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包括地基,所述地基内设置有固定框架,其表面设置有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水管,所述建筑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本体,所述防水层本体的顶端插入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建筑本体的侧壁,所述防水层本体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块,所述地基的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口,所述渗水口位于导水块的一侧,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结构坚固,防水效果好,并且可回收再利用雨水资源,绿色环保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
技术介绍
建筑防水是指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建筑防水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这其中,构造防水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建筑防水层是一种常用的构造防水类型,但现有的建筑防水层大多结构较为简单,防水性能一般,当遇到雨水天气时无法有效阻挡雨水渗透进建筑墙体内,并且不能回收再利用雨水资源,从而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建筑防水层结构简单,防水性能一般,无法阻挡雨水渗透,并且不能回收再利用雨水资源的缺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所述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结构坚固,防水效果好,并且可回收再利用雨水资源,绿色环保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包括地基,所述地基内设置有固定框架,其表面设置有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水管,所述建筑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本体,所述防水层本体的顶端插入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建筑本体的侧壁,所述防水层本体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块,所述地基的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口,所述渗水口位于导水块的一侧,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水管。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与固定框架之间形成有储水仓,所述第一导水管贯穿防水层本体与固定框架的顶部并延伸至储水仓内,所述第二导水管贯穿固定框架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内,所述地基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其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贯穿固定框架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内。优选的,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架与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架。优选的,所述加固架为十字交叉型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与第一导水管互为连通,所述渗水孔的表面设置有一层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隔水层。优选的,所述导水块为三角形块结构,其靠近渗水口一端的高度小于远离渗水口一端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导水块与防水层本体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表面刻有人字形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挡水板为三角形板结构,其两侧高度小于中间部分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结构坚固,通过固定框架可对建筑本体和地基进行加固,以避免地基因受力而塌陷,通过支撑板可对固定框架进行支撑,以避免其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2、通过防水层本体可起到防水的效果,通过挡水板可将雨水分流至两侧,通过第一导水管和第二导水管可分别将水汇集并导入至储水仓中;3、通过抽水机可将储水仓内储存的水导出,从而可有效回收再利用水资源,以起到绿色节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中标号:1、地基;2、固定框架;3、建筑本体;4、挡水板;5、集水槽;6、第一导水管;7、防水层本体;8、螺钉;9、导水块;10、渗水口;11、第二导水管;12、隔板;13、储水仓;14、抽水机;15、排水管;16、抽水管;17、支撑板;18、支撑架;19、加固架;20、渗水孔;21、吸水层;22、隔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包括地基1,地基1内设置有固定框架2,其表面设置有建筑本体3,建筑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挡水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5,挡水板4为三角形板结构,其两侧高度小于中间部分的高度,当雨水等落到挡水板4上时可沿其表面流向两侧的集水槽5中,集水槽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水管6,建筑本体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本体7,防水层本体7的顶端插入有螺钉8,螺钉8贯穿建筑本体3的侧壁,利用螺钉8可将防水层本体7固定在建筑本体3的两侧,防水层本体7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块9,地基1的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口10,渗水口10位于导水块9的一侧,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水管11,导水块9为三角形块结构,其靠近渗水口10一端的高度小于远离渗水口10一端的高度,当水落到导水块9上时可沿其表面流入渗水孔10中,导水块9与防水层本体7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表面刻有人字形防滑纹,可增大其与地基1之间的摩擦力,以便提高防水层本体7的稳定性,防止打滑,固定框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12,隔板12的外壁与固定框架2之间形成有储水仓13,第一导水管6贯穿防水层本体7与固定框架2的顶部并延伸至储水仓13内,第二导水管11贯穿固定框架2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13内,地基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抽水机14,抽水机14的型号选用LY-JLM,通过导线外接电源,其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6,抽水管16贯穿固定框架2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17内,隔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支撑架1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2的底部,且支撑架18与隔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架19,加固架19为十字交叉型结构,可起到对支撑板17的加固效果,以便提高其稳定性,避免其受到建筑本体3的压力而发生弯曲变形,支撑板17的顶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半球形橡胶块,橡胶块具有弹性,当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防水层本体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20,渗水孔20与第一导水管6互为连通,渗水孔20的表面设置有一层吸水层21,吸水层21为海绵层结构,可有效吸收水分,并将其导入至渗水孔20中,吸水层21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隔水层22,隔水层22为钢板层结构,其表面涂有一层防水油漆,可起到良好的防水、密封效果。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螺钉9将防水层本体7固定在建筑本体3的两侧,利用防水层本体7表面的隔水层22可起到初步的防水、密封作用,而少量渗透的水分则被吸入至吸水层21中,进入吸水层21中的水分通过渗水孔20汇集到第二导水管11中,再通过第二导水管11导入至储水仓13中,通过挡水板4可将雨水等分流至两侧的集水槽5中,再通过第一导水管6导入至储水仓13中,当需要利用水资源时,可通过外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内设置有固定框架(2),其表面设置有建筑本体(3),所述建筑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水管(6),所述建筑本体(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本体(7),所述防水层本体(7)的顶端插入有螺钉(8),所述螺钉(8)贯穿建筑本体(3)的侧壁,所述防水层本体(7)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块(9),所述地基(1)的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口(10),所述渗水口(10)位于导水块(9)的一侧,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水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内设置有固定框架(2),其表面设置有建筑本体(3),所述建筑本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导水管(6),所述建筑本体(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层本体(7),所述防水层本体(7)的顶端插入有螺钉(8),所述螺钉(8)贯穿建筑本体(3)的侧壁,所述防水层本体(7)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导水块(9),所述地基(1)的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口(10),所述渗水口(10)位于导水块(9)的一侧,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导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外壁与固定框架(2)之间形成有储水仓(13),所述第一导水管(6)贯穿防水层本体(7)与固定框架(2)的顶部并延伸至储水仓(13)内,所述第二导水管(11)贯穿固定框架(2)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13)内,所述地基(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抽水机(14),所述抽水机(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其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6),所述抽水管(16)贯穿固定框架(2)的侧壁并延伸至储水仓(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力,
申请(专利权)人:鼎欣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