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8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9
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IC5和单片机IC6,所述单片机IC5的1端口分别与电容C19第一端、电阻R37第一端、开关K1的1端、寄存器J1的1端口和电阻R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2端口与电阻R68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3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第二端和电阻R75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4端口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9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75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68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42的阴极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2端口分别连接二极管D26和二极管D45的阳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可以很好地对100W的LED灯进行调节,且调节档位多种,十分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
本技术属于调光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在对LED灯控制时,时常需要对特定功率100W的LED灯进行调节,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IC5和单片机IC6,所述单片机IC5的1端口分别与电容C19第一端、电阻R37第一端、开关K1的1端、寄存器J1的1端口和电阻R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2端口与电阻R68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3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第二端和电阻R75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4端口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9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75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68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42的阴极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2端口分别连接二极管D26和二极管D45的阳极,所述寄存器J1的3端口与电阻R99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4端口和5端口共线且分别与二极管D25第一端和电阻R95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6端口与电阻R2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1端口分别与二极管D26阴极、电阻R32第一端、二极管D27阴极、二极管D28阴极和二极管D29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2端口分别与电阻R27第二端和电容C3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3端口分别与电容C37第二端、电容C36第一端、二极管D5阴极、电阻R25第一端和电阻R23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4端口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42的第一端、二极管D5阳极、电容C22第一端、电阻R98第一端和三极管Q12发射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5端口分别与电阻R18第一端和电阻R100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6端口分别与电容C52第一端和电阻R99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7端口分别与电阻R98第一端和二极管D45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8端口分别与电阻R100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70第一端和电阻R98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70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2第二端和电容C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5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2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第一端和变阻器VR1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阻R73第二端与电阻R105第一端和变阻器R74第一端连接,所述变阻器VR1第二固定端分别与电阻R53第一端、电阻R106第一端和变阻器R104的调节端连接,所述变阻器VR1的调节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36第二端、电阻R105第二端和变阻器R74的调节端,所述电阻R53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6第二端接变阻器R104的第一固定端,所述变阻器R104的第二固定端与电阻R6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2第二端接所述变阻器R74的调节端,所述电阻R23第二端接所述寄存器J1的1端口,所述二极管D2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8的阳极和所述二极管D29的阳极分别依次与寄存器J2的2端口、3端口和4端口连接,所述寄存器J2的1端口接地,所述寄存器J2的6端口接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接所述寄存器J1的1端口,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42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5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25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3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5基极分别与电阻R30第一端和所述开关K1的2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39第二端接所述开关K1的3端口,所述开关K1的4端口接电阻R360第一端,所述电阻R360第二端接地。优选地,还包括电容C28,所述电容C28与所述电阻R75并联。优选地,还包括电容C9,所述电容C9与所述电阻R18并联。优选地,还包括电容C60,所述电容C60与所述电阻R32并联。优选地,还包括电容C55和电容C40,所述电容C55第一端接所述寄存器J1的6端口而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40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0第二端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可以很好地对100W的LED灯进行调节,且调节档位多种,十分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IC5和单片机IC6,所述单片机IC5的1端口分别与电容C19第一端、电阻R37第一端、开关K1的1端、寄存器J1的1端口和电阻R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2端口与电阻R68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3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第二端和电阻R75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4端口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9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75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68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42的阴极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2端口分别连接二极管D26和二极管D45的阳极,所述寄存器J1的3端口与电阻R99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4端口和5端口共线且分别与二极管D25第一端和电阻R95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6端口与电阻R2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1端口分别与二极管D26阴极、电阻R32第一端、二极管D27阴极、二极管D28阴极和二极管D29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2端口分别与电阻R27第二端和电容C3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3端口分别与电容C37第二端、电容C36第一端、二极管D5阴极、电阻R25第一端和电阻R23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4端口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42的第一端、二极管D5阳极、电容C22第一端、电阻R98第一端和三极管Q12发射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5端口分别与电阻R18第一端和电阻R100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6端口分别与电容C52第一端和电阻R99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7端口分别与电阻R98第一端和二极管D45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8端口分别与电阻R100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70第一端和电阻R98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70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2第二端和电容C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5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2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第一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IC5和单片机IC6,所述单片机IC5的1端口分别与电容C19第一端、电阻R37第一端、开关K1的1端、寄存器J1的1端口和电阻R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2端口与电阻R68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3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第二端和电阻R75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4端口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9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75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68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42的阴极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2端口分别连接二极管D26和二极管D45的阳极,所述寄存器J1的3端口与电阻R99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4端口和5端口共线且分别与二极管D25第一端和电阻R95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6端口与电阻R2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1端口分别与二极管D26阴极、电阻R32第一端、二极管D27阴极、二极管D28阴极和二极管D29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2端口分别与电阻R27第二端和电容C3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3端口分别与电容C37第二端、电容C36第一端、二极管D5阴极、电阻R25第一端和电阻R23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4端口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42的第一端、二极管D5阳极、电容C22第一端、电阻R98第一端和三极管Q12发射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5端口分别与电阻R18第一端和电阻R100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6端口分别与电容C52第一端和电阻R99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7端口分别与电阻R98第一端和二极管D45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8端口分别与电阻R100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70第一端和电阻R98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70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2第二端和电容C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5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2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第一端和变阻器VR1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阻R73第二端与电阻R105第一端和变阻器R74第一端连接,所述变阻器VR1第二固定端分别与电阻R53第一端、电阻R106第一端和变阻器R104的调节端连接,所述变阻器VR1的调节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36第二端、电阻R105第二端和变阻器R74的调节端,所述电阻R53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06第二端接变阻器R104的第一固定端,所述变阻器R104的第二固定端与电阻R62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2第二端接所述变阻器R74的调节端,所述电阻R23第二端接所述寄存器J1的1端口,所述二极管D2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8的阳极和所述二极管D29的阳极分别依次与寄存器J2的2端口、3端口和4端口连接,所述寄存器J2的1端口接地,所述寄存器J2的6端口接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接所述寄存器J1的1端口,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42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15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5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25的阳极与所述电容C3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5基极分别与电阻R30第一端和所述开关K1的2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39第二端接所述开关K1的3端口,所述开关K1的4端口接电阻R360第一端,所述电阻R360第二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100W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IC5和单片机IC6,所述单片机IC5的1端口分别与电容C19第一端、电阻R37第一端、开关K1的1端、寄存器J1的1端口和电阻R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2端口与电阻R68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3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第二端和电阻R75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5的4端口与二极管D42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19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75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68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42的阴极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2端口分别连接二极管D26和二极管D45的阳极,所述寄存器J1的3端口与电阻R99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4端口和5端口共线且分别与二极管D25第一端和电阻R95第一端连接,所述寄存器J1的6端口与电阻R2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1端口分别与二极管D26阴极、电阻R32第一端、二极管D27阴极、二极管D28阴极和二极管D29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2端口分别与电阻R27第二端和电容C37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3端口分别与电容C37第二端、电容C36第一端、二极管D5阴极、电阻R25第一端和电阻R23第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4端口分别与三极管Q15的集电极、电容C42的第一端、二极管D5阳极、电容C22第一端、电阻R98第一端和三极管Q12发射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5端口分别与电阻R18第一端和电阻R100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6端口分别与电容C52第一端和电阻R99第二端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7端口分别与电阻R98第一端和二极管D45阴极连接,所述单片机IC6的8端口分别与电阻R100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第二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70第一端和电阻R98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70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2第二端和电容C25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5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32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第一端和变阻器VR1第一固定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