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及多个支撑机构,每个支撑机构包括:套体,其固定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所述套体的内孔为锥孔,所述锥孔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孔的下端的径向尺寸;调整部件,其包括螺母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锥孔匹配,所述锥形套用于伸入至所述锥孔中,所述调整部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自所述螺母本体贯通至所述锥形套的上端;螺杆,其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承压盘;其中:所述锥形套上至少开设有一条缝隙,所述缝隙自所述锥形套的上端向下延伸一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矿区塌方的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厚层坚硬的顶板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时,在完成深孔爆破后,通常在阶梯壁上设置承载装置以用于防止塌方。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防止矿区塌方的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10以及用于支撑承压板10的多个支撑机构20;每个支撑机构20均包括固定在承压板10的下方的螺套21以及穿设该螺套21且上端伸出承压板10的螺杆22;螺杆22的下端固定有承压盘23。容易理解地,承压盘23需要设置较大的径向尺寸以用于与支撑面100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以较少支撑面所承受的压强。为能够调整承压板的高度,在螺杆上固定有螺母块,利用扳手旋拧螺母块而使螺杆转动,进而能够调整承压板的高度。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承载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因承压盘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转动螺杆时需要克服承压盘与支撑面之间存在的摩擦力,这使得转动螺杆过程非常困难。2、承压板所承载的上方的矿物当因某些原因对承压板产生冲击时,例如,当因矿物振动对承压板产生冲击时,螺套与螺杆的螺纹连接可能失效(即,螺套的内螺纹失效,或者螺杆的外螺纹失效,所谓失效通俗可以成为滑扣),进而导致承压板骤然下落而失去承载能力,导致螺纹失效的原因在于:内螺纹与外螺纹一般会存在径向间隙,这导致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更令人失望的是:径向间隙导致螺纹在远离螺纹槽的尖部接触,因而,当受到轴向冲击时,螺纹之间受到较大的剪切力,而使得螺纹变形而出现失效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及多个支撑机构,每个支撑机构包括:套体,其固定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所述套体的内孔为锥孔,所述锥孔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孔的下端的径向尺寸;调整部件,其包括螺母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锥孔匹配,所述锥形套用于伸入至所述锥孔中,所述调整部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自所述螺母本体贯通至所述锥形套的上端;螺杆,其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承压盘;其中:所述锥形套上至少开设有一条缝隙,所述缝隙自所述锥形套的上端向下延伸一段。优选地,所述套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套体的上端形成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贴附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承压板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承压盘焊接于所述螺杆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承压盘为圆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承载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当需要调整承压板的高度时,利用扳手等设备旋拧调整部件的螺母本体,以通过旋转螺母本体而使螺纹孔与螺杆形成螺旋传动以调整承压板的高度,因旋拧螺母本体时螺杆不产生转动,因而无需克服承压盘与支撑平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旋拧过程相对轻松。2、承压板所承受的压力传递给套体,这使得锥孔对锥形套产生径向上的压迫力,因锥形套上开设有缝隙,进而能够使得锥形套收缩,这使得锥形套更加紧密的包覆于螺杆外,使得螺杆的外螺纹与锥形套的螺纹孔的内螺纹的径向间隙变小,这使得螺纹之间能够承受更多的剪切力,而相应使得承压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重要的是:当承压板受到冲击力时,该冲击力传递至套体,使得套体的锥孔同时使锥形套收缩,进而使螺纹之间的径向间隙瞬时进一步减小,进而进一步增大了螺纹之间的抗剪切能力,能够有效防止螺纹失效。本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承载装置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装置的主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承载装置中的调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30-支撑机构;31-套体;311-锥孔;312-法兰盘;32-调整部件;321-螺母本体;322-锥形套;323-缝隙;324-螺纹孔;33-螺杆;34-承压盘;40-承压板;100-支撑平面。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用于设置于矿区峭壁的下方与支撑平面100之间,以防止峭壁出现塌方。该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40和多个支撑机构30。峭壁的矿物,如矿石及土方压靠在承压板40上,该承压板40用于直接承载该矿物;多个支撑机构30用于支撑承压板40。每个支撑机构30包括:套体31、调整部件32、螺杆33以及承压盘34。套体31的上端形成有法兰盘312,该法兰盘312贴附于承压板40的底部,借由紧固件将法兰盘312固定在承压板40上;套体31内的内孔加工成锥孔311,该锥孔311的上端口的直径小于锥孔311的下端口的直径,在承压板40与锥孔311的上端口相对的位置开设通孔。如图3并结合图1所示,调整部件32包括螺母本体321以及形成于螺母本体321的上端面的锥形套322,该锥形套322的外周面与套体31的锥孔311匹配,该锥形套322部分的伸入至锥孔311中;调整部件32开设有螺纹孔324,螺纹孔324自螺母本体321贯通至锥形套322的上端。在本技术中,锥形套322上开设有两条缝隙323,两条缝隙323自锥形套322的上端向下延伸一段。螺杆33依次穿设螺纹孔324和通孔并与螺纹孔324形成螺纹连接;承压盘34通过焊接固定在螺杆33的底部以用于与支撑平面100接触。本技术的优势在于:1、当需要调整承压板40的高度时,利用扳手等设备旋拧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及多个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机构包括:/n套体,其固定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所述套体的内孔为锥孔,所述锥孔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孔的下端的径向尺寸;/n调整部件,其包括螺母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锥孔匹配,所述锥形套用于伸入至所述锥孔中,所述调整部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自所述螺母本体贯通至所述锥形套的上端;/n螺杆,其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承压盘;其中:/n所述锥形套上至少开设有一条缝隙,所述缝隙自所述锥形套的上端向下延伸一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压板及多个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机构包括:
套体,其固定于所述承压板的底部,所述套体的内孔为锥孔,所述锥孔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锥孔的下端的径向尺寸;
调整部件,其包括螺母本体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螺母本体上的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外周面与所述锥孔匹配,所述锥形套用于伸入至所述锥孔中,所述调整部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自所述螺母本体贯通至所述锥形套的上端;
螺杆,其穿设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承压盘;其中:
所述锥形套上至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朱金标,朱彦飞,刘汉磊,杨令贺,李新录,段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