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36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扇和窗框,所述窗框包括顺次连接的顶框、左框、底框和右框;所述顶框与所述底框之间连接有竖向中梃,所述左框与所述右框之间连接有横向中梃;所述窗扇分别与所述横向中梃、所述左框、底框和所述竖向中梃连接,且所述窗扇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框或所述竖向中梃上;所述横向中梃上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罩设在所述窗扇与所述横向中梃之间的间隙上;所述遮雨板包括引流部和安装部,所述引流部倾斜设置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遮雨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平开窗,在窗扇与窗框之间的间隙上罩设遮雨板,提高了外平开窗的防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平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采用的外窗主要有平开窗和推拉窗两种。平开窗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窗,分内开、外开两种。平开窗,窗扇通过铰链与窗框结合,窗扇可以旋转开启。平开窗的最大优点是不占用室内空间,密封性能良好,气密性,水密封性,抗风压指标都要高于推拉窗。平开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阻挡热量的流失,大大提高了整窗的隔热保温性能。平开窗有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之分,内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内开,外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外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外平开窗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会沿窗扇与窗框之间的缝隙向室内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平开窗,在窗扇与窗框之间的间隙上罩设遮雨板,提高了外平开窗的防雨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扇和窗框,所述窗框包括顺次连接的顶框、左框、底框和右框;所述顶框与所述底框之间连接有竖向中梃,所述左框与所述右框之间连接有横向中梃;所述窗扇分别与所述横向中梃、所述左框、底框和所述竖向中梃连接,且所述窗扇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框或所述竖向中梃上;所述横向中梃上设置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罩设在所述窗扇与所述横向中梃之间的间隙上;所述遮雨板包括引流部和安装部,所述引流部倾斜设置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遮雨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窗扇与横向中梃之间的间隙上罩设遮雨板,遮雨板的引流部将雨水引流,雨水顺着遮雨板排出;遮雨板的安装部上安装遮雨刷,遮雨刷能够有效遮挡住间隙,防止雨水受风力吹入间隙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框、所述竖向中梃与所述窗扇连接段均设置有所述遮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窗扇两边侧向的防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扇包括环绕四周的外框,卡接设置在所述外框内侧的压线;所述压线与所述外框之间夹有窗扇玻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窗扇的稳固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线、所述外框与所述窗扇玻璃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雨水沿窗扇玻璃与压线、外框之间的间隙流入,避免窗扇进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上与所述窗框、所述竖向中梃和所述横向中梃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窗扇关闭后的密封性,同时起到减震的功能,避免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剧烈碰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框上卡接有在转换框,所述外框与所述转换框、所述底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窗扇的稳定关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框与所述转换框之间形成集水槽,所述底框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集水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沿窗扇流入到转换框内,从转换框与底框卡接的缝隙渗入到集水槽内,并从排水孔流出,避免雨水流入室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将所述窗框固定连接在墙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窗框的稳定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窗扇与横向中梃之间的间隙上罩设遮雨板,遮雨板的引流部将雨水引流,雨水顺着遮雨板排出;遮雨板的安装部上安装遮雨刷,遮雨刷能够有效遮挡住间隙,防止雨水受风力吹入间隙内。