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涉及按摩棒充电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按摩棒的充电器一般采用固定双插针或者三插针的插头,如果插座不匹配会导致按摩棒无法充电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孔,且三个所述插头孔的顶端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车载插头、三插针插头以及双插针插头,所述车载插头、三插针插头以及双插针插头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磁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可使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插座为按摩棒充电,同时可避免线材裸露在外以及缠绕打结,并且增加按摩棒充电时的使用距离范围,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按摩棒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
技术介绍
按摩棒能有效减轻运动和精神紧张所造成的疲劳和酸痛。当你的肌肉因疲劳而感到酸痛和紧绷时,舒适按摩有效舒解不适,缓解肌肉酸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运动后绷紧的各部位肌肉。现有的按摩棒自带的充电器,一般是采用单一的三插针插头或者双插针插头的形式,这使得充电器对插座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合适匹配的插座按摩棒就不能够充电工作,大大限制了按摩器的使用便捷性;并且现有的按摩棒自带的充电器一般充电线的长度时固定的,并且不具备收纳的功能,这使得按摩棒在充电时由于线材较短不能够边充电边使用,并且线材无法收纳会导致现在缠绕打结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解决了现有的按摩棒的充电器一般采用固定双插针或者三插针的插头,如果插座不匹配会导致按摩棒无法充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孔,且三个所述插头孔的顶端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车载插头、三插针插头以及双插针插头,所述车载插头、三插针插头以及双插针插头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磁吸块,所述三插针插头与所述双插针插头远离充电底座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针槽,且所述插针槽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插针,所述充电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盘线盒,且所述盘线盒的顶端开设有盘线轮孔,所述盘线盒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盘线轮,且所述盘线轮贯穿盘线轮孔,所述盘线轮沿其周长方向上的表面开设有盘线槽。优选的,所述充电底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自动收紧轮,且所述自动收紧轮均靠近对应位置的插头孔设置,所述自动收紧轮的表面均缠绕有输电线,且输电线远离自动收紧轮的一端分别与车载插头、三插针插头以及双插针插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盘线轮远离充电底座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且所述转动手柄靠近盘线轮的侧边设置。优选的,所述盘线槽的内部缠绕有充电线,且充电线远离盘线轮的一端贯穿盘线盒的外表面且与盘线盒滑动连接,充电线远离盘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且所述充电接头靠近充电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充电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插头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三插头插针、双插头插针以及车载插头,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插入三孔插座、双孔插座以及车载充电座进行按摩棒的充电,从而使得该装置的具备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插座下为按摩棒充电的功能,提高了按摩棒的使用范围。2、通过将输电线固定安装于自动收紧轮的表面,使得插头收纳进插头孔时,输电线可通过自动收紧轮缠绕带收紧轮的表面,并且通过转动手柄转动盘线轮,使得盘线轮转动将充电线缠绕收纳于盘线槽的内部,使得该装置可避免线材裸露在外以及缠绕打结的问题,同时转动盘线轮可使得充电线与盘线槽分离,使得充电接头可较远距离的为按摩棒充电,增加的按摩棒在充电时的使用距离范围,使得按摩棒可边充电边进行按摩。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具备通过一定范围内不同的插座为按摩棒充电,同时该装置可以避免线材裸露在外以及缠绕打结的问题,并且可增加按摩棒在充电时的使用距离范围,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插针插头分离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充电底座和盘线盒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标号:1充电底座、2插头孔、3车载插头、4三插针插头、5双插针插头、6插针槽、7插针、8磁吸块、9自动收紧轮、10盘线盒、11盘线轮、12盘线槽、13转动手柄、14充电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1,所述充电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孔2,且三个所述插头孔2的顶端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所述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2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磁吸块8,所述三插针插头4与所述双插针插头5远离充电底座1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针槽6,且所述插针槽6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插针7,所述充电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盘线盒10,且所述盘线盒10的顶端开设有盘线轮孔,所述盘线盒10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盘线轮11,且所述盘线轮11贯穿盘线轮孔,所述盘线轮11沿其周长方向上的表面开设有盘线槽12,所述充电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自动收紧轮9,且所述自动收紧轮9均靠近对应位置的插头孔2设置,所述自动收紧轮9的表面均缠绕有输电线,且输电线远离自动收紧轮9的一端分别与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电性连接,所述盘线轮11远离充电底座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13,且所述转动手柄13靠近盘线轮11的侧边设置,所述盘线槽12的内部缠绕有充电线,且充电线远离盘线轮11的一端贯穿盘线盒10的外表面且与盘线盒10滑动连接,充电线远离盘线轮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头14,且所述充电接头14靠近充电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充电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螺纹。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以通过三孔插座充电为例,首先将三插针插头4从插头孔2的内部取出,使得位于三插针插头4与插头孔2内壁的磁吸块8相互分离,接着转动插针7使得插针7相对于插针槽8呈垂直状态设置,接着将三插针插头4插入三孔插座的内部,从而使得充电接头14通电,接着通过转动手柄13使得盘线轮11转动,使得充电线从盘线槽12中分离,接着拉动充电接头14,然后将充电接头14插入按摩棒的充电口内,即可实现较远距离的为按摩棒就行充电,使得按摩棒可以边充电边进行按摩,当该装置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接头14与按摩棒的充电口分离,接着转动盘线轮11,使得充电线缠绕于盘线槽12内,当限位块与盘线盒10的表面接触时,即可完成充电线的收纳,接着将三插针插头4从三孔插座上拔下,接着转动插针7从而将插针7收纳进插针槽6的内部,然后将三插针插头4放置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2内,并且三插针插头4通过磁吸块与插头孔2的内壁紧紧贴合,同时输电线在自动收紧轮9的转动下缠绕到自动收紧轮9的表面,即可完成输电线的收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孔(2),且三个所述插头孔(2)的顶端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所述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2)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磁吸块(8),所述三插针插头(4)与所述双插针插头(5)远离充电底座(1)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针槽(6),且所述插针槽(6)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插针(7),所述充电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盘线盒(10),且所述盘线盒(10)的顶端开设有盘线轮孔,所述盘线盒(10)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盘线轮(11),且所述盘线轮(11)贯穿盘线轮孔,所述盘线轮(11)沿其周长方向上的表面开设有盘线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孔(2),且三个所述插头孔(2)的顶端内壁分别滑动安装有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所述车载插头(3)、三插针插头(4)以及双插针插头(5)与对应位置的插头孔(2)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磁吸块(8),所述三插针插头(4)与所述双插针插头(5)远离充电底座(1)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针槽(6),且所述插针槽(6)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插针(7),所述充电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盘线盒(10),且所述盘线盒(10)的顶端开设有盘线轮孔,所述盘线盒(10)的底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盘线轮(11),且所述盘线轮(11)贯穿盘线轮孔,所述盘线轮(11)沿其周长方向上的表面开设有盘线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按摩棒用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自动收紧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越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