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58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叶酸活性脂的制备;S2.藻胆蛋白纳米粒的制备;S3.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纳米粒的制备。在碱性条件下,叶酸活性脂上的羧基可以与藻胆蛋白表面氨基酸残基上的氨基反应而偶联,得到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物,藻胆蛋白中藻红蛋白或藻蓝蛋白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安全无毒,同时,具有荧光性,显荧光效果极好,持续时间久,在肿瘤治疗中可实现长效靶向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肿瘤瘤内注射治疗是近年发展的肿瘤治疗新方案,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内,使其发挥定点治疗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口服、静脉注射等手段需要面临的首过效应和全身毒副作用等。在一些不采用开放性手术器械就可到达的部位,以及一些不利于手术切除的部位,或者在考虑到术后美观程度等情况下,采用瘤内注射药物的治疗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批准上市的融瘤病毒疗法,如安进公司的IMLYGIC、国内的今又生、安柯瑞等新药都是采用瘤内注射方法。此外,多项药物开发研究也采用了瘤内注射给药,如MultiVir公司采用瘤内注射的方式输送治疗头颈瘤的药物Ad-IL-24。再者,现有临床相关技术手段成熟,可实现多部位的瘤内注射,如在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引导下可实现肿瘤穿刺微创治疗,临床已有氩氮刀冷冻、射频加热等手段可使用。但是,瘤内注射的方案中,有两个风险问题需要引起特别关注,一是由于瘤内压力高于正常组织,因此液体药物注射到瘤内后容易溢出,二是肿瘤内血管丰富,给药后药物容易较快地从肿瘤部位扩散至其他组织,达不到长效给药的目的。因此,提供瘤内注射的新制剂或新材料,避免药物溢出的风险,实现长时间瘤内定点缓释给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叶酸活性脂上的羧基可以与藻胆蛋白表面氨基酸残基上的氨基反应而偶联,得到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物,藻胆蛋白中藻红蛋白或藻蓝蛋白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安全无毒,同时,具有荧光性,显荧光效果极好,持续时间久,在肿瘤治疗中可实现长效靶向成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叶酸活性脂的制备:称取叶酸溶于DMSO中,加入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控制温度在20-30℃,不断搅拌,避光反应3-7h,抽滤去除沉淀,余液加入1-3倍体积的乙醚并搅拌产生沉淀,抽滤,并用乙醚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即为叶酸活性脂;S2.藻胆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称取藻胆蛋白溶于pH=7.2-7.5的PBS缓冲液中,逐滴加入无水乙醇后,加入0.1-0.2%丙二醇,避光搅拌反应1-2h后,离心,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3次,沉淀用等体积去离子水超声分散即得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S3.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纳米粒的制备:称取叶酸活性酯溶于缓冲溶液中,逐滴加入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滴,混合后不断搅拌反应15-3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转移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透析袋中,用缓冲溶液做透析液,透析过程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直到透析液中叶酸浓度不再增加,收集透析袋内溶液,冻干得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即为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所述叶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物的质量比为1:(0.1-0.3):(0.7-1.2);所述干燥方法为40-50℃干燥至恒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所述藻胆蛋白、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0:(0.1-1);所述超声功率为1000-1200W。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缓冲溶液选自pH=9-10的碳酸盐缓冲液、pH=7.2-7.5的PBS缓冲液、pH=7-7.5的Tris-HCl缓冲液中的一种;所述叶酸活性酯和藻胆蛋白的质量比为1:(0.2-0.5);所述藻胆蛋白为藻蓝蛋白或藻红蛋白,其纯度大于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载药的方法为:将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10-30min后得到混合液,将抗肿瘤药物氨基化后与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用DMF溶解后,加入到上述反应混合液中,进行交联反应,既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紫杉醇、喜树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肿瘤药物氨基化的方法为将抗肿瘤药物溶于甲苯中,冰浴条件下逐滴滴加DBU的甲苯溶液,滴加完成后升至室温,反应2-5h后,过滤,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1-3次后,得到氨基化的抗肿瘤药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抗肿瘤药物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具有荧光特性,应用于靶向成像中。