2.左框、竖向中梃与窗扇连接段均设置有遮雨板,提高窗扇两边侧向的防雨性能。3.底框与转换框之间形成集水槽,底框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集水槽连通,雨水沿窗扇流入到转换框内,从转换框与底框卡接的缝隙渗入到集水槽内,并从排水孔流出,避免雨水流入室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1、顶框;12、左框;13、底框;131、排水孔;132、转换框;14、右框;2、横向中梃;21、中梃外框;22、中梃压线;23、中梃转换框;3、竖向中梃;4、遮雨板;41、引流部;42、安装部;43、遮雨刷;5、窗扇;51、外框;52、压线;53、窗扇玻璃;54、第一密封条;55、第二密封条;6、挡风玻璃;71、墙体;72、安装座;73、面层;81、连接件;82、螺栓;83、膨胀螺栓;84、第三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平开窗,在窗扇5与窗框之间的间隙上罩设遮雨板4,提高了外平开窗的防雨效果。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扇5和窗框,窗框包括顺次连接的顶框11、左框12、底框13和右框14,其中顶框11与底框13之间垂直连接有竖向中梃3,左框12与右框14之间垂直连接有横向中梃2,窗扇5转动连接在左框12或竖向中梃3上,且窗扇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横向中梃2和底框13连接,窗扇5沿水平方向向室外开启。顶框11、左框12、底框13和右框14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墙体71上,在墙体71上浇筑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充的安装座72,安装座72内预埋有2mm厚的钢板制成的连接件81,连接件81的一端预埋安装有螺栓82,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83固定在墙体71上。将窗框安装在预埋的螺栓82上,用螺母将底框13紧固,保证窗框的安装稳定性。墙体71外铺设粘贴有面层73,面层73与窗框的连接处密封有第三密封条84,防止雨水沿面层73与底框13之间的缝隙渗入到墙体71内。参照图2和图3,窗扇5包括环绕四周的外框51,外框51的内侧卡接有压线52,压线52与外框51之间夹有窗扇玻璃53,在压线52、外框51与窗扇玻璃53的连接处密封有第一密封条54,防止雨水沿窗扇玻璃53与压线52、外框51之间的间隙流入,避免窗扇5进水。外框51与窗框抵接,且在外框51上靠近抵接部安装有第二密封条55,保证窗扇5关闭后的密封性,同时起到减震的功能,避免窗扇5与窗框之间的剧烈碰撞。参照图2和图3,横向中梃2包括中梃外框21、中梃压线22和中梃转换框23,中梃转换框23卡接在中梃外框21的一侧,中梃压线22卡接在中梃外框21的另一侧,且中梃压线22与中梃外框21之间夹有挡风玻璃6。底框13上卡接有转换框132,且在底框13与转换框132之间形成有空间作为集水槽,在底框13上开设有排水孔131,使排水孔131与集水槽连通,雨水沿窗扇5流入到转换框132内,从转换框132与底框13卡接的缝隙渗入到集水槽内,并从排水孔131流出,避免雨水流入室内。参照图1和图3,横向中梃2、左框12、竖向中梃3与窗扇5连接段均设置有遮雨板4,遮雨板4包括引流部41和安装部42,引流部41倾斜安装在窗框上,安装部42上安装有遮雨刷43,遮雨板4罩在窗扇5与窗框之间的连接间隙,遮雨板4的引流部41将雨水引流,雨水顺着遮雨板4排出,遮雨刷43能够有效遮挡住间隙,防止雨水受风力吹入间隙内。这里在窗扇5的四周除底部均罩有遮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扇(5)和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顺次连接的顶框(11)、左框(12)、底框(13)和右框(14);所述顶框(11)与所述底框(13)之间连接有竖向中梃(3),所述左框(12)与所述右框(14)之间连接有横向中梃(2);所述窗扇(5)分别与所述横向中梃(2)、所述左框(12)、底框(13)和所述竖向中梃(3)连接,且所述窗扇(5)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框(12)或所述竖向中梃(3)上;/n所述横向中梃(2)上设置有遮雨板(4),所述遮雨板(4)罩设在所述窗扇(5)与所述横向中梃(2)之间的间隙上;/n所述遮雨板(4)包括引流部(41)和安装部(42),所述引流部(41)倾斜设置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安装部(42)上设置有遮雨刷(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平开窗,包括窗扇(5)和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包括顺次连接的顶框(11)、左框(12)、底框(13)和右框(14);所述顶框(11)与所述底框(13)之间连接有竖向中梃(3),所述左框(12)与所述右框(14)之间连接有横向中梃(2);所述窗扇(5)分别与所述横向中梃(2)、所述左框(12)、底框(13)和所述竖向中梃(3)连接,且所述窗扇(5)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框(12)或所述竖向中梃(3)上;
所述横向中梃(2)上设置有遮雨板(4),所述遮雨板(4)罩设在所述窗扇(5)与所述横向中梃(2)之间的间隙上;
所述遮雨板(4)包括引流部(41)和安装部(42),所述引流部(41)倾斜设置在所述窗框上,所述安装部(42)上设置有遮雨刷(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12)、所述竖向中梃(3)与所述窗扇(5)连接段均设置有所述遮雨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5)包括环绕四周的外框(51),卡接设置在所述外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磊国际装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