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890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包括楼宇本体以及垃圾传输处理系统,所述楼宇本体内开设有垃圾处理井,所述楼宇本体内每层楼道内均对称开设有垃圾投放槽,所述垃圾投放槽与垃圾处理井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楼宇垃圾处理技术领域,该通过在高层建筑每层楼道内设置垃圾投放点,居民只需将垃圾丢进楼道内的垃圾投放点,然后垃圾集中进入楼宇内的垃圾处理井内,经过除尘、粉碎以及挤压处理后最终在楼宇底部将垃圾运送出去,整个过程中基本无需物业保洁参与,同时实现了实时处理垃圾的目的,不仅大大减轻了物业保洁的压力,同时达到了垃圾快速处理,避免异味产生,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楼宇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步普及,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各种生活矛盾,比喻楼宇民用垃圾,由于目前的高层建筑至少都是三十层以上,每层居民区每天均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不仅给小区物业保洁带来的巨大的压力,现有的物业保洁远远达不到快速处理垃圾的目的,并且一到夏天,楼道间的垃圾容易散发异味,影响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高楼建筑民用垃圾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包括楼宇本体以及垃圾传输处理系统,所述楼宇本体内开设有垃圾处理井,所述楼宇本体内每层楼道内均对称开设有垃圾投放槽,所述垃圾投放槽与垃圾处理井导通,所述垃圾投放槽远离垃圾处理井的一侧固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上可转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与转座的连接处套设有发条弹簧。所述楼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塔,所述水塔的内腔设置有泵机,所述泵机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依次贯穿水塔以及楼宇本体并与垃圾处理井顶部的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喷水头以及两个红外检测仪,三个所述喷水头位于两个红外检测仪之间。所述垃圾处理井的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搅碎轮,所述搅碎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靠近垃圾处理井侧壁的搅碎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垃圾处理井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度检测仪,所述垃圾处理井的底部还开设有暗槽,所述暗槽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垃圾处理井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转筒,所述转筒之间传动连接有运输带,位于垃圾处理井左侧的转筒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位于楼宇本体的内腔。所述垃圾传输处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红外检测仪以及高度检测仪,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双向电连接数据储存模块以及信息对比模块,所述信息对比模块包括第一对比模块以及第二对比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节点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节点、第二控制节点、第三控制节点以及第四控制节点,所述第一控制节点、第二控制节点、第三控制节点以及第四控制节点的输出端分别与泵机、第一电机、伸缩气缸以及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警报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垃圾投放槽的底部设置梯形导流台,且封板的底部与该梯形导流台的顶部接触。优选的,所述搅碎轮位于每两层垃圾投放槽之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通过在高层建筑每层楼道内设置垃圾投放点,居民只需将垃圾丢进楼道内的垃圾投放点,然后垃圾集中进入楼宇内的垃圾处理井内,经过除尘、粉碎以及挤压处理后最终在楼宇底部将垃圾运送出去,整个过程中基本无需物业保洁参与,同时实现了实时处理垃圾的目的,不仅大大减轻了物业保洁的压力,同时达到了垃圾快速处理,避免异味产生,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垃圾投放槽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搅碎轮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喷水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运输带结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框图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电路图。图中:1、楼宇本体;2、垃圾传输处理系统;3、垃圾处理井;4、垃圾投放槽;5、转座;6、封板;7、发条弹簧;8、水塔;9、泵机;10、出水管;11、水管;12、喷水头;13、红外检测仪;14、固定架;15、搅碎轮;16、第一电机;17、传送带;18、高度检测仪;19、暗槽;20、伸缩气缸;21、挤压板;22、转筒;23、运输带;24、第二电机;25、信息采集模块;26、中央处理器;27、数据储存模块;28、信息对比模块;29、第一对比模块;30、第二对比模块;31、控制节点单元;32、第一控制节点;33、第二控制节点;34、第三控制节点;35、第四控制节点;36、警报器;37、梯形导流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包括楼宇本体1以及垃圾传输处理系统2,楼宇本体1内开设有垃圾处理井3,楼宇本体1内每层楼道内均对称开设有垃圾投放槽4,垃圾投放槽4与垃圾处理井3导通,垃圾投放槽4的底部设置梯形导流台37,且封板6的底部与该梯形导流台37的顶部接触,垃圾投放槽4远离垃圾处理井3的一侧固设有转座5,转座5上可转动连接有封板6,封板6与转座5的连接处套设有发条弹簧7。楼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塔8,水塔8的内腔设置有泵机9,泵机9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依次贯穿水塔8以及楼宇本体1并与垃圾处理井3顶部的水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水管1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喷水头12以及两个红外检测仪13,红外检测仪13可采用LHI778型号,三个喷水头12位于两个红外检测仪13之间。