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碱性条件下,叶酸活性脂上的羧基可以与藻胆蛋白表面氨基酸残基上的氨基反应而偶联,得到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物,藻胆蛋白中藻红蛋白或藻蓝蛋白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安全无毒,同时,具有荧光性,显荧光效果极好,持续时间久,在肿瘤治疗中可实现长效靶向成像。(1)本专利技术提供手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用于制备抑制肿瘤药物的应用。(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功能化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中的藻胆蛋白既作为抑制肿瘤的活性成分,也作为负载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协同具有抑制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生长,实现高效抗肿瘤的作用。(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为荧光纳米材料,制备过程无需添加其它辅助试剂、产物体系简单,产品的保存和使用方便快捷。(4)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藻胆蛋白混悬液与叶酸偶联,有效调控纳米硒的形貌及尺寸,有利于增加细胞的药物摄取量,减少外排,从而保证细胞内药物维持在较高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溶于水制得质量分数为10%的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悬浮液的S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例1中载药体系在HeLa细胞中培养6h后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成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例2中各组给药后荷瘤鼠的肿瘤生长对比图(n=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pH=7.2的Tris-HCl缓冲液为0.01mol/L的pH=7.2的Tris-HCl,的配置方法为:50mL0.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与44.7mL0.1mol/L盐酸混匀并稀释至100mL。实施例中pH=7.2的PBS缓冲液为0.01mol/L的pH=7.2的PBS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 叶酸活性脂的制备:称取叶酸溶于DMSO中,加入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控制温度在20-30℃,不断搅拌,避光反应3-7h,抽滤去除沉淀,余液加入1-3倍体积的乙醚并搅拌产生沉淀,抽滤,并用乙醚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即为叶酸活性脂;/nS2. 藻胆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称取藻胆蛋白溶于pH=7.2-7.5的PBS缓冲液中,逐滴加入无水乙醇后,加入0.1-0.2 %丙二醇,避光搅拌反应1-2h后,离心,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3次,沉淀用等体积去离子水超声分散即得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nS3. 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纳米粒的制备:称取叶酸活性酯溶于缓冲溶液中,逐滴加入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滴,混合后不断搅拌反应15-3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转移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透析袋中,用缓冲溶液做透析液,透析过程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直到透析液中叶酸浓度不再增加,收集透析袋内溶液,冻干得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即为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叶酸活性脂的制备:称取叶酸溶于DMSO中,加入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物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控制温度在20-30℃,不断搅拌,避光反应3-7h,抽滤去除沉淀,余液加入1-3倍体积的乙醚并搅拌产生沉淀,抽滤,并用乙醚洗涤所得沉淀,干燥,即为叶酸活性脂;
S2.藻胆蛋白纳米粒的制备:称取藻胆蛋白溶于pH=7.2-7.5的PBS缓冲液中,逐滴加入无水乙醇后,加入0.1-0.2%丙二醇,避光搅拌反应1-2h后,离心,去离子水反复洗涤1-3次,沉淀用等体积去离子水超声分散即得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
S3.叶酸-藻胆蛋白偶合纳米粒的制备:称取叶酸活性酯溶于缓冲溶液中,逐滴加入藻胆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滴,混合后不断搅拌反应15-3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转移到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透析袋中,用缓冲溶液做透析液,透析过程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测直到透析液中叶酸浓度不再增加,收集透析袋内溶液,冻干得叶酸-藻胆蛋白纳米粒,即为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叶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化物的质量比为1:(0.1-0.3):(0.7-1.2);所述干燥方法为40-50℃干燥至恒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负载抗肿瘤药物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藻胆蛋白、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0:(0.1-1);所述超声功率为1000-120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亚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