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93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镜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光阑以及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三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凸凹透镜,第四透镜为具负屈光率的凹凹透镜,第五透镜为具正屈光率的凸凸透镜,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相互胶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色差小,畸变小,通光大,相对照度高,像面大,高低温不易失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本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器视觉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地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车载监控、安防监控、机器视觉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好坏很关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目前应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50mm焦距段的光学成像镜头,其低照特性不好,在光线不好情形下,不可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畸变比较大,图像容易产生形变,识别不准确;传递函数管控不好,分辨率低,成像质量差;边缘色差大,色彩还原度不佳;在高低温环境使用下时,失焦较严重;像面较小,已无法满足机器视觉系统日益提高的要求,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光阑以及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该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相互胶合;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进一步的,该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相互胶合。更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2>55,其中,vd2为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且该第二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更进一步的,该第二透镜采用氟冕玻璃或重磷冕玻璃制成。更进一步的,该第三透镜使用重火石玻璃制成,且满足vd2≥81,vd3≤26,vd2-vd3>55,其中,vd3该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4≤33,vd5≥56,且vd5-vd4>23,其中,vd4和vd5分别为该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8<fa/fb<1.3,其中,fa为前组透镜(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焦距,fb为后组透镜(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1.5<fa/f1<2.5,其中,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a为前组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3<f1/f<1,0.3<f2/f<1,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焦距。进一步的,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0.3<f1/f<1,0.8<|f6/f|<1.3,其中,f为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6为该第六透镜的焦距。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六片透镜,并通过对各个透镜进行排列设计,实现在50mm焦距段时具有相对照度高,在光线不好情形下,也可实现清晰的彩色图像;畸变小,图像几乎无形变,对图像的还原比较准确;分辨率高,成像质量优良;视场色差小,色彩还原性好;常温对焦,高低温不易失焦;像面大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常温(25℃)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低温(-3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在高温(7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畸变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垂轴像差曲线图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横向色差曲线图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常温(25℃)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低温(-3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在高温(7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畸变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垂轴像差曲线图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横向色差曲线图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常温(25℃)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低温(-3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在高温(7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畸变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垂轴像差曲线图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横向色差曲线图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常温(25℃)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低温(-3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2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在高温(70℃)下的0.435-0.656μm的MTF图;图2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畸变示意图;图2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垂轴像差曲线图示意图;图2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横向色差曲线图示意图;图29为本技术四个实施例的相关重要参数的数值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这里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光阑以及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n该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该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n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n该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n该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相互胶合;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光阑以及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该第一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二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三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该第四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第五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该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该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相互胶合;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相互胶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镜头更满足:vd2>55,其中,vd2为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且该第二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采用氟冕玻璃或重磷冕玻璃制成。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天李雪慧上官秋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