑面使杯口倾斜、插入牙刷插槽中的刷柄从牙刷插槽中伸出辅助杯体支撑。上述翻转式两用陶瓷漱口杯,陶瓷杯体倒置时杯口不直接与放置杯子的台面上接触,保证使用卫生,方便沥干杯子中的水分,同时通插入牙刷插槽中的牙刷刷柄辅助支撑,使杯子更加稳固,有利于牙刷的干燥、避免刷头发霉。但是其依然存在一下缺陷:一是,陶瓷杯体倒置时,杯体支撑面与放置杯子的台面接触,而放置杯子的台面也是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的地方,长久如此杯体支撑面也会滋生大量的细菌霉菌,而在使用时,杯体支撑面是向上且朝向使用者的,倘若不小心则很容易碰到使用者,将细菌霉菌传递给使用者,给人体带来危害,且杯体支撑面与杯口相接近,也容易让细菌霉菌进入杯体内,进而给人体带来危害;二是,建筑工地沙尘、粉尘较多,杯口虽然在防治所朝下,但是为一种敞口结构,依然容易让沙尘、粉尘进入,而还没沥干的杯体内部存在水渍,沙尘、粉尘进入后与水渍作用留在杯体内部,也容易滋生细菌霉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使得使用更为卫生,能够有效避免细菌霉菌对人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包括有放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板上面的支撑块以及活动插设在所述支撑块上的杯体,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上固定设有杯把,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纵向上下延伸的放置槽,所述杯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放置槽相匹配滑块,所述杯体通过滑块与放置槽的配合正向插设在所述支撑块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上,且当杯体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上时,所述杯体的杯口不与放置板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为燕尾槽或T形槽。进一步地,所述杯体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上时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在所述杯体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防尘筒,所述防尘筒的顶部敞口设置,所述杯体倒扣时杯口位于所述防尘筒的顶部敞口内。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筒的底部敞口设置,所述放置板对应于所述防尘筒的底部敞口位置处镂空设置;或者所述防尘筒的底部封口设置且封口处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防尘筒的底部在倾斜的顶面的最低处的对应处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杯把上设有用以放置牙刷和/或牙膏的插槽。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的底部镂空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竖立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便于杯体沥水、干燥,有效避免滋生细菌霉菌,且与台面接触的部位始终朝下,不轻易碰到使用者,因此不会将细菌霉菌传递给使用者,且杯口不会轻易接触细菌霉菌,使得细菌霉菌不会轻易进入杯体内,能够有效避免细菌霉菌对人的影响;2、设置防尘筒,杯体倒扣时杯口位于防尘筒的顶部敞口内,能够有效防止沙尘、粉尘的进入,进一步地避免滋生细菌霉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倒扣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正向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1中的一种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倒扣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倒扣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2中正向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3中倒扣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照图1至3图,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包括有放置板1、固定设置在放置板1上面的支撑块5以及活动插设在支撑块5上的杯体4。放置板1的整体呈板状结构,便于实现对其上的物件的平稳支撑。支撑块5一体化地设置在放置板1上,且支撑块5呈长条状,倾斜设置,上方向外侧倾斜。支撑块5的一侧上一体化地固定设有杯把3,杯把3的底部与放置板1的底面相平齐,在将漱口杯放置在台面上时有一个更好的支撑,以实现更平稳的放置。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纵向上下延伸的放置槽2,放置槽2并未延伸到支撑块5的底端。杯体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放置槽2相匹配滑块6,杯体4通过滑块6与放置槽2的配合正向插设在支撑块5上(如图2所示,杯口向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支撑块5上(如图1所示,杯口向下),当杯体4倒扣插设在支撑块5上时,杯体4的杯口不与放置板1相接触。本技术中,杯体4与其他部件是分离的,杯体4可以正向插设在支撑块5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支撑块5上。在使用时,本技术的建筑工地用漱口杯漱口时,需要杯体4正向插设在支撑块5上以使得杯口向上用以盛水,此时如图2所示,整个结构与常用的漱口杯在漱口功能上并没有太多区别;当漱完口后,可将本体4取下并反向倒扣插设在支撑块5上,此时如图1所示,杯体4的杯口向下可以便于杯体4沥水、干燥,有效避免滋生细菌霉菌,且与台面接触的部位——放置板1的底面——始终朝下,不轻易碰到使用者,因此不会将细菌霉菌传递给使用者,且杯口不与放置板1相接触,不会轻易接触细菌霉菌,使得细菌霉菌不会轻易进入杯体4内,能够有效避免细菌霉菌对人的影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放置槽2为燕尾槽或T形槽,与燕尾槽或T形槽相配合的滑块6只能在燕尾槽或T形槽内纵向移动,可以保证在使用或者放置时,杯体4不会掉落。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放置槽2为燕尾槽。杯体4倒扣插设在支撑块5上时倾斜设置,以便于实现快速、高效的沥水。杯把3上设有用以放置牙刷和/或牙膏的插槽9,插槽9设置在杯把3的横向部位,请参照图4,为一种牙刷10放置在插槽9内时的示意图。插槽9竖立设置,避免牙刷和/或牙膏过于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放置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板(1)上面的支撑块(5)以及活动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的杯体(4),所述支撑块(5)的一侧上固定设有杯把(3),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纵向上下延伸的放置槽(2),所述杯体(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放置槽(2)相匹配滑块(6),所述杯体(4)通过滑块(6)与放置槽(2)的配合正向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且当杯体(4)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时,所述杯体(4)的杯口不与放置板(1)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放置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板(1)上面的支撑块(5)以及活动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的杯体(4),所述支撑块(5)的一侧上固定设有杯把(3),相对应的另一侧上开设有纵向上下延伸的放置槽(2),所述杯体(4)的外侧壁上固定设有与所述放置槽(2)相匹配滑块(6),所述杯体(4)通过滑块(6)与放置槽(2)的配合正向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或者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且当杯体(4)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时,所述杯体(4)的杯口不与放置板(1)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为燕尾槽或T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漱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4)倒扣插设在所述支撑块(5)上时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聪吴美琼李文娟乔亚昆刘政权石庆华唐善德陶丹梁成业秦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