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及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6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缠绕电源线,设置在后围壳上,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线钩,所述绕线钩包括上绕线钩与下绕线钩,所述下绕线钩位于所述上绕线钩的下方;所述上绕线钩的卡钩部指向方向朝向上方或斜上方,所述下绕线钩的卡钩部指向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线结构,上绕线钩起到支撑电源线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上绕线钩左右两侧的电源线可向下垂落,并且下方穿过下绕线钩,形成类似椭圆形的结构,占用空间小,方便电源线的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及移动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及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空调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控,提高自身的舒适性。移动空调作为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器,由于其可移动位置,能够适应更多的环境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不需要使用移动空调器,拔掉电源线即可收起移动空调,不占用空间。移动空调上设置有用于缠绕电线的绕线钩,现有的移动空调设有两个绕线钩,且两个绕线钩在同一高度左右反向设置,但是缠绕电源线后占用空间大,且缠绕后的电源线容易从同一高度的其中一个绕线钩脱落,用户为防止脱落而将电源线紧绷缠绕,容易造成电源线的损坏。由此可见,需要对移动空调的绕线钩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移动空调绕线钩水平放置,绕线占用空间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用于缠绕电源线,设置在后围壳上,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线钩,所述绕线钩包括上绕线钩与下绕线钩,所述下绕线钩位于所述上绕线钩的下方;所述上绕线钩的卡钩部指向方向朝向上方或斜上方,所述下绕线钩的卡钩部指向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本技术提供的绕线结构,上绕线钩起到支撑电源线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上绕线钩左右两侧的电源线可向下垂落,并且下方穿过下绕线钩,形成类似椭圆形的结构,占用空间小,方便电源线的收纳。可选地,所述绕线钩与所述后围壳可拆卸连接,在绕线钩损坏时,只需更换绕线钩即可,便于维修与替换。可选地,所述后围壳上设置安装槽,所述绕线钩的固定部适于插入所述安装槽,能够对绕线钩进行有效的定位与限位。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孔,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适于与所述卡孔卡接,绕线钩通过卡扣与安装槽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更加牢固。可选地,所述绕线钩与所述后围壳上均设置螺钉孔,所述绕线钩与所述后围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绕线钩与安装槽,使得绕线钩安装更加牢固。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为圆形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侧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部为圆柱形且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绕线钩与安装槽,方便绕线钩的拆卸与安装。可选地,所述绕线结构还包括绕线槽,所述后围壳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向外侧突起,所述绕线槽设置在所述排风口的外侧面上,既节省了绕线的空间,实现了移动空调结构的合理利用,又能防止绕线圈数过多而无法完全缠绕电源线的问题。可选地,所述绕线槽的宽度在8~10mm范围内,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在5~8mm范围内,加工简单,尺寸与电源线的尺寸相对应,对电源线的缠绕更加合理。可选地,所述绕线槽的槽壁与槽底之间圆滑过渡,能够对圆型的电源线进行有效的卡接作用,并且在清洗绕线槽时更加的方便,防止棱角处的灰尘无法清洗,防止滋生细菌等损害用户身体健康的问题出现。一种移动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绕线结构。所述移动空调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绕线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围壳与绕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绕线钩与现有技术绕线钩绕线对比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绕线钩与安装槽卡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绕线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绕线钩与安装槽螺纹配合示意图;图6为图1中Ⅰ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绕线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后围壳,11-安装槽,111-卡孔,113-内螺纹,12-排风口,13-绕线槽,131-槽壁,132-槽底,2-绕线钩,21-上绕线钩,22-下绕线钩,23-固定部,231-卡扣,233-外螺纹,24-卡钩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与“下”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结合图1至图7所示,绕线结构用于缠绕电源线,设置在后围壳1上,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线钩2,所述绕线钩2包括上绕线钩21与下绕线钩22,所述下绕线钩22位于所述上绕线钩21的下方;所述上绕线钩21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上方或斜上方,所述下绕线钩22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本技术提供的绕线结构,上绕线钩21起到支撑电源线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上绕线钩21左右两侧的电源线可向下垂落,并且下方穿过下绕线钩22,形成类似椭圆形的结构,占用空间小,方便电源线的收纳。具体地,所述绕线钩2与所述后围壳1可拆卸连接,在绕线钩2损坏时,只需更换绕线钩2即可,便于维修与替换。具体地,所述后围壳1上设置安装槽11,所述绕线钩2的固定部23适于插入所述安装槽11,能够对绕线钩2进行有效的定位与限位。具体地,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卡孔111,所述固定部23上设置有卡扣231,所述卡扣231适于与所述卡孔111卡接,绕线钩2通过卡扣231与安装槽11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更加牢固。具体地,所述绕线钩2与所述后围壳1上均设置螺钉孔,所述绕线钩2与所述后围壳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绕线钩2与安装槽11,使得绕线钩2安装更加牢固。具体地,所述安装槽11为圆形槽,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侧面设置有内螺纹113,所述固定部23为圆柱形且具有外螺纹233,所述外螺纹233与所述内螺纹113相匹配,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绕线钩2与安装槽11,方便绕线钩2的拆卸与安装。具体地,所述绕线结构还包括绕线槽13,所述后围壳1上设置有排风口12,所述排风口12向外侧突起,所述绕线槽13设置在所述排风口12的外侧面上,既节省了绕线的空间,实现了移动空调结构的合理利用,又能防止绕线圈数过多而无法完全缠绕电源线的问题。具体地,所述绕线槽13的宽度在8~10mm范围内,所述绕线槽13的深度在5~8mm范围内,加工简单,尺寸与电源线的尺寸相对应,对电源线的缠绕更加合理。具体地,所述绕线槽13的槽壁131与槽底132之间圆滑过渡,能够对圆型的电源线进行有效的卡接作用,并且在清洗绕线槽13时更加的方便,防止棱角处的灰尘无法清洗,防止滋生细菌等损害用户身体健康的问题出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绕线结构。所述移动空调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绕线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虽然本技术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用于缠绕电源线,设置在后围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线钩(2),所述绕线钩(2)包括上绕线钩(21)与下绕线钩(22),所述下绕线钩位于所述上绕线钩(21)的下方;所述上绕线钩(21)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上方或斜上方,所述下绕线钩(22)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空调绕线结构,用于缠绕电源线,设置在后围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包括绕线钩(2),所述绕线钩(2)包括上绕线钩(21)与下绕线钩(22),所述下绕线钩位于所述上绕线钩(21)的下方;所述上绕线钩(21)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上方或斜上方,所述下绕线钩(22)的卡钩部(24)指向方向朝向下方或斜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钩(2)与所述后围壳(1)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壳(1)上设置安装槽(11),所述绕线钩(2)的固定部(23)适于插入所述安装槽(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内设置有卡孔(111),所述固定部(23)上设置有卡扣(231),所述卡扣(231)适于与所述卡孔(111)卡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钩(2)与所述后围壳(1)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德国冷晓刚钱国华王长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