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7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包括烘箱、安装在烘箱开口端右侧的箱门、对称安装在烘箱内部两侧的电加热管和安装在烘箱外部左侧的电控箱,所述烘箱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托架,且两组托架之间卡接有放置板,所述烘箱的内部两侧位于电加热管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出风隔板,且出风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送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采用循环流动式烘干结构,提升了物料与热风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提升了烘箱内烘箱内热风循环流通的速率,从而提升了物料烘干处理的效率,其次,采用升降锁合式固定结构,当放置板放入后,可将放置板进行限位固定处理,从而提升了放置板固定的稳定性,降低了放置盘和物料晃动和脱落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
本技术涉及烘箱
,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
技术介绍
电热烘箱,采用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环保加热新技术,通过电源使电热管加热,产生热源,并通过鼓风机使烘箱内部形成循环风,达到温度均匀,从而获得快速干燥效果,达到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然而现有的高温烘箱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大多采用照射式和流动式烘干结构,烘干过程的覆盖面较低,同时烘箱内空气流通的效果较差,降低了物料烘干处理的效率,其次,放置板固定在烘箱内部时,大多采用滑接式固定结构,放置板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晃动和位移,固定的稳定性较差,不便于物料的放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高温烘箱,烘干的覆盖面和空气流通的速率较低,降低了物料烘干的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包括烘箱、安装在烘箱开口端右侧的箱门、对称安装在烘箱内部两侧的电加热管和安装在烘箱外部左侧的电控箱,所述烘箱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托架,且两组托架之间卡接有放置板,所述烘箱的内部两侧位于电加热管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出风隔板,且出风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送风孔,所述烘箱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离心风机,且两组离心风机的输出轴位于烘箱的内侧顶部均传动连接有涡轮叶片,所述烘箱的内侧顶部位于涡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入风隔板,且入风隔板通过引流管与两组所述出风隔板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部滑嵌有呈竖直分布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位于锁块的下方开设有锁槽,且锁槽的锁块的侧截面均呈四分之一扇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漏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引流管的形状呈M型结构,且引流管的外部套设有保温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控箱的前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离心风机和电加热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采用循环流动式烘干结构,在烘箱的内部两侧设置有电加热管、出风隔板和送风孔,在烘箱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离心风机、涡轮叶片和入风隔板,同时入风隔板与出风隔板之间连通有引流管,当离心风机工作时,便会将烘箱内部的空气通过入风隔板和引流管输送到两组出风隔板的内部,两组出风隔板内部的电加热管会将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热风在空气流动的作用下,便会通过多组送风孔排至烘箱的内部,从而将烘箱内部的物料进行流动烘干处理,这种结构提升了物料与热风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提升了烘箱内烘箱内热风循环流通的速率,从而提升了物料烘干处理的效率。2、本技术中,采用升降锁合式固定结构,在托架的顶部设置有滑筒、升降柱和锁块,同时在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配合锁块使用的锁槽,当放置板插入到两组托架之间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升降柱底端的锁块便会向滑筒内部滑动,当锁块和放置板上的锁槽处于同一竖直中线时,在升降柱和锁块重力的作用下,锁块便会滑入到放置板内部的锁槽内,从而将放置板锁合在托架的内侧,这种结构当放置板放入后,可将放置板进行限位固定处理,从而提升了放置板固定的稳定性,降低了放置盘和物料晃动和脱落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烘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烘箱;101、箱门;2、托架;3、放置板;301、漏孔;302、锁槽;4、滑筒;401、升降柱;402、锁块;5、电控箱;501、控制面板;6、出风隔板;601、送风孔;7、离心风机;701、涡轮叶片;8、入风隔板;9、引流管;10、电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包括烘箱1、安装在烘箱1开口端右侧的箱门101、对称安装在烘箱1内部两侧的电加热管10和安装在烘箱1外部左侧的电控箱5,烘箱1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托架2,且两组托架2之间卡接有放置板3,烘箱1的内部两侧位于电加热管1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出风隔板6,且出风隔板6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送风孔601,烘箱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离心风机7,且两组离心风机7的输出轴位于烘箱1的内侧顶部均传动连接有涡轮叶片701,烘箱1的内侧顶部位于涡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入风隔板8,且入风隔板8通过引流管9与两组出风隔板6连通。具体的,如图1-3所示,托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筒4,滑筒4的内部滑嵌有呈竖直分布的升降柱401,升降柱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块402,放置板3的顶部位于锁块402的下方开设有锁槽302,且锁槽302的锁块402的侧截面均呈四分之一扇形结构,放置板3的内部开设有多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漏孔301,滑筒4的设置,便于升降柱401安装和限位处理,锁块402和锁槽302的设置,便于托架2与放置板3之间的锁合固定处理。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引流管9的形状呈M型结构,且引流管9的外部套设有保温棉,电控箱5的前端面安装有控制面板501,控制面板501的输出端分别与离心风机7和电加热管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呈M型结构引流管9,便于入风隔板8与两组出风隔板6之间的连通处理,控制面板501的设置,便于离心风机7和电加热管10通电控制处理。工作原理:使用时,连接电源,将箱门101打开,将盛放有物料的放置板3呈水平的滑入到两组托架2之间,并向内滑动,当放置板3接触到锁块402时,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升降柱401底端的锁块402便会向滑筒4的内部滑动,当锁块402和放置板3上的锁槽302处于同一竖直中线时,在重力的作用下,402锁块便会呈竖直的滑入到放置板3内部的锁槽302内,从而将放置板3限位固定在两组托架2之间,便完成了放置板3的放入和固定处理,便可关闭箱门101通过控制面板501控制电源开启,离心风机7和电加热管10便会工作,离心风机7会带动涡轮叶片701转动,将烘箱1内部的空气通过入风隔板8和引流管9输送到两组出风隔板6的内部,在两组出风隔板6内部的电加热管10,会将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热风在空气流动的作用下,便会通过多组送风孔601排至烘箱1的内部,将烘箱1内多组放置板3上放置的物料进行流动烘干处理,烘干后的热风在空气流动的作用下,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包括烘箱(1)、安装在烘箱(1)开口端右侧的箱门(101)、对称安装在烘箱(1)内部两侧的电加热管(10)和安装在烘箱(1)外部左侧的电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托架(2),且两组托架(2)之间卡接有放置板(3),所述烘箱(1)的内部两侧位于电加热管(1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出风隔板(6),且出风隔板(6)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送风孔(601),所述烘箱(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离心风机(7),且两组离心风机(7)的输出轴位于烘箱(1)的内侧顶部均传动连接有涡轮叶片(701),所述烘箱(1)的内侧顶部位于涡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入风隔板(8),且入风隔板(8)通过引流管(9)与两组所述出风隔板(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包括烘箱(1)、安装在烘箱(1)开口端右侧的箱门(101)、对称安装在烘箱(1)内部两侧的电加热管(10)和安装在烘箱(1)外部左侧的电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托架(2),且两组托架(2)之间卡接有放置板(3),所述烘箱(1)的内部两侧位于电加热管(1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出风隔板(6),且出风隔板(6)的内部开设有多组送风孔(601),所述烘箱(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离心风机(7),且两组离心风机(7)的输出轴位于烘箱(1)的内侧顶部均传动连接有涡轮叶片(701),所述烘箱(1)的内侧顶部位于涡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入风隔板(8),且入风隔板(8)通过引流管(9)与两组所述出风隔板(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高温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筒(4),所述滑筒(4)的内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天王晓千钱莹莹刁岳康张景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