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03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纵板、连杆和操作板,操作板上设有铁球夹紧机构、铁球控制按钮、红外线控制按钮、红外线装置和用于容纳并通过铁球的球槽,所述铁球夹紧机构对于球槽对称,单侧包括第一电磁铁和与操作板固接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下方设有和操作板固接的导槽,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和铁球控制按钮通过电线连接;底座上设有与铁球控制按钮电连接的延时开关,延时开关电连接用于吸附铁球的第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铁球下坠点定位更加便捷精准;(2)在第一次冲击过后使铁球远离塑壳,避免多次冲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击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塑壳耐冲击性的好坏,决定了蓄电池一部分的安全性。蓄电池的塑壳作为电池的保护层,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才能保证其安全稳定的工作。而标准内的常温、低温耐冲击实验就是检验其机械强度的一种方法。目前该试验中,实验室人员依据标准要求,在地上放置一块25mm厚度的铁板,将塑壳放于其上,通过钢尺测量高度,手拿铁球放置指定高度,在规定时间内放手让铁球自由下落至塑壳上。该方法存在铁球高度不精确,铁球下落位置难控制的问题,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塑壳具有弹性,铁球落下后会弹起,继而造成二次甚至多次冲击,对于实验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数字化镜片落球冲击仪”,其公告号CN204903320U,包括控制台、支架、电磁吸盘及钢球,控制台内部设有红外线定位装置,控制台上部设有支架,支架由相互垂直的横向支架和纵向丝杆组成,纵向丝杆的升降高度能自由调节,横向支架中部设有数显测控表,横向支架端部设有电磁吸盘、钢球,电磁吸盘、钢球及红外线定位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以上专利增设了红外线定位装置,对于钢球的定位已经比较完善的解决,而多次冲击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耐冲击实验装置的实验对象会受到多余的冲击的问题,提供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可实现精确定位,并且可以在第一次冲击过后使铁球远离塑壳,避免多次冲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塑壳的底座,底座一边设有竖立的纵板,纵板上设有并通过滑槽与连杆滑动连接,连杆另一端固接有操作板,操作板上设有铁球夹紧机构、铁球控制按钮、红外线控制按钮、红外线装置和用于容纳并通过铁球的球槽,所述铁球夹紧机构对于球槽对称,单侧包括第一电磁铁和与操作板固接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下方设有和操作板固接的导槽,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和铁球控制按钮通过电线连接;底座上设有与铁球控制按钮电连接的延时开关,延时开关电连接用于吸附铁球的第三电磁铁。底座为移块扁平的矩形板,硬度大,不可被磁化,因为此装置设有许多电磁铁,采用易被磁化的材料将影响实验结果。纵板位于底座的一边,其上滑动连接着连杆,连杆及操作板可以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调整高度。铁球控制按钮用于控制铁球夹紧机构是否松开铁球,红外线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红外线装置射出红外线来定位塑壳的位置。球槽直径略大于铁球,容纳铁球即指铁球在静置被夹紧在铁球夹紧机构上时一部分体积在球槽下方,由于铁球为可磁化材料,这样当铁球夹紧机构松开铁球时,球槽可以挡住铁球防止铁球被第一电磁铁吸引至一边不做自由落体。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都是对称分布,各有两块,都位于导槽中,第一电磁铁可滑动,第二电磁铁固接于操作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弹簧用于为夹紧铁球提供夹力。第三电磁铁用于吸附已经冲击过一次塑壳的铁球,避免铁球弹起后多次冲击塑壳影响实验结果。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将会互相吸引,压紧弹簧,使铁球落下。作为优选,铁球控制按钮和延时开关通过纵板和连杆内的电线电连接。电线经过纵板和连杆内部使装置更加美观,同时避免了长电线的收纳烦恼。作为优选,延时开关的延时范围为预定铁球自由落体的时间的100%-110%。由于预定铁球冲击塑壳一次,第三电磁铁的启动时间需要根据设定的自由落体高度进行计算,启动时间过早将使铁球第一次冲击就偏离预定位置,启动时间过迟铁球就会进行第二次冲击影响实验结果。作为优选,第三电磁铁位于塑壳位置的5-10cm处。第三电磁铁设置的离塑壳过近会影响塑壳的放置,距离过远磁吸效果不够强,铁球还是会进行第二次冲击。作为优选,纵板的滑槽旁设有刻度,连杆和纵板螺栓连接。