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9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包括作为主体的箱体,箱体正面开有一号输出轴孔,箱体左侧面开有输入轴孔,箱体右侧面上开有二号输出轴孔,一号输出轴孔外围设有8个均布的一号螺栓孔,输入轴孔外围设有6个均布的二号螺栓孔,二号输出轴孔外围设有4个均布的三号螺栓孔,箱体上端设有注油阀,二号输出轴孔下方设有出油阀,箱体外设有用于吸附箱体内细小铁屑的冷却吸附装置,出油阀和注油阀分别与冷却吸附装置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的传统的减速机箱体内没有设置用于除去减速机箱体内产生的细小铁屑导致减速机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和水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箱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减速机箱体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7621300U,属于车辆部件领域,所述减速机箱体为双电机减速机箱体,双电机减速机箱体由相对固定连接的两个单电机减速机箱体构成,每个单电机减速机箱体内设置有多个齿轮轴,每个齿轮轴上分别设置有齿轮,每个单电机减速机箱体内设置有多个齿轮轴的轴承瓦,每个单电机减速机箱体内包括有镂空状态的轴承瓦,利用本技术可减少电动车减速箱箱体的组装部件,缩短减速箱箱体的加工周期,提高减速机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双电机电动车,免去差速器,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电动车减速机箱体结构,虽然具有制做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该减速机箱体没有设置用于除去细小铁屑的装置,导致减速机在使用过程中,箱体内的齿轮会出现磨损从而出现细小铁屑,这些细小铁屑会注一步地加大齿轮间的磨损,从而大幅度地缩短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的传统的减速机箱体内没有设置用于除去减速机箱体内产生的细小铁屑导致减速机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现提供具有可除去减速机箱体内产生的细小铁屑功能的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本技术的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包括作为主体的箱体,所述的箱体正面开有一号输出轴孔,所述的箱体左侧面开有输入轴孔,所述的箱体右侧面上开有二号输出轴孔,所述的一号输出轴孔外围设有8个均布的一号螺栓孔,所述的输入轴孔外围设有6个均布的二号螺栓孔,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外围设有4个均布的三号螺栓孔,所述的箱体上端设有注油阀,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下方设有出油阀,所述的箱体外设有用于吸附箱体内细小铁屑的冷却吸附装置,所述的出油阀和注油阀分别与冷却吸附装置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减速机在工作时,冷却吸附装置会将减速机箱体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过滤。在循环过滤的的过程中,冷却吸附装置不仅可以将润滑油中夹带的细小铁屑给去除,还能对润滑油进行降温,从而降低箱体内的问题,为减速机箱体内的齿轮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延长减速机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吸附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外的换热箱,所述的换热箱旁设有水箱,所述的换热箱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水冷管,两个水冷管之间通过桥管相连接,左侧的水冷管上端设有注水阀,右侧的水冷管下端设有出水阀,所述的注水阀和出水阀分别与水箱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箱左端设有注油口,所述的换热箱的下端设有出油口,所述的水冷管内设有用于连通注油口和出油口的冷却油管,所述的出油阀与出油口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所述的注油阀与注油口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出油泵会将箱体内的较热的润滑油油抽出,在出油泵的带动下润滑油会进入冷却油管中,水冷管内的冷却水会与冷却油管进行热交换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经过热交换后的润滑油会被注油泵再次输入箱体内来对轴孔进行冷却。当冷却结束后,液压泵会将水冷管内的冷却水再次进入水箱中。水箱上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外设有风扇,可对水箱进行冷却,便于冷却水的重复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油管道上的吸附器壳体,所述的吸附器壳体上下端分别设有3个吸附螺孔,所述的吸附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吸附杆,所述的吸附杆上端设有十字把手,所述的吸附杆底部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与吸附杆亦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磁铁上端设有螺纹孔。减速机工作时,液压泵、出油阀和注油阀会开启,之后液压泵会将润滑油从出油阀抽出,之后顺着出油管道和注油管道进入注油阀中,再次回到差速器壳体中形成润滑油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设置在出油管道上的吸附器会将润滑油中夹带的细小铁屑进行吸附,从而减少润滑油中细小铁屑的含量。当磁铁吸附了大量的铁屑后,磁铁的吸附能力会大幅度地降低,此时维修人员可将吸附杆从吸附螺孔中抽出,之后将吸附杆底部的磁铁进行清理或更换一个新的磁铁,之后再将吸附杆装入吸附螺孔中,即可恢复本技术所需的吸附能力。