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式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7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容积式水表,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的内侧面设置有阻隔板,进水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孔,装置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内侧面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叶轮,叶轮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表盘,表盘的内侧面设置有齿轮,阻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钮,装置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海绵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洁孔与阻隔板,使用阻隔板暂时性分隔进水管,避免大量的杂质堆积阻塞水表,影响水流的通过;通过设置海绵胶,将水表粘贴到墙体上,用以减轻水表自身的重量对水管的压迫,避免水管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积式水表
本技术涉及水表
,具体为一种容积式水表。
技术介绍
水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水流量的仪表,水表是针对水的累计流量进行测量,记录自来水用水量,水表装在水管上,当用户放水时,表上指针或字轮转动指出通过的水量,由一些被逐次充满和排放流体的已知容积的容室和凭借流体驱动的机构组成的水表,或简称定量排放式水表,容积式水表测量的是经过水表的实际流体的体积。存在以下问题:1、水表在使用的时候,过滤网将水中的杂质全部阻挡在了进水管中无法清理,长时间不清理,会堆积大量的杂质,影响水表的使用。2、水表的材质大多金属,重量比较大,由于水表自身受到的重力比较大,会对两侧的水管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积式水表,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水表无法进行清理,导致大量杂质堆积以及水表的自身比较重,容易损伤两侧水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容积式水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的外表面出水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进水管的内侧面设置有阻隔板,所述进水管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孔,所述装置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内侧面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表盘,所述表盘的上端面设置有刻度盘,所述表盘的内侧面设置有齿轮,所述表盘的外表面设置有壳盖,所述阻隔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钮,所述清洁孔的内侧面设置有活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的两端,所述螺纹分别固定连接于进水管的外表面与出水管的外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隔板活动连接于进水管的内侧面,所述清洁孔固定连接于进水管的下端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活动连接于装置本体的内侧面,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于过滤网的内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叶轮活动连接于壳体的内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于叶轮的上端面,所述表盘活动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刻度盘固定连接于表盘的上端面,所述齿轮活动连接于表盘的内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钮活动连接于阻隔板的外表面,所述装置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海绵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积式水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容积式水表,通过设置清洁孔与阻隔板,使用阻隔板暂时性分隔进水管,避免大量的杂质堆积阻塞水表,影响水流的通过。2、该容积式水表,通过设置海绵胶,将水表粘贴到墙体上,用以减轻水表自身的重量对水管的压迫,避免水管受到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阻隔板的连接图;图3为本技术海绵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螺纹;5、阻隔板;6、清洁孔;7、过滤网;8、壳体;9、进水口;10、出水口;11、叶轮;12、连接杆;13、表盘;14、刻度盘;15、齿轮;16、壳盖;17、滑动钮;18、海绵胶;19、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容积式水表,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与出水管3,进水管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4,进水管2的内侧面设置有阻隔板5,进水管2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孔6,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网7,过滤网7的内侧面设置有壳体8,壳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9与出水口10,壳体8的内侧面设置有叶轮11,叶轮1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表盘13,表盘13的上端面设置有刻度盘14,表盘13的内侧面设置有齿轮15,表盘13的外表面设置有壳盖16,阻隔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钮17,清洁孔6的内侧面设置有活塞19。本实施方案中,装置本体1是主要的支撑体,多数的结构部件安装在其的内部,可起到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壳盖16保护表盘13,避免表盘13受损;活塞19阻隔水流,避免水流从清洁孔6中流出。具体的,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别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两端,螺纹4分别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3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水管中的水流从进水管2进入水表,从出水管3中流出水表,螺纹4用于连接外界水管。具体的,阻隔板5活动连接于进水管2的内侧面,清洁孔6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的下端面。本实施例中,阻隔板5的作用是暂时分隔出进水管2的下端空间,方便从清洁孔6清除杂质。具体的,过滤网7活动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壳体8活动连接于过滤网7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过滤网7阻隔水中的杂质通过水表;壳体8保护其内部的叶轮11。具体的,进水口9与出水口10均固定连接于壳体8的外表面,叶轮11活动连接于壳体8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水表中的水从进水口9进入,由出水口10流出;叶轮11记录水流过的体积。具体的,连接杆12活动连接于叶轮11的上端面,表盘13活动连接于连接杆1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2将表盘13与叶轮11连接起来;表盘13是刻度盘14的载体。具体的,刻度盘14固定连接于表盘13的上端面,齿轮15活动连接于表盘13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刻度盘14显示流经水表的水流的数值;齿轮15是表盘13的核心部件。具体的,滑动钮17活动连接于阻隔板5的外表面,装置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海绵胶18。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滑动钮17移动阻隔板5的位置;海绵胶18将装置本体1固定在墙体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此款水表,首先将水管分别连接到水表两端的进水管2与出水管3上,然后通过海绵胶18将水表固定在墙体上,以减小两侧水管受到的压迫,打开水管上的阀门,让水流通过水表,观察表盘13上的刻度盘14,是否正常走字,水表使用正常后,扣合壳盖16;当水表使用一段时间后,操控滑动钮17移动阻隔板5位置,使得进水管2的下端部分被分隔出来,然后拔掉活塞19,通过清洁孔6清洁被过滤网7所阻隔在外的杂质,清理完成后扣合活塞19,复位阻隔板5即可继续正常使用水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积式水表,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与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4),所述进水管(2)的内侧面设置有阻隔板(5),所述进水管(2)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孔(6),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的内侧面设置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9)与出水口(10),所述壳体(8)的内侧面设置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表盘(13),所述表盘(13)的上端面设置有刻度盘(14),所述表盘(13)的内侧面设置有齿轮(15),所述表盘(13)的外表面设置有壳盖(16),所述阻隔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钮(17),所述清洁孔(6)的内侧面设置有活塞(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积式水表,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与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4),所述进水管(2)的内侧面设置有阻隔板(5),所述进水管(2)的下端面设置有清洁孔(6),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的内侧面设置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9)与出水口(10),所述壳体(8)的内侧面设置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表盘(13),所述表盘(13)的上端面设置有刻度盘(14),所述表盘(13)的内侧面设置有齿轮(15),所述表盘(13)的外表面设置有壳盖(16),所述阻隔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钮(17),所述清洁孔(6)的内侧面设置有活塞(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式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别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两端,所述螺纹(4)分别固定连接于进水管(2)的外表面与出水管(3)的外表面。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进张蔚戴秋晨
申请(专利权)人:银意计测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