刻度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准确的设定铁球自由落体高度。连杆和纵板螺栓连接可以使连杆在滑槽内滑动到设定的高度后紧固住连杆及操作板。作为优选,铁球控制按钮和红外线控制按钮下方的操作板内部设有电池。电池为需要电源的机构供电。作为优选,第一电磁铁和铁球接触的面设有橡胶层。橡胶层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避免铁球滑脱,保证实验的效果。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铁球下坠点和高度定位更加便捷精准;(2)在第一次冲击过后使铁球远离塑壳,避免多次冲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1-底座、2-纵板、3-连杆、4-操作板、5-球槽、6-铁球、7-第一电磁铁、8-第二电磁铁、9-弹簧、10-电线、11-铁球控制按钮、12-红外线控制按钮、13-红外线装置、14-延时开关、15-第三电磁铁、1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塑壳的底座1,底座1一边设有竖立的纵板2。纵板2的滑槽16旁设有刻度,连杆3和纵板2螺栓连接。刻度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准确的设定铁球6自由落体高度。连杆3和纵板2螺栓连接可以使连杆3在滑槽16内滑动到设定的高度后紧固住连杆3及操作板4。纵板2上设有并通过滑槽16与连杆3滑动连接。铁球控制按钮11和延时开关14通过纵板2和连杆3内的电线10电连接。电线10经过纵板2和连杆3内部使装置更加美观,同时避免了长电线10的收纳烦恼。连杆3另一端固接有操作板4,操作板4上设有铁球夹紧机构、铁球控制按钮11、红外线控制按钮12、红外线装置13和用于容纳并通过铁球6的球槽5。铁球控制按钮11和红外线控制按钮12下方的操作板4内部设有电池。电池为需要电源的机构供电。所述铁球夹紧机构对于球槽5对称,单侧包括第一电磁铁7和与操作板4固接的第二电磁铁8。第一电磁铁7和铁球6接触的面设有橡胶层。橡胶层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避免铁球6滑脱,保证实验的效果。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下方设有和操作板4固接的导槽。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通过弹簧9弹性连接,第一电磁铁7以及第二电磁铁8和铁球控制按钮11通过电线10连接。底座1上设有与铁球控制按钮11电连接的延时开关14,延时开关14电连接用于吸附铁球6的第三电磁铁15。延时开关14的延时范围为预定铁球6自由落体的时间的100%-110%。由于预定铁球6冲击塑壳一次,第三电磁铁15的启动时间需要根据设定的自由落体高度进行计算,启动时间过早将使铁球6第一次冲击就偏离预定位置,启动时间过迟铁球6就会进行第二次冲击影响实验结果。第三电磁铁15设置的离塑壳过近会影响塑壳的放置,距离过远磁吸效果不够强,铁球6还是会进行第二次冲击。底座1为移块扁平的矩形板,硬度大,不可被磁化,因为此装置设有许多电磁铁,采用易被磁化的材料将影响实验结果。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塑壳的底座(1),底座(1)一边设有竖立的纵板(2),纵板(2)上设有并通过滑槽(16)与连杆(3)滑动连接,连杆(3)另一端固接有操作板(4),操作板(4)上设有铁球夹紧机构、铁球控制按钮(11)、红外线控制按钮(12)、红外线装置(13)和用于容纳并通过铁球(6)的球槽(5),其特征是,所述铁球夹紧机构对于球槽(5)对称,单侧包括第一电磁铁(7)和与操作板(4)固接的第二电磁铁(8);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下方设有和操作板(4)固接的导槽,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通过弹簧(9)弹性连接,第一电磁铁(7)以及第二电磁铁(8)和铁球控制按钮(11)通过电线(10)连接;底座(1)上设有与铁球控制按钮(11)电连接的延时开关(14),延时开关(14)电连接用于吸附铁球的第三电磁铁(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塑壳的底座(1),底座(1)一边设有竖立的纵板(2),纵板(2)上设有并通过滑槽(16)与连杆(3)滑动连接,连杆(3)另一端固接有操作板(4),操作板(4)上设有铁球夹紧机构、铁球控制按钮(11)、红外线控制按钮(12)、红外线装置(13)和用于容纳并通过铁球(6)的球槽(5),其特征是,所述铁球夹紧机构对于球槽(5)对称,单侧包括第一电磁铁(7)和与操作板(4)固接的第二电磁铁(8);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下方设有和操作板(4)固接的导槽,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8)通过弹簧(9)弹性连接,第一电磁铁(7)以及第二电磁铁(8)和铁球控制按钮(11)通过电线(10)连接;底座(1)上设有与铁球控制按钮(11)电连接的延时开关(14),延时开关(14)电连接用于吸附铁球的第三电磁铁(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耐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杰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