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地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5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包括至少一个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地埋支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连接有地埋进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出口连接有地埋回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与地埋进水总管之间设有螺旋螺口阀件及位置信号发射装置,两个所述地埋支管之间加设连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结构简明,方便实际操作,换热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源热泵地埋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节能的空调领域技术,通过对地热能的合理提取利用,来解决建筑的冷热需求。地埋管内的水流若处于层流运动的状态,则换热能力偏弱。为了增强循环水在地源侧的取热能力,地源热泵运行时,地埋管侧的水泵为满足地埋管道紊流的要求常常采用满开的状态,这导致水泵的能耗比较高。若通过缩小地埋管道的口径来实现水流达到紊流的状态,则会导致在满负荷状态下,管道内水力损失过大,同时减少了管道和土壤的换热面积,不利于换热能力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包括至少一个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地埋支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连接有地埋进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出口连接有地埋回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与地埋进水总管之间设有螺旋螺口阀件及位置信号发射装置,两个所述地埋支管之间加设连接管连通。优选地,所述地埋支管的顶端设有对接管体,所述位置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对接管体内的芯片,所述芯片含射频源以供录入所述地埋支管的位置信息,通过外部的读频器接收所述芯片发出的射频源。优选地,所述芯片粘接于所述对接管体的内壁或外壁。优选地,所述地埋支管包括相衔接连通的竖直管以及U形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两个三通管和一个直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端与所述竖直管相连,所述三通管的下端与所述U形管相连,所述三通管的水平端与所述直管相连。优选地,当所述竖直管的数量大于等于四时,一对所述竖直管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U形管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两对竖直管之间通过另一个U形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螺旋螺口阀件端部分别采用热熔方式与地埋支管和/或地埋进水总管相连,在螺旋螺口阀件周向内侧设有若干呈均螺旋状设置的螺旋螺口叶轮。优选地,所述螺旋螺口叶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螺旋螺口阀件周向内侧。优选地,所述螺旋螺口叶轮的螺旋角度为螺旋螺口叶轮和螺旋螺口阀件内壁链接点与螺旋螺口阀件中点联线的偏转角度。本技术地源热泵地埋管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螺旋螺口阀件,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及螺口结构特点增加了流体在管道内的扰动程度,循环水一旦经叶轮扰动,紊流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能够增强循环水在土壤内的换热能力;同时,螺旋螺口安装于地埋管道各支路进水的入口处,位于浅层地层,易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2)通过使用读频器,可及时迅速有效地找到对应的垂直埋管的位置,找到管头,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质量,保障地源热泵系统埋管的有效率,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3)在两个竖直管之间设置至少两个连通管,增大了两个竖直管中水的流通量,这样增大了热交换的效率,使得整个竖直埋管的热交换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地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地埋管中螺旋螺口阀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地埋管中对接管体内安装芯片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地源热泵地埋管中两对地埋支管配合连接管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包括若干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具有进口10和出口12的地埋支管1,这里的地埋支管1为U型地埋管,且地埋支管1由PE材料制成。其中,各个地埋支管1的进口10并联连接在地埋进水总管2,各个地埋支管1的出口12并联连接在地埋回水总管3上,地埋支管1的进口10和地埋进水总管2之间设有螺旋螺口阀件4及位置信号发射装置99,两个所述地埋支管1之间加设连接管100连通。进一步地,螺旋螺口阀件4端部分别采用热熔方式与地埋支管1和/或地埋进水总管2相连。如图2所示,在螺旋螺口阀件4周向内侧设有若干呈均螺旋状设置的螺旋螺口叶轮5,优选地,这里的螺旋螺口叶轮5的数量为四个且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螺旋螺口阀件4周向内侧。其中,这里的螺旋螺口叶轮5的螺旋角度为螺旋螺口叶轮5和螺旋螺口阀件4内壁链接点与螺旋螺口阀件4中点联线的偏转角度,且螺旋角度为45度。这里的螺旋螺口阀件4靠近地埋支管1一端形成热熔接头,且热熔接头的长度为5cm,且螺旋螺口阀件4的热熔接头通过热熔方式和地埋支管1相连。以此,通过在地埋管道各支路进水的入口处,安装有螺旋螺口阀件4,螺旋螺口叶轮5给层流运动的水流增加了水平方向的扰动,使层流运动的水流发展到紊流运动,从而提高地埋井的换热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地埋管道循环水实现紊流所需要的流量,进一步降低了水泵的能耗,同时,螺旋螺口阀件4安装于地埋管道各支路进水的入口处,可以和普通地埋管匹配即可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作用,由于其位于浅层地层,易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如图3所示,所述地埋支管1的顶端设有对接管体14,所述位置信号发射装置99包括设于所述对接管体14内的芯片16,所述芯片16含射频源以供录入所述地埋支管1的位置信息,通过外部的读频器97接收所述芯片16发出的射频源。较为优选地,所述芯片16粘接于所述对接管体14的内壁或外壁。在实际使用时,用对接管体14连通地埋支管1与地埋进水总管2,对接管体14内的,芯片16包含射频源,射频源内录入该管体1的位置信息、编号等设计信息,可在地面外部使用读频器97,及时迅速有效地找到对应的竖直埋管的位置。如图4所示,所述地埋支管1包括相衔接连通的竖直管18以及U形管19,所述连接管100包括两个三通管101和一个直管102,所述三通管101的上端与所述竖直管18相连,所述三通管101的下端与所述U形管19相连,所述三通管101的水平端与所述直管102相连。当所述竖直管18的数量大于等于四时,一对所述竖直管18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U形管19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100相连通,两对竖直管18之间通过另一个U形管17相连通(当然,可以仅一对竖直管18相连通,而省去另一个U形管17)。以此,使得四个竖直管18之间的流通量增大,换热效果更好。本技术所提供的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结构简明,方便实际操作,换热能力强。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地埋支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连接有地埋进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出口连接有地埋回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与地埋进水总管之间设有螺旋螺口阀件及位置信号发射装置,两个所述地埋支管之间加设连接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地埋支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连接有地埋进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出口连接有地埋回水总管,所述地埋支管的进口与地埋进水总管之间设有螺旋螺口阀件及位置信号发射装置,两个所述地埋支管之间加设连接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支管的顶端设有对接管体,所述位置信号发射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对接管体内的芯片,所述芯片含射频源以供录入所述地埋支管的位置信息,通过外部的读频器接收所述芯片发出的射频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粘接于所述对接管体的内壁或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源热泵地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支管包括相衔接连通的竖直管以及U形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两个三通管和一个直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