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843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是由箱体与可在箱体冠状面移动的箱门滑动连接组成,箱体内腔从下而上可分为取出区和存放区。取出区设置有若干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置物架,置物架上可搁置空的采集杯。存放区设置有若干固定环,固定环空置时处于展开状态,当受到采集杯挤压时,可卷曲成圈状完成对采集杯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可自动替换的采集杯取出装置和可自动对采集杯固定的存放装置,其结构均简单实用,无需复杂的结构或操作即可满足医院对采集杯的存放需求,对于工作人员和患者而言,均可大大减少操作时间,而操作时间越少,就越能降低体液样本遭受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需要化验尿液或者精液的患者,一般获取体液样本的过程是:先将体液样本放入一次性收集杯中,再将收集杯中的体液样本放入收集管中,然后患者才把收集管交给医院进行后续的化验,因此,首先与体液样本接触的一次性收集杯,对化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收集杯一般就裸放在检验科窗口柜台上,患者随意的取放,因此,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的收集杯很容易被污染,进而影响样本的化验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创伤。为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430952U)公开了一种检验科体液采集杯的取放装置,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患者使用不方便快捷,尤其是对一些上年龄的患者而言取放均相当费时费力,过长的操作流程会增大体液样本被污染的风险。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本装置使用快捷可靠,患者可方便地取放体液采集杯,从而减少了体液样本被污染的风险,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是由箱体与可在所述箱体冠状面移动的箱门滑动连接组成,所述箱体内腔从下而上可分为取出区和存放区。所述取出区设置有若干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置物架,所述置物架上可搁置空的采集杯。取物区内可以在置物架上叠放若干空的采集杯,当患者需要取出采集杯时,可从置物架上取出最低端的采集杯,上部的采集杯就能够自然下落填补空位,无需人工手动安防,省时省力。所述存放区设置有若干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空置时处于展开状态,当受到采集杯挤压时,可卷曲成圈状完成对采集杯的固定。固定环的主题为弧形钢片,当弧形钢片完全展开时,弧形钢片的弧度达到最大,其自身内应力和弹性回复力达到平衡,因此可以维持展开状态。当有外力介入,如采集杯对弧形钢片产生挤压时,弧形钢片的平衡状态将会被打破,从而弹回卷曲状态,完成对采集杯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是由底部固定片和位于底部固定片上方与箱体内壁连接的挡杆组成。置物架和固定环的组合,可使患者在存放采集杯时,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采集杯的上下面去挤压固定环,当固定环弹回到卷曲状态时,便不会打到患者手部。当需要取出采集杯时,患者只需要捏住采集杯的上下面,向外拿出,固定环在外力作用下就会逐渐伸展,直至达到最大伸展状态,且保持在平衡状态等待下一次存储。整个过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复位,方便实用。所述置物架的底部固定片和挡杆之间的高度间距h应满足需求:一个采集杯的高度<高度间距h<两个采集杯的高度之和,以此保证采集杯能够从置物架的底部顺利取出。所述置物架的挡杆与箱体内壁所构成的限位通道的直径d应满足需求:采集杯的最大直径<限位通道的直径d<采集杯的最大直径的1.5倍,以此保证相叠的采集杯能够在限位通道中顺利滑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是由用以固定采集杯的弧形钢片和用以支撑采集杯的支撑杆组成;所述弧形钢片的始端通过设置在上下两侧的侧翼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位置高度以能使采集杯中部与弧形钢片重叠为基准,固定在箱体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钢片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的主要作用是在采集杯和固定环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存放区是否摆满采集杯,从而可以及时处理;而且能够让患者及时得知当前取放装置是否已经放满,或者已经没有空的采集杯,从而能够及时去下一个取放装置处。与现有的采集杯取放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可自动替换的采集杯取出装置和可自动对采集杯固定的存放装置,其结构均简单实用,无需复杂的结构或操作即可满足医院对采集杯的存放需求,对于工作人员和患者而言,均可大大减少操作时间,而操作时间越少,就越能降低体液样本遭受污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取出区和存放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采集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环的形变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箱门、21-观察窗、3-取出区、31-置物架、311-底部固定片、312-挡杆、4-存放区、41-固定环、411-弧形钢片、4111-侧翼、4112-橡胶层、412-支撑杆、5-采集杯。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是由箱体1与可在所述箱体1冠状面移动的箱门2滑动连接组成,所述箱体1内腔从下而上可分为取出区3和存放区4。所述取出区3设置有若干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置物架31,所述置物架31上可搁置空的采集杯5。取物区3内可以在置物架31上叠放若干空的采集杯5,当患者需要取出采集杯5时,可从置物架31上取出最低端的采集杯5,上部的采集杯5就能够自然下落填补空位,无需人工手动安防,省时省力。所述存放区4设置有若干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空置时处于展开状态,当受到采集杯5挤压时,可卷曲成圈状完成对采集杯5的固定。固定环41的主题为弧形钢片411,当弧形钢片411完全展开时,弧形钢片411的弧度达到最大,其自身内应力和弹性回复力达到平衡,因此可以维持展开状态。当有外力介入,如采集杯5对弧形钢片411产生挤压时,弧形钢片411的平衡状态将会被打破,从而弹回卷曲状态,完成对采集杯5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架31是由底部固定片311和位于底部固定片311上方与箱体1内壁连接的挡杆312组成。置物架31和固定环41的组合,可使患者在存放采集杯5时,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采集杯5的上下面去挤压固定环41,当固定环41弹回到卷曲状态时,便不会打到患者手部。当需要取出采集杯5时,患者只需要捏住采集杯5的上下面,向外拿出,固定环41在外力作用下就会逐渐伸展,直至达到最大伸展状态,且保持在平衡状态等待下一次存储。整个过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复位,方便实用。所述置物架31的底部固定片311和挡杆312之间的高度间距h=一个采集杯5的高度的1.2倍,以此保证采集杯5能够从置物架31的底部顺利取出。所述置物架31的挡杆312与箱体1内壁所构成的限位通道的直径d=采集杯5的最大直径的1.1倍,以此保证相叠的采集杯5能够在限位通道中顺利滑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41是由用以固定采集杯5的弧形钢片411和用以支撑采集杯5的支撑杆412组成;所述弧形钢片411的始端通过设置在上下两侧的侧翼4111固定在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是由箱体(1)与可在所述箱体(1)冠状面移动的箱门(2)滑动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从下而上可分为取出区(3)和存放区(4);/n所述取出区(3)设置有若干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置物架(31),所述置物架(31)上可搁置空的采集杯(5);/n所述存放区(4)设置有若干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空置时处于展开状态,当受到采集杯(5)挤压时,可卷曲成圈状完成对采集杯(5)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是由箱体(1)与可在所述箱体(1)冠状面移动的箱门(2)滑动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从下而上可分为取出区(3)和存放区(4);
所述取出区(3)设置有若干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置物架(31),所述置物架(31)上可搁置空的采集杯(5);
所述存放区(4)设置有若干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空置时处于展开状态,当受到采集杯(5)挤压时,可卷曲成圈状完成对采集杯(5)的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检验用体液采集杯防污染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31)是由底部固定片(311)和位于底部固定片(311)上方与箱体(1)内壁连接的挡杆(312)组成;
所述置物架(31)的底部固定片(311)和挡杆(312)之间的高度间距h应满足需求:一个采集杯(5)的高度<高度间距h<两个采集杯(5)的高度之和;
所述置物架(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王倩刘家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