垃圾处理井3的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搅碎轮15,搅碎轮15位于每两层垃圾投放槽4之间,搅碎轮15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7,靠近垃圾处理井3侧壁的搅碎轮15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度检测仪18,高度检测仪18可采用DMH2-P23111型号,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还开设有暗槽19,暗槽19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20,伸缩气缸20可采用HSC型型号,伸缩气缸2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1,挤压板21堵在暗槽19内,防止垃圾进入暗槽19内。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转筒22,转筒22之间传动连接有运输带23,垃圾运输车直接停在运输带23的下方,接收垃圾,位于垃圾处理井3左侧的转筒22与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24位于楼宇本体1的内腔,电机均采用三菱步进电机。垃圾传输处理系统2包括信息采集模块25,信息采集模块25包括红外检测仪13以及高度检测仪18,信息采集模块2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6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6分别双向电连接数据储存模块27以及信息对比模块28,信息对比模块28包括第一对比模块29以及第二对比模块30,中央处理器26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单元3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宇本体(1)以及垃圾传输处理系统(2),所述楼宇本体(1)内开设有垃圾处理井(3),所述楼宇本体(1)内每层楼道内均对称开设有垃圾投放槽(4),所述垃圾投放槽(4)与垃圾处理井(3)导通,所述垃圾投放槽(4)远离垃圾处理井(3)的一侧固设有转座(5),所述转座(5)上可转动连接有封板(6),所述封板(6)与转座(5)的连接处套设有发条弹簧(7);/n所述楼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塔(8),所述水塔(8)的内腔设置有泵机(9),所述泵机(9)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依次贯穿水塔(8)以及楼宇本体(1)并与垃圾处理井(3)顶部的水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管(1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喷水头(12)以及两个红外检测仪(13),三个所述喷水头(12)位于两个红外检测仪(13)之间;/n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搅碎轮(15),所述搅碎轮(15)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7),靠近垃圾处理井(3)侧壁的搅碎轮(15)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n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度检测仪(18),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还开设有暗槽(19),所述暗槽(19)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20),所述伸缩气缸(2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1);/n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转筒(22),所述转筒(22)之间传动连接有运输带(23),位于垃圾处理井(3)左侧的转筒(22)与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24)位于楼宇本体(1)的内腔;/n所述垃圾传输处理系统(2)包括信息采集模块(25),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5)包括红外检测仪(13)以及高度检测仪(18),所述信息采集模块(2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26)分别双向电连接数据储存模块(27)以及信息对比模块(28),所述信息对比模块(28)包括第一对比模块(29)以及第二对比模块(30),所述中央处理器(26)的输出端与控制节点单元(3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节点单元(31)包括第一控制节点(32)、第二控制节点(33)、第三控制节点(34)以及第四控制节点(35),所述第一控制节点(32)、第二控制节点(33)、第三控制节点(34)以及第四控制节点(35)的输出端分别与泵机(9)、第一电机(16)、伸缩气缸(20)以及第二电机(24)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建筑民用垃圾自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宇本体(1)以及垃圾传输处理系统(2),所述楼宇本体(1)内开设有垃圾处理井(3),所述楼宇本体(1)内每层楼道内均对称开设有垃圾投放槽(4),所述垃圾投放槽(4)与垃圾处理井(3)导通,所述垃圾投放槽(4)远离垃圾处理井(3)的一侧固设有转座(5),所述转座(5)上可转动连接有封板(6),所述封板(6)与转座(5)的连接处套设有发条弹簧(7);
所述楼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塔(8),所述水塔(8)的内腔设置有泵机(9),所述泵机(9)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依次贯穿水塔(8)以及楼宇本体(1)并与垃圾处理井(3)顶部的水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管(1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喷水头(12)以及两个红外检测仪(13),三个所述喷水头(12)位于两个红外检测仪(13)之间;
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的内侧活动插接有搅碎轮(15),所述搅碎轮(15)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7),靠近垃圾处理井(3)侧壁的搅碎轮(15)与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度检测仪(18),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还开设有暗槽(19),所述暗槽(19)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20),所述伸缩气缸(2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1);
所述垃圾处理井(3)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转筒(22),所述转筒(22)之间传动连接有运输带(23),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琪高群刘毅恒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