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85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2
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定位板和下压板,所述定位板下表面与第二检测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黏胶区;所述定位板的两侧设有侧定位板,所述侧定位板的上端固定在磁吸平台上,所述侧定位板与第一侧板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黏胶区;所述下压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穿过所述定位板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检测板上;所述下压板下压过程中带动第二检测板下移;所述第二检测板设于第一检测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操作使用方便,整体设备结构紧凑,使设备可以同时进行水平方向和侧向方向的粘合力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
本技术属于黏胶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
技术介绍
UV胶,又称无影胶、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等,是一种需要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UV胶固化原理是UV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在UV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UV胶产品进行粘合力检测,测试其在一定力作用下胶合的时间、脱胶的时间等情况,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专用的粘合力检测装置。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粘合力检测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437404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UV胶粘附力测试治具,用以测试屏体中基板和封装盖间的UV胶粘附力,包括测试支架、样品固定板和测压装置,该测试治具通过对UV胶粘附后的基板和封装盖进行胶体粘附力测试,测取分离时的压力值,实现对屏体UV胶粘附力的实时监控,严格对来料UV胶粘附力进行管控,减少成品的潜在风险。再如,公开号为CN20865400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塑料件加工用UV胶粘附力检测装置,可检测UV胶粘附力大小,且可防止基板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以上的一些粘合力检测装置,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繁琐,且检测功能比较单一,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因此,本申请对粘合力检测装置,具体是对其中的下压组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操作使用方便,可以同时进行水平方向和侧向方向的粘合力测试,整体设备结构紧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定位板和下压板,所述定位板下表面与第二检测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黏胶区;所述定位板的两侧设有侧定位板,所述侧定位板的上端固定在磁吸平台上,所述侧定位板与第一侧板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黏胶区;所述下压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压柱,所述下压柱穿过所述定位板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检测板上;所述下压板下压过程中带动第二检测板下移;所述第二检测板设于第一检测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空间中。本申请中,可以很好的对UV胶的粘合力进行很好的测试,且一套设备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粘合力和竖向方向粘合力的测试。测试时,将UV胶分别涂在第一黏胶区和第二黏胶区上,涂抹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并紫外光照射,使各自区域粘合住。接着在下压板上施加力量,使下压板下移,下移过程中,下压柱下移带动第二检测板下移,该过程中通过记录下压力的大小或第二黏胶区完全分离的时间,可以对UV胶水平方向上的粘合力进行检测。当第二黏胶区完全分离后,第二检测板继续下移并抵在第一检测板上,此时电磁铁断电,失去对磁性件的吸引力,第一检测板随着下压板下移,该过程中,通过记录下压力的大小或第一黏胶区完全分离的时间,可以对UV胶竖直方向上的粘合力进行检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压组件中,所述下压柱穿过所述定位板的位置上设有滑套,保证下压柱上下移动时的定向性好。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压组件中,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砝码,该结构中,通过砝码的方式实现下压板的下压,砝码重量可控便于记录和计算,操作方便。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压组件中,所述下压板的上部设有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伸缩轴与下压板相连。该结构中,通过下压气缸的下压来实现下压板的下压,控制方便。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压组件中,所述下压气缸固定在气缸装配板上,所述气缸装配板固定于磁吸平台的上部,安装结构紧凑,整体稳定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操作使用方便,整体设备结构紧凑,使设备可以同时进行水平方向和侧向方向的粘合力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中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中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二中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二中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5所示的结构中采用可调式黏胶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示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作广义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性中的具体含义。参见附图1至附图9,本技术中涉及的一种UV胶粘合力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上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上设有下压组件,其中: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脚19,可以为旋钮式支撑脚,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水平检测器17;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上部设有磁吸平台21,所述磁吸平台21上设有电磁铁22;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检测板3和第二检测板6,所述第一检测板3的两侧设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31,所述第一侧板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黏胶区,且所述第一侧板31的上部通过磁性件32吸附在电磁铁22上;所述第二检测板6水平设置,且第二检测板6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黏胶区;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定位板4和下压板5,所述定位板4下表面与第二检测板6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黏胶区;所述定位板4的两侧设有侧定位板41,所述侧定位板41的上端固定在磁吸平台21上,所述侧定位板41与第一侧板3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黏胶区;所述下压板5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压柱51,所述下压柱51穿过所述定位板4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检测板6上;所述下压板5下压过程中带动第二检测板6下移;所述第二检测板6设于第一检测板3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中。具体的,本申请的底板组件中,所述底板1上设有计时器12,该计时器12可以为常规的读秒式计时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进行时间记录。此外,所述底板1上设有垫层11,使第一检测板3下落时接触平缓,避震消音。此外,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定位板(4)和下压板(5),所述定位板(4)下表面与第二检测板(6)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黏胶区;所述定位板(4)的两侧设有侧定位板(41),所述侧定位板(41)的上端固定在磁吸平台(21)上,所述侧定位板(41)与第一侧板(3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黏胶区;所述下压板(5)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压柱(51),所述下压柱(51)穿过所述定位板(4)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检测板(6)上;所述下压板(5)下压过程中带动第二检测板(6)下移;所述第二检测板(6)设于第一检测板(3)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的下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定位板(4)和下压板(5),所述定位板(4)下表面与第二检测板(6)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黏胶区;所述定位板(4)的两侧设有侧定位板(41),所述侧定位板(41)的上端固定在磁吸平台(21)上,所述侧定位板(41)与第一侧板(3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黏胶区;所述下压板(5)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压柱(51),所述下压柱(51)穿过所述定位板(4)后连接在所述第二检测板(6)上;所述下压板(5)下压过程中带动第二检测板(6)下移;所述第二检测板(6)设于第一检测板(3)和定位板(4)之间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胶检测装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涛庹斌峰李应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