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它包括弧面踏板、长踏板和举升油缸,其特点是:还包括主框、销轴、轴座、副框和棘爪总成,所述主框尾部向侧下倾斜弯曲形成斜臂,在斜臂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销轴一端穿装在主框斜臂的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轴座与车架固连,所述弧面踏板置于主框并固连,所述副框前端位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主框斜臂上端与副框的中部铰接,所述棘爪总成置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棘爪卡住或脱离钩头,所述长踏板同时置于主框和副框内与主框铰接,长踏板的中部搭在副框后端的后横梁上,所述举升油缸置于车架与主框之间,举升油缸的下端与车架铰接、上端与主框铰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辆运输,是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一系列车辆运输车新法规的出台,国家严抓违规车辆运输车。在乘用车产量居高的情况下,在合规尺寸下,怎样更大的利用空间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车辆运输车的升降承载平台为一端铰点,一端油缸举升的结构。升起后下部空间一般为三角形空间,形成的空间有限,装载乘用车辆时不能更好的利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以实现同一平台在装载不同车型时都能合理的利用空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它包括弧面踏板、长踏板和举升油缸,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框、销轴、轴座、副框和棘爪总成,所述主框尾部开口,在主框的前部设置前横梁、中部设置中横梁并固连,主框尾部两侧向侧下倾斜弯曲形成斜臂,在斜臂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销轴一端穿装在主框斜臂的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轴座与车架固连,所述弧面踏板置于主框的前横梁和中横梁之间并固连,所述副框前端开口,在副框的前端两侧设置向上的钩头,在副框的后端设置后横梁,副框前端位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主框斜臂上端与副框的中部铰接,所述棘爪总成置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副框前端设置的钩头前面,棘爪卡住或脱离钩头,所述长踏板同时置于主框和副框内,长踏板的前端搭在主框的中横梁上、两侧与主框铰接,长踏板的中部搭在副框后端的后横梁上,所述举升油缸置于车架与主框之间,举升油缸的下端与车架铰接、上端与主框铰接,举升油缸上端与主框铰接的铰接点位于主框的中横梁处。所述棘爪总成包括连接轴、棘爪和弹簧,所述连接轴置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并铰接,两个所述棘爪均分别套接在连接轴上并固连,所述弹簧一端挂接在棘爪上、另一端挂接或脱离在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需要增加升降平台内的下部空间时,使棘爪总成的弹簧一端挂接在棘爪上、另一端挂接在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上,当举升油缸的上端开始伸出时,棘爪总成的棘爪卡住副框前端的钩头,使主框和副框同时绕销轴转动,当副框后端设置的后横梁与车架接触时,主框和副框同时以副框后端设置的后横梁为支点转动,主框斜臂的导向槽相对销轴滑动上升,从而增加了升降平台内的下部空间;需要加大主框举升角度时,使棘爪总成的弹簧脱离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上,此时,棘爪总成的棘爪脱离副框前端的钩头,当举升油缸的上端开始伸出时,主框绕销轴转动,主框举升角度变大,下部空间成为三角型,在装载高度一样时,两车离的更紧,充分利用了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通过弹簧挂接或脱离在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上控制棘爪卡住或脱离副框的钩头,达到增加了升降平台内的下部空间或主框举升角度变大的目的,充分利用了乘用车辆运输车的空间,降低了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气路的主框主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副框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棘爪总成主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增加下部空间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加大举升角度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车架,2主框,3举升油缸,4棘爪总成,5钩头,6销轴,7斜臂,8导向槽,9副框,10长踏板,11前横梁,12弧面踏板,13中横梁,14后横梁,15棘爪,16弹簧,17连接轴,18升降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10,