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为减速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水资源利用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的正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的左侧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箱体的右侧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抽去吸附杆后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吸附杆的结构示意图。箱体1,一号输出轴孔2,输入轴孔3,二号输出轴孔4,一号螺栓孔5,二号螺栓孔6,三号螺栓孔7,注油阀8,出油阀9,换热箱10,水箱11,水冷管12,桥管13,注水阀14,出水阀15,注油口16,出油口17,冷却油管18,出油管道19,出油泵20,注油管道21,注油泵22,吸附器壳体23,吸附螺孔24,吸附杆25,十字把手26,磁铁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根据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和附图7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例的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包括作为主体的箱体1,所述的箱体1正面开有一号输出轴孔2,所述的箱体1左侧面开有输入轴孔3,所述的箱体1右侧面上开有二号输出轴孔4,所述的一号输出轴孔2外围设有8个均布的一号螺栓孔5,所述的输入轴孔3外围设有6个均布的二号螺栓孔6,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外围设有4个均布的三号螺栓孔7,所述的箱体1上端设有注油阀8,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下方设有出油阀9,所述的箱体1外设有用于吸附箱体1内细小铁屑的冷却吸附装置,所述的出油阀9和注油阀8分别与冷却吸附装置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所述的冷却吸附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的换热箱10,所述的换热箱10旁设有水箱11,所述的换热箱10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水冷管12,两个水冷管12之间通过桥管13相连接,左侧的水冷管12上端设有注水阀14,右侧的水冷管12下端设有出水阀15,所述的注水阀14和出水阀15分别与水箱11通过液压泵和管道相连接。所述的换热箱10左端设有注油口16,所述的换热箱10的下端设有出油口17,所述的水冷管12内设有用于连通注油口16和出油口17的冷却油管18,所述的出油阀9与出油口17通过出油管道19和出油泵20相连接,所述的注油阀8与注油口16通过注油管道21和注油泵22相连接。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出油管道19上的吸附器壳体23,所述的吸附器壳体23上下端分别设有3个吸附螺孔24,所述的吸附螺孔24内螺纹连接有吸附杆25,所述的吸附杆25上端设有十字把手26,所述的吸附杆25底部设有磁铁27,所述的磁铁27与吸附杆25亦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磁铁27上端设有螺纹孔。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包括作为主体的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正面开有一号输出轴孔(2),所述的箱体(1)左侧面开有输入轴孔(3),所述的箱体(1)右侧面上开有二号输出轴孔(4),所述的一号输出轴孔(2)外围设有8个均布的一号螺栓孔(5),所述的输入轴孔(3)外围设有6个均布的二号螺栓孔(6),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外围设有4个均布的三号螺栓孔(7),所述的箱体(1)上端设有注油阀(8),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下方设有出油阀(9),所述的箱体(1)外设有用于吸附箱体(1)内细小铁屑的冷却吸附装置,所述的出油阀(9)和注油阀(8)分别与冷却吸附装置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包括作为主体的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正面开有一号输出轴孔(2),所述的箱体(1)左侧面开有输入轴孔(3),所述的箱体(1)右侧面上开有二号输出轴孔(4),所述的一号输出轴孔(2)外围设有8个均布的一号螺栓孔(5),所述的输入轴孔(3)外围设有6个均布的二号螺栓孔(6),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外围设有4个均布的三号螺栓孔(7),所述的箱体(1)上端设有注油阀(8),所述的二号输出轴孔(4)下方设有出油阀(9),所述的箱体(1)外设有用于吸附箱体(1)内细小铁屑的冷却吸附装置,所述的出油阀(9)和注油阀(8)分别与冷却吸附装置通过管道和液压泵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起重机用减速机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却吸附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的换热箱(10),所述的换热箱(10)旁设有水箱(11),所述的换热箱(10)内设有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水冷管(12),两个水冷管(12)之间通过桥管(13)相连接,左侧的水冷管(12)上端设有注水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朋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金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