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液发生装置和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73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和具有该气泡液发生装置的食物处理装置,其中,气泡液发生装置包括:进液管、气液混合装置、排气管和气泡发生装置,进液管被配置为适于连接液源,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排气口、进液口以及气液出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排气管一端连通排气口,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进液管,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液入口及气泡液出口,气液入口与气液混合装置的气液出口相连通,气泡液出口适于流出气泡液,气泡液发生装置能够产生气泡液,气泡液中包含有大量的微气泡,由于微气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微气泡能够对食物处理装置内的食材残渣进行吸附,不需要用户手动对食物处理装置进行二次清洗,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泡液发生装置和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物处理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及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使用食物料理机对食材进行配置之后,需要对食物料理机进行清洗,目前对食物料理机的清洗方式包括人工清洗和自动清洗,人工对食物料理机进行清洗的方式耗时耗力,而且用户容易被食物料理机内部的刀片刮伤;自动清洗的方式是向食物料理机的腔室内注水,并通过转动的刀片对腔室内的注水进行搅动,使得转动的水流对腔室内壁上的污垢进行冲洗,由于食物料理机内部存在边角结构,在边角结构处形成污垢聚集地,刀片对注水进行搅动的方式难以对边角结构处的污垢进行去除,所以需要用户对边角结构处进行二次清洗,导致难以提高对食物料理机的清理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包括:进液管,被配置为适于连接液源;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排气口、进液口以及气液出口,进液口与进液管相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一端连通排气口,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进液管;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液入口及气泡液出口,气液入口与气液混合装置的气液出口相连通,气泡液出口适于流出气泡液。本技术提供的气泡液发生装置包括:进液管、气液混合装置、排气管和气泡发生装置,进液管与气液混合装置相连接,且进液管被配置为适于连接液源,使得进液管能够将液体输送至气液混合装置内,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排气口、进液口和气液出口,能够理解的是,液体中包含有气体,但是气体并不是以气泡形式存在的,通过对气液混合装置内的液体进行加压,使得气体分离于液体,并通过排气口排出,排气管一端连通排气口,另一端连通进液管,通过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进入排气管,并通过排气管再次进入进液管,使得气体被注入进液管的液体内,有利于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液体中,实现了气泡液的预配置功能。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液入口和气泡液出口,气液入口与气液出口连通,预配置后的气泡液通过气液出口排出,并通过气液入口进入气泡发生装置内,气泡发生装置对预配置后的气泡液继续进行起泡处理,使得气泡液内产生较多的微气泡,以及使得预配置过程所产生的气泡形成更小的微气泡,实现了气泡液的配置过程,气泡液中的大量微气泡能够与食材残渣充分接触,由于微气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将本申请中的气泡液发生装置设置于相关产品上时,使得微气泡具有对食材残渣或者其他污垢具有较强地吸附能力,大量地微气泡能够将所吸附的食材残渣或者其他污垢分离于相关产品的内壁以及边角结构处,实现了自动对相关产品进行清理的功能,从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相关产品进行二次清洗,省时省力。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泡液发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泡液发生装置还包括:增压泵,增压泵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液源相连通。在该设计中,增压泵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和液源相连通,增压泵能够对进入进液管中的液体进行增压,使得气液混合装置内腔的压力增大,从而有利于液体中的气体与液体出现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在气液混合装置和进液管之间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对气泡液的预配置过程。本申请中通过对进液管中的液体进行加压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气体在气液混合装置和进液管之间的循环过程,不需要额外增设气体充入装置就能够实现气泡液的预配置功能,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中的气泡液发生装置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安装本申请中的气泡液发生装置的产品的小型化。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泡液发生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过滤装置的另一端与增压泵连通。在该设计中,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和增压泵连通,过滤装置能够对进入进液管的液体进行过滤,使得液体中的杂质不易进入到进液管内,避免配置后的气泡液中含有杂质,有利于提高对产品内的残渣的清理效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气液入口及气泡液出口;限流件,设置在壳体内,限流件上设置有限流孔;起泡网,设置在壳体内,起泡网位于气泡液出口与限流件之间。在该设计中,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壳体、限流件和起泡网,壳体上设置有气液入口和气泡液出口,被加压且溶有气泡的水通过气液入口进入壳体内,限流件和起泡网之间形成微气泡发生腔,被加压且溶有气泡的水通过限流件上的限位孔进入微气泡发生腔内,并在微气泡发生腔内进行降压,压力降低使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得溶于水中的气体变成微气泡,以及预配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变成更小地微气泡,滤网能够对气液混合体起到阻挡作用,降低了气液混合体的流速,使得微气泡能够与液体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同样地,气液混合体在经过滤网时也能够进行降压,从而提高气液混合体中的微气泡数量,使得气泡液出口排出的气泡液中的微气泡分布均匀而且数量较多,有效提高气泡液的清理效果。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食物处理装置,包括:食物处理装置本体,食物处理装置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处理食材;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气泡液发生装置;其中,气泡液发生装置设置在食物处理装置本体上,用于为食物处理装置本体提供气泡液。本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食物处理装置本体和气泡液发生装置;食物处理装置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处理食材,即能够实现对食材的粉碎、搅拌或榨汁等功能,气泡液发生装置设置在食物处理装置本体上,气泡液发生装置能够产生气泡液,并将气泡液输送至食物处理装置本体内,气泡液中包含有大量的微气泡,由于微气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微气泡能够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内的食材残渣进行吸附,完成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清理过程。具体地,气泡液注入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之后,气泡液中的大量微气泡能够与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内壁以及边角结构处的食材残渣充分接触,微气泡具有对食材残渣较强地吸附能力,大量地微气泡能够将所吸附的食材残渣分离于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内壁以及边角结构处,实现了自动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进行清理的功能,由于大量地气泡能够对边角结构处的食材残渣进行清理,从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进行二次清洗,省时省力,也避免用户手动清理食物处理机而造成被刀具刮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对食物处理装置的清理便利性。另外,气泡液中的微气泡被搅拌过程中或者在流动过程中会出现破裂,微气泡破裂瞬间会产生局部的气温升高以及气压增强,有利于微气泡在破裂的瞬间产生羟基自由基,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使得羟基自由基能够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进行杀菌处理,有效提高了对食物处理装置本体的清理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食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食物处理装置本体包括:搅拌杯体,搅拌杯体上设置有气泡液入口,气泡液入口与气泡液发生装置相连接;搅拌装置,可活动的设置于搅拌杯中。在该设计中,食物处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液发生装置包括:/n进液管,被配置为适于连接液源;/n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排气口、进液口以及气液出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n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液管;/n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液入口及气泡液出口,所述气液入口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气液出口相连通,所述气泡液出口适于流出所述气泡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液发生装置包括:
进液管,被配置为适于连接液源;
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排气口、进液口以及气液出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液管;
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气液入口及气泡液出口,所述气液入口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气液出口相连通,所述气泡液出口适于流出所述气泡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液发生装置还包括: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源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液发生装置还包括: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泡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气液入口及所述气泡液出口;
限流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限流件上设置有限流孔;
起泡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起泡网位于所述气泡液出口与所述限流件之间。


5.一种食物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凌陈飞帆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