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18,需要增加升降平台18内的下部空间,它包括弧面踏板12、长踏板10和举升油缸3,还包括主框2、销轴6、轴座、副框9和棘爪总成4,所述主框2尾部开口,在主框2的前部设置前横梁11、中部设置中横梁13并固连,主框2尾部两侧向侧下倾斜弯曲形成斜臂7,在斜臂7上设置导向槽8,所述销轴6一端穿装在主框2斜臂7的导向槽8内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轴座与车架1固连,所述弧面踏板12置于主框2的前横梁11和中横梁13之间并固连,所述副框9前端开口,在副框9的前端两侧设置向上的钩头5,在副框9的后端设置后横梁14,副框9前端位于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处,主框2斜臂7上端与副框9的中部铰接,所述棘爪总成4置于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处、副框9前端设置的钩头5前面,棘爪15卡住或脱离钩头5,所述长踏板10同时置于主框2和副框9内,长踏板10的前端搭在主框2的中横梁13上、两侧与主框2铰接,长踏板10的中部搭在副框9后端的后横梁14上,所述举升油缸3置于车架1与主框2之间,举升油缸3的下端与车架1铰接、上端与主框2铰接,举升油缸3上端与主框2铰接的铰接点位于主框2的中横梁13处。所述棘爪总成4包括连接轴17、棘爪15和弹簧16,所述连接轴17置于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处并铰接,两个所述棘爪15均分别套接在连接轴17上并固连,所述弹簧16一端挂接在棘爪15上、另一端挂接或脱离在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上。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使棘爪总成4的弹簧16一端挂接在棘爪15上、另一端挂接在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上,当举升油缸3的上端开始伸出时,棘爪总成4的棘爪15卡住副框9前端的钩头5,使主框2和副框9同时绕销轴6转动,当副框9后端设置的后横梁14与车架1接触时,主框2和副框9同时以副框9后端设置的后横梁14为支点转动,主框2斜臂7的导向槽8相对销轴6滑动上升,从而增加了升降平台18内的下部空间。参照图11,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加大主框2举升角度,工作过程是,使棘爪总成4的弹簧16脱离主框2中部设置的中横梁13上,此时,棘爪总成4的棘爪15脱离副框9前端的钩头5,当举升油缸3的上端开始伸出时,主框2绕销轴6转动,主框2举升角度变大,下部空间成为三角型,在装载高度一样时,两车离的更紧,充分利用了空间。本技术不局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简单复制和改进均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它包括弧面踏板、长踏板和举升油缸,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框、销轴、轴座、副框和棘爪总成,所述主框尾部开口,在主框的前部设置前横梁、中部设置中横梁并固连,主框尾部两侧向侧下倾斜弯曲形成斜臂,在斜臂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销轴一端穿装在主框斜臂的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轴座与车架固连,所述弧面踏板置于主框的前横梁和中横梁之间并固连,所述副框前端开口,在副框的前端两侧设置向上的钩头,在副框的后端设置后横梁,副框前端位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主框斜臂上端与副框的中部铰接,所述棘爪总成置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副框前端设置的钩头前面,棘爪卡住或脱离钩头,所述长踏板同时置于主框和副框内,长踏板的前端搭在主框的中横梁上、两侧与主框铰接,长踏板的中部搭在副框后端的后横梁上,所述举升油缸置于车架与主框之间,举升油缸的下端与车架铰接、上端与主框铰接,举升油缸上端与主框铰接的铰接点位于主框的中横梁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辆运输车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升降平台,它包括弧面踏板、长踏板和举升油缸,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框、销轴、轴座、副框和棘爪总成,所述主框尾部开口,在主框的前部设置前横梁、中部设置中横梁并固连,主框尾部两侧向侧下倾斜弯曲形成斜臂,在斜臂上设置导向槽,所述销轴一端穿装在主框斜臂的导向槽内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轴座与车架固连,所述弧面踏板置于主框的前横梁和中横梁之间并固连,所述副框前端开口,在副框的前端两侧设置向上的钩头,在副框的后端设置后横梁,副框前端位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主框斜臂上端与副框的中部铰接,所述棘爪总成置于主框中部设置的中横梁处、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焦圣钟,王宽,王大朋,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长久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