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垛板皮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91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垛板皮带,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及沿皮带本体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沉圆孔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本申请公开的真空垛板皮带,通过在原有的皮带吸附孔对称位置增加相应的吸附孔,而保证了在原有吸附孔与真空箱的真空槽跑偏失去吸附能之前,新增加的吸附孔与真空箱的真空槽相对应,使沉圆孔仍然具有吸附能力,起辅助吸附的作用,极端情况下,原有被阻挡的吸附孔被完全阻挡,仅靠其他吸附孔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垛板皮带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垛板皮带。
技术介绍
在板材横切机列中,剁板机作为最后一道工序,承担着垛片、堆垛的作用,根据垛片方式的不同剁板机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常见的为机械式剁板机,通过机架反复运动,实现支撑和垛片作用。而现在新型的垛片方式是采用真空堆垛的方式,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来支撑板片,通过调节真空箱的真空度来控制板片吸附,通过真空皮带在真空箱上的运动来吸附板片运动到剁板位置。真空箱透过真空皮带吸附板片,其重点在于真空箱上吸附槽与真空皮带上的吸附孔对应,吸附孔才能吸附板片,因此真空皮带的质量影响真空箱的吸附效果,目前,新型的堆垛方式中,因为使用时间长或者加工误差的原因,最常见的故障为真空皮带跑偏,真空皮带在真空箱上旋转时有严重的跑偏现象,而跑偏后真空皮带上的吸附孔离开了真空箱的吸附槽,阻碍了真空箱对板片的吸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真空皮带在运行过程中跑偏而导致不能吸附板片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垛板皮带,通过增加与真空皮带对应的吸附孔,来保证真空皮带与原有吸附孔跑偏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避免了板材掉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垛板皮带,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及沿所述皮带本体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所述沉圆孔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优选地,所述吸附孔沿所述沉圆孔中心周向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沉圆孔沿所述皮带本体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皮带本体宽度方向上的相邻所述沉圆孔之间间距为80~90mm。优选地,所述沉圆孔沿所述皮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皮带本体长度方向上的相邻所述沉圆孔之间间距为100~110mm。优选地,所述沉圆孔的直径为60mm,深度为1.5~2mm。优选地,所述吸附孔的直径为8mm。本技术所提供的真空垛板皮带,主要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及沿皮带本体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沉圆孔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本申请公开的真空垛板皮带,通过在原有的皮带吸附孔对称位置增加相应的吸附孔,而保证了在原有吸附孔与真空箱的真空槽跑偏失去吸附能之前,新增加的吸附孔与真空箱的真空槽相对应,使沉圆孔仍然具有吸附能力,起辅助吸附的作用,极端情况下,原有被阻挡的吸附孔被完全阻挡,仅靠其他吸附孔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皮带本体—1,沉圆孔—2,吸附孔—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真空垛板皮带主要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1及沿皮带本体1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2,沉圆孔2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3。其中,皮带本体1的沉圆孔2用于与真空箱的真空槽配合对板片进行吸附,具体为皮带本体1的沉圆孔2的吸附孔3与真空槽配合对板片进行吸附。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在生产过程中,皮带本体1长16500mm,皮带本体1绕着7070mm×1300mm固定真空箱旋转,真空箱上有宽20mm的吸附槽与皮带本体1上的沉圆孔2对应,当皮带本体1在设备运转跑偏的情况下,皮带本体1跑偏后,皮带本体1上沉圆孔2的某个吸附孔3逐渐被阻挡造成吸附能力下降,直至完全被阻挡无法吸附板片,此时,由于多个吸附孔3的存在,皮带本体1跑偏的过程中,某个被阻挡的吸附孔3刚阻挡一半,其他的吸附孔3进入真空槽,起辅助吸附的作用,极端情况下,之前被阻挡的吸附孔3被完全阻挡,仅靠其他吸附孔3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真空垛板皮带可以形成更加稳定的吸附能力的优点且可以避免失去吸附能力的优点,吸附孔3沿沉圆孔2中心周向对称分布。在实际的运转过程当中,皮带本体1绕着真空箱旋转,真空箱上有宽20mm的吸附槽对应皮带本体1上的吸附孔3,皮带本体1在设备运转跑偏的情况下,跑偏后皮带本体1上的吸附孔3逐渐被阻挡造成吸附能力下降,直至完全被阻挡无法吸附板片,导致板片运行过程中突然落下,此时,与失去吸附能力的吸附孔3对称的吸附孔3可以实现皮带本体1仍然具有一定的吸附能,起辅助吸附的作用,极端情况下,之前被阻挡的吸附孔3被完全阻挡,仅靠其他吸附孔3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基于上述真空垛板皮带可以避免失去吸附能力的优点,沉圆孔2沿皮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沉圆孔2沿皮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由于板片在被吸附过程中需要受到一定且较为均匀的吸附力,因此,起到吸附能力的沉圆孔2设置为沿皮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等间距设置,可以使板片在被皮带本体1吸附时受到的吸附力比较均匀,不会形成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板片掉落的现象。进一步地,皮带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相邻沉圆孔2之间间距为80~90mm;皮带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相邻沉圆孔2之间间距为100~110mm。上述沉圆孔2之间的间距是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的,上述间距可以对板片形成更加均匀的吸附力,即使当某些沉圆孔2失去吸附能力时,其他沉圆孔2仍然对板片具有吸附能力,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当然,不同生产情况下,沉圆孔2之间的间距可能会有差距,具体情况视生产现场需求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沉圆孔2的直径为60mm,深度为1.5~2mm。上述沉圆孔2的直径和深度是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的,上述直径和深度可以对板片形成更加均匀的吸附力,即使当某些沉圆孔2失去吸附能力时,其他沉圆孔2仍然对板片具有吸附能力,保证了生产正常进行,当然,不同生产情况下,沉圆孔2的直径和深度可能会有差距,具体情况视生产现场需求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吸附孔3的直径为8mm。上述吸附孔3的直径是根据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的,上述直径可以对板片形成更加均匀的吸附力,即使当某些吸附孔3与真空箱的真空槽跑偏失去吸附能力时,其他吸附孔3仍然与真空槽相对应,保证了吸附孔3正常吸附能力,当然,不同生产情况下,吸附孔3的直径可能会有差距,具体情况视生产现场需求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真空垛板皮带主要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及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垛板皮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1)及沿所述皮带本体(1)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2),所述沉圆孔(2)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垛板皮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真空箱连接的皮带本体(1)及沿所述皮带本体(1)移动方向设置的沉圆孔(2),所述沉圆孔(2)内设置有至少4个吸附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垛板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3)沿所述沉圆孔(2)中心周向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垛板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圆孔(2)沿所述皮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垛板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1)宽度方向上的相邻所述沉圆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权张智梁建东莫博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