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照明灯具在安装在隧道交叉口时,容易产生光线不足而导致司机无法看清道路情况,存在导致交通事故风险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灯体和用于将灯体安装在隧道顶壁的安装架,所述灯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灯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高亮灯组,所述灯体位于高亮灯组四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灯体内部设置有亮度调节装置。达到了提高了隧道交叉口照明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由于隧道一般埋置于地下,故而其内部往往需要设置照明灯具以提供足够光线保证隧道的使用。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9866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照明灯具,包括灯具主体及安装挂架,安装挂架包括一个活动挂架和两个固定板,活动挂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与两个固定板相连,两个固定板固定在灯具主体上,两个固定板朝活动挂架方向上突出设有减震缓冲机构。通过在安装挂架上设置减震缓冲机构,在外界发生的震动时,震动的能量首先传动到安装挂架上,被减震弹簧的弹性变形吸收和消耗后,有效避免因震动而损坏灯具,起到了良好的减震作用,保证了整个灯具正常工作的可靠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照明灯具在安装在隧道交叉口时,容易产生光线不足而导致司机无法看清道路情况,存在导致交通事故的风险,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其具有提高了隧道交叉口照明强度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包括灯体和用于将灯体安装在隧道顶壁的安装架,所述灯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灯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高亮灯组,所述灯体位于高亮灯组四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灯体内部设置有亮度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高亮灯组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而反光板能够起到对光线汇聚的作用,减少光线向外扩散;同时亮度调节装置能够根据隧道交叉口的光照强度要求对高亮灯组的亮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灯体提供的光照强度能够适应于隧道交叉口较为复杂的路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体位于高亮灯组底部设置有防眩晕灯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亮灯组提供了光照强度很高的亮度,故而司机在驾驶的过程中容易因光线刺眼而产生眩晕;防眩晕灯罩由于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光线透过时发生漫反射,从而降低了灯体的刺眼程度,提高了驾驶员驾驶的舒适度,减轻了发生眩晕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眩晕灯罩顶部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灯体位于其与磁性件相贴合处设置有可与磁性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和吸附件相配合的技术能够实现防眩晕灯罩与灯体的快速定位和快速固定;同时由于需要安装灯罩之后再对亮度进行调试,故而磁性件和吸附件的设置实现了快速固定,同时也减轻了调试时防眩晕灯罩固定的繁琐程度,提高了灯体的安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朝向防眩晕灯罩方向延伸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防眩晕灯罩外侧壁上设置有供限位杆插设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灯体的光照强度调试完成之后,需要对防眩晕灯罩进行加固,限位杆插入限位孔中,起到了对防眩晕灯罩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防眩晕灯罩因振动而脱落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靠近转动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凸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部的设置便于实现限位杆在转动杆外侧壁上的转动,从而便于实现限位杆的锁止和解锁,使得防眩晕灯罩能够快速固定和拆卸;便于高亮灯体后期的维护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体远离防眩晕灯罩的一侧设置有多块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沿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波浪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亮灯组的亮度较高,故而其功率也较大,因而其产生的热量较大,因此在灯体顶部设置的散热鳍片能够便于灯体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保证了灯体内部的温度;而波浪形的设置提高了散热鳍片的表面积,从而更便于热量向外散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体位于散热鳍片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条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条孔的设置使得灯体内部与外部的空气便于流动,从而更便于灯体内部的空气将热量带出灯体外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体位于散热条孔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的设置一方面促进了灯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使得灯体内部的热空气能够经散热条孔散发出灯体外部;另一方面,散热风扇的风向朝向灯体的外部,有助于减少灰尘落入灯体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灯体内部设置多组高亮灯组并通过反光板汇聚光线以及亮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达到了在隧道交叉口提供了足够的光照强度以使得驾驶员视线良好以降低因光线不足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几率;2、通过在灯体底部设置的防眩晕灯罩以及通过磁性件和吸附件固定以及通过支撑杆、转动杆、限位杆和限位孔进行加固,降低了驾驶员因高光照强度而产生光线眩晕的几率;3、通过散热鳍片、散热条孔和散热风向进行散热,促进了灯体的散热,缓解了高亮灯组因高功率而导致的温度上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灯体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灯体;11、安装架;12、高亮灯组;13、反光板;14、亮度调节装置;15、吸附件;17、散热条孔;18、散热风扇;2、防眩晕灯罩;21、磁性件;22、限位孔;3、支撑杆;31、转动杆;310、防脱板;311、限位杆;312、操作部;3121、防滑凸纹;16、散热鳍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参照图1,其包括灯体1和用于将灯体1安装在隧道顶壁的安装架11,灯体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架11上,安装架1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交叉口的顶壁上。参照图2,灯体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高亮灯组12,高亮灯组12包括十六个LED灯珠,高亮灯组12设置有九组,高亮灯组12均嵌置在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灯体1中。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四周一体成型有反光板13,反光板13为纳米反光材料通过纳米镜面镀膜处理技术在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四周的内侧壁上镀膜形成,反光板13对光线的反射率可达到99%。灯体1内部设置有亮度调节装置14,亮度调节装置14为PWM(脉冲宽度调制)调光电源,其能够根据需求调节高亮灯组12的亮度。参照图2,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底部设置有防眩晕灯罩2,防眩晕灯罩2由透明亚克力塑料或者防眩玻璃制成,其外表面经蚀刻“粗化”处理,使得其表面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粗表面,从而使得光线经过漫散射投射出,在提高灯体1照明强度的同时不会使得驾驶员发生眩晕。参照图2和图3,防眩晕灯罩2顶部粘固有磁性件21,磁性件21为钕铁硼磁铁。灯体1位于其与磁性件21相贴合处粘固有可与磁性件21磁性相吸的吸附件15,吸附件15为铁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包括灯体(1)和用于将灯体(1)安装在隧道顶壁的安装架(11),所述灯体(1)安装在安装架(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高亮灯组(12),所述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四周设置有反光板(13),所述灯体(1)内部设置有亮度调节装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包括灯体(1)和用于将灯体(1)安装在隧道顶壁的安装架(11),所述灯体(1)安装在安装架(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高亮灯组(12),所述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四周设置有反光板(13),所述灯体(1)内部设置有亮度调节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位于高亮灯组(12)底部设置有防眩晕灯罩(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晕灯罩(2)顶部设置有磁性件(21),所述灯体(1)位于其与磁性件(21)相贴合处设置有可与磁性件(21)磁性相吸的吸附件(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交叉口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设置有朝向防眩晕灯罩(2)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吴跃峰,方叶涛,邵双,段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