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234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排水装置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及排水装置的侧壁组成的过滤室,其中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过滤机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孔,且所述排水孔上外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其中所述导水管的一端沿着排水装置的侧壁贯穿过滤室并插置在蓄水池的内底部;通过设计安装的海绵城市排水,使得城市花带可以有效储存自然水或人工喷淋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且通过将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实现了对多余水源的合理外排,且通过将导水管与抽水装置相连,实现了对储存在蓄水池内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城市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现有应用于路边花带多是底部设有排水孔,以此避免花带蓄水烂根,此种排水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且不能有效利用自然水资源,而密封式的城市花带常出现逢雨必涝的现象,为此提出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城市路边花带排水系统较为单一,不能有效利用自然水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排水装置的内侧设置有以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及排水装置的侧壁组成的过滤室,其中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过滤机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孔,且所述排水孔上外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其中所述导水管的一端沿着排水装置的侧壁贯穿过滤室并插置在蓄水池的内底部。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泥沙挡板、砾石阻隔层和活性炭吸附包,所述第二过滤板的顶部放置有活性炭吸附包,所述活性炭吸附包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阻隔层,所述砾石阻隔层和第一过滤板的夹层位置处填充有泥沙挡板。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和排水装置通过连接件固定,且所述导水管的底端不与蓄水池的内底壁接触。优选的,所述排水孔和排水管旋合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上过滤孔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孔目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安装的海绵城市排水,使得城市花带可以有效储存自然水或人工喷淋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且通过将排水管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实现了对多余水源的合理外排,且通过将导水管与抽水装置相连,实现了对储存在蓄水池内水源的循环使用。通过设计安装在排水装置上的过滤机构,实现了对作用与排水装置上水源的过滤处理,同时减少了市政排水系统的水处理压力,减少了泥沙等的流失,增加了海绵城市排水装置的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水管;2、排水装置;3、第一过滤板;4、泥沙挡板;5、砾石阻隔层;6、活性炭吸附包;7、第二过滤板;8、蓄水池;9、排水管;10、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装置2,排水装置2的底部开设有蓄水池8,排水装置2的内侧设置有以第一过滤板3和第二过滤板7及排水装置2的侧壁组成的过滤室,其中过滤室内填充有过滤机构,蓄水池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孔10,且排水孔10上外接有排水管9,排水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1,其中导水管1的一端沿着排水装置2的侧壁贯穿过滤室并插置在蓄水池8的内底部,通过设计安装的海绵城市排水,使得城市花带可以有效储存自然水或人工喷淋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且通过将排水管9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实现了对多余水源的合理外排,且通过将导水管1与抽水装置相连,实现了对储存在蓄水池8内水源的循环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滤机构包括泥沙挡板4、砾石阻隔层5和活性炭吸附包6,第二过滤板7的顶部铺置有活性炭吸附包6,活性炭吸附包6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阻隔层5,砾石阻隔层5和第一过滤板3的夹层位置处填充有泥沙挡板4,通过设计安装在排水装置2上的过滤机构,实现了对作用与排水装置2上水源的过滤处理,同时减少了市政排水系统的水处理压力,减少了泥沙等的流失,增加了海绵城市排水装置的功能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水管1通过螺钉对弧形连接件固定在排水装置2上,且导水管1的底端不与蓄水池8的内底壁接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水孔10和排水管9旋合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过滤板3上过滤孔的目数小于第二过滤板7的过滤孔目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此类作用与城市花带上的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在有雨水喷淋到排水装置2上时,多余水源将入渗排水装置2顶层的土质,流经过滤机构,并在泥沙挡板4、砾石阻隔层5和活性炭吸附包6的逐级过滤下,最终滴落到蓄水池8的内侧,当蓄水池8内需水量到达排水孔10的位置处时,过滤后的水源将沿着排水管9流入市政排水系统中,而当需要使用蓄水池8内储存水源对排水装置2上植物进行浇水喷淋时,将外接抽水装置与导水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接通电源即可实现对储存水源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8),所述排水装置(2)的内侧设置有以第一过滤板(3)和第二过滤板(7)及排水装置(2)的侧壁组成的过滤室,其中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过滤机构,所述蓄水池(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孔(10),且所述排水孔(10)上外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1),其中所述导水管(1)的一端沿着排水装置(2)的侧壁贯穿过滤室并插置在蓄水池(8)的内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8),所述排水装置(2)的内侧设置有以第一过滤板(3)和第二过滤板(7)及排水装置(2)的侧壁组成的过滤室,其中所述过滤室内填充有过滤机构,所述蓄水池(8)的一侧顶部开设有排水孔(10),且所述排水孔(10)上外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导水管(1),其中所述导水管(1)的一端沿着排水装置(2)的侧壁贯穿过滤室并插置在蓄水池(8)的内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泥沙挡板(4)、砾石阻隔层(5)和活性炭吸附包(6),所述第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张升堂张景洲李贵宝王之凯陈思周建森徐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