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67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车载设备、列车风管、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风管连接器、车头显示单元、车头控制单元和列尾装置;所述的风管连接器连接相邻车厢的列车风管,所述的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安装在列车风管中,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车头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通过列尾装置与列尾风压开关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与车载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实时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列车完整性监测系统能够动态监控列车完整性状态,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既有线上运行的列车,大多采用轨道电路式、GPS定位式、触点连接器式、跨接式等方法监测列车的完整性。由于青藏线没有轨道电路等轨旁设备,因此无法利用轨道电路监测列车的完整性。基于GPS定位的监测方法,安装在列车尾部的GPS天线易受到列车前进方向车厢遮挡,导致列车尾部定位困难最终无法完成列车完整性监测。列车在运行中存在着严重的冲击和振动,容易引发连接器微动疲劳失效,当检测到任一接触点的接触信号异常,车载设备则误认为列车完整性丢失。而跨接线式的完整性监测方法要等跨接线被拉断后,车载设备才能认为列车完整性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效率高、实时性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包括车载设备、列车风管、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风管连接器、车头显示单元、车头控制单元和列尾装置;所述的风管连接器连接相邻车厢的列车风管,所述的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安装在列车风管中,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车头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通过列尾装置与列尾风压开关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与车载设备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车载设备为列车运行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采用机柜形式安装。优选地,所述的列车风管纵贯于整个列车。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车头风压开关和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安装在机车头部的列车风管中。优选地,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安装在车头机柜中,用无线通讯方式与列尾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列尾装置安装在列车尾部列车风管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技术进行列车完整性监测时,可不用计轴器、轨道电路等设备,降低了系统的初始投资及后期运行维护费用;2、本技术可充分利用列车系统完成列车完整性监测;3、可克服既有检测设备因网络缺失或者障碍物遮挡引发的相应问题;4、效率高、实时性强、不受外界因素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采用该方法监测列车完整性时,需要使用第一车头风压开关1、第二车头风压开关2、列尾风压开关3、风管连接器4、列车风管5、车载设备6、驾驶室内的车头显示单元HOTD、车头机柜中的车头控制单元HOTC以及挂在列尾的EOT装置EOTD等部件。其中:第一车头风压开关和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分别安装在位于机车风压管中的合适位置,列尾风压开关安装在位于列尾风压管中的合适位置,风管连接器连接所有列车风管,EOTD安装在列车尾部,HOTC安装在车载机柜的合适位置,HOTD安装在司机驾驶室,如图1所示。车载设备上电初始化后,首先通过执行完整性测试来建立列车完整性。列车运行中,车载系统通过持续获取列车尾部和列车头部的风管压力情况来确定列车的完整性状态。当列车完整性良好时,高压气体布满列车风管,列尾风压开关、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采集压力均为高压状态。当列车完整性发生破坏时,列车风管内压力下降,一定时间后,列尾风压开关、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采集压力将会进入低压状态。车载系统通过IO采集列车头部的管压传感器状态,判断车头是否处于高压状态,对列尾管压的获取则通过HOTD、HOTC以及EOTD来实现。HOTD为HOTC提供人机交互界面。EOTD负责检测列车尾部风管压力情况,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压力值传输给HOTC。HOTC通过串口与车载系统进行通讯。列车完整性监测过程中,车载系统向HOTC发起风压问询,HOTC通过EOTD获取列尾风管压力,并将风压数值发送给车载系统。本技术方案完成列车完整性监测对应三种情况,分别如下所述:在列车静止且具有完整性,为避免风管连接器失效,执行列车静态完整性监测功能。当列车静止时,车载系统问询列尾风压状态。当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车载系统判定完整性丢失:1.在确定车头管压处于高压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列尾管压低于某一阈值P0。2.车载系统发起列尾风压问询,一定时间后未收到列尾管压数据。其主要步骤如下:步骤一列车风管内第一车头风压开关处的压力大于等于某一阈值P0,同时列车风管内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处的压力大于等于某一阈值P0,且当前列车运行速度为零。步骤二、步骤三在确定车头管压处于高压状态的情况下,车载系统问询列车尾部管压情况,并启动通讯超时计时器。步骤四车载系统判断是否收到列尾管压数据,收到则转至步骤五,否则转至步骤七。步骤五、步骤六将通讯超时计时器清零,同时,判断收到的尾部管压是否大于等于某一阈值P0,如果是,则认为列车完整性良好,如果收到的尾部管压是否小于某一阈值P0,认为列车完整性丢失。步骤七车载系统没有收到列尾管压数据,则判断计时器是否处于超时状态,当计时器达到某一预设时间,车载系统判断列车丢失完整性。在列车运动状态且具有完整性,为避免风管连接器失效,执行列车动态完整性监测功能。列车运行时,每越过闭塞分区,车载系统将问询列车尾部管压状态并检测当前列车的完整性状态。若未收到列尾管压回复,车载系统将继续问询直到达到最大问询量。当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车载系统判定完整性丢失:1.在确定车头管压处于高压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列尾管压低于某一阈值P0。2.车载系统问询列尾风压状态,未收到风压回复且已达到最大问询量。其主要步骤如下:步骤一列车风管内第一车头风压开关处的压力大于等于某一阈值P0,同时列车风管内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处的压力大于等于某一阈值P0,且当前列车运行速度不为零。步骤二、步骤三列车每越过一个闭塞分区,车载系统将启动列尾管压问询。步骤四车载系统判断是否收到列尾管压数据,如若收到则转至步骤五,否则转至步骤六。步骤五如果收到列尾管压数据,车载系统根据列尾管压判断列车是否具有完整性。如果列尾管压低于某一阈值P0,列车丢失完整性,否则认为当前列车完整性良好。步骤六如果车载系统没有收到列尾管压,则判断当前是否已达到最大问询量,如果是则列车丢失完整性,否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设备、列车风管、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风管连接器、车头显示单元、车头控制单元和列尾装置;/n所述的风管连接器连接相邻车厢的列车风管,所述的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安装在列车风管中,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车头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通过列尾装置与列尾风压开关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与车载设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设备、列车风管、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风管连接器、车头显示单元、车头控制单元和列尾装置;
所述的风管连接器连接相邻车厢的列车风管,所述的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列尾风压开关安装在列车风管中,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车头风压开关、第二车头风压开关、车头显示单元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通过列尾装置与列尾风压开关连接,所述的车头控制单元与车载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列车完整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设备为列车运行控制的核心控制单元,采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瑞音徐先良陈俊崔君晓杨奉伟周欣闫琪杨文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