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45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申请提供了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有机层,其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以及位于第二电极与发射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区;以及布置在发射层与电子传输区之间的第一辅助层,其中电子传输区包括在第二电极与第一辅助层之间的空穴阻挡层,发射层包含主体,以及第一辅助层包含第一化合物,以及有机发光装置满足等式1,<等式1>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9年2月26日提交的第10-2019-002257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援引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一般地涉及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装置是产生全色图像的自发射装置,并且与本领域中的装置相比,还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短响应时间以及在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异特性。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衬底上的第一电极、以及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空穴传输区、发射层、电子传输区和第二电极。由第一电极提供的空穴可以通过空穴传输区向发射层移动,并且由第二电极提供的电子可以通过电子传输区向发射层移动。载流子(例如空穴和电子)在发射层中复合以产生激子。这些激子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从而产生光。在此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是为了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并且因此,其可以含有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构建的装置可以提供包括辅助层的有机发光装置,所述辅助层布置在发射层与空穴阻挡层之间并且包含具有在预定范围内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其他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践而获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和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区的有机层;以及在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区之间的第一辅助层。所述电子传输区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层之间的空穴阻挡层,所述发射层包含主体,以及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包含第一化合物,以及所述有机发光装置满足等式1,其中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化合物彼此相同时,所述第一辅助层仅由所述第一化合物构成:<等式1>T1(C1)≤T1(H)。在等式1中,T1(C1)是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以及T1(H)是所述主体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所述发射层可以与所述第一辅助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一辅助层可以存在于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空穴阻挡层之间的界面处。所述第一辅助层的厚度可以在约至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T1(H)可以为3.0eV或小于3.0eV。所述发射层可以发射具有约490nm至约590nm的范围内的最大发射波长的绿色荧光或延迟荧光。所述发射层可以进一步包含掺杂剂。所述掺杂剂可以发射荧光或延迟荧光。所述电子传输区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空穴阻挡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层,以及所述电子传输层可以包含电子传输材料。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区,以及所述空穴传输区可以包含空穴传输材料。所述空穴传输区可以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第二辅助层,以及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包含第二化合物并且满足等式2,其中当所述发射层中包含的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二化合物彼此相同时,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仅由所述第二化合物构成:<等式2>T1(C2)≤T1(H)。在等式2中,T1(C2)是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以及T1(H)是所述主体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所述发射层可以与所述第二辅助层直接接触。所述第二辅助层可以存在于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电子阻挡层之间的界面处。所述空穴传输区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空穴阻挡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以及所述空穴传输层可以包含空穴传输材料。所述主体可以是单一主体。所述主体可以是包含空穴传输主体和电子传输主体的混合主体。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区,所述空穴传输区可以包括电子阻挡层,所述主体可以是包含空穴传输主体和电子传输主体的混合主体,所述空穴传输主体可以存在于所述发射层中的更接近所述电子阻挡层的侧部,以及所述电子传输主体可以存在于所述发射层中的更接近所述空穴阻挡层的侧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可以由选自式1至式3中的一个表示:<式1>[Ar1]a1-[(L1)a11-R1]a21<式2><式3>在式1至式3中,Ar1可以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碳环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杂环基团,a1可以为1、2或3,L1和L11至L14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亚杂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多环基团和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杂多环基团,L15可以选自*-O-*'、*-S-*'、*-N(Q11)-*'、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亚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0亚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亚杂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多环基团和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杂多环基团,a11可以为0至5的整数,b11至b14可以各自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b15可以为1至10的整数,R1可以选自氢、氘、-F、-Cl、-Br、-I、羟基基团、氰基基团、硝基基团、脒基基团、肼基基团、腙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炔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杂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族稠合多环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单价非芳香族稠合杂多环基团、-Si(Q1)(Q2)(Q3)、-N(Q1)(Q2)、-B(Q1)(Q2)、-C(=O)(Q1)、-S(=O)2(Q1)和-P(=O)(Q1)(Q2),R11至R14和Q11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环烯基基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发光装置,包括:/n第一电极;/n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n有机层,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区;以及/n布置在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区之间的第一辅助层,/n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区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层之间的空穴阻挡层,所述发射层包含主体,以及所述第一辅助层包含第一化合物,以及/n所述有机发光装置满足等式1,/n<等式1>/nT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6 KR 10-2019-00225761.有机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面向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
有机层,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区;以及
布置在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电子传输区之间的第一辅助层,
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区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辅助层之间的空穴阻挡层,所述发射层包含主体,以及所述第一辅助层包含第一化合物,以及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满足等式1,
<等式1>
T1(C1)≤T1(H),
其中,在等式1中,
T1(C1)是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以及
T1(H)是所述主体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
其中,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化合物彼此相同时,所述第一辅助层仅由所述第一化合物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层直接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T1(H)为3.0eV或小于3.0e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区,以及所述空穴传输区包含空穴传输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空穴传输区包括电子阻挡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第二辅助层,以及
所述第二辅助层包含第二化合物并且满足等式2,
<等式2>
T1(C2)≤T1(H),
其中,在等式2中,
T1(C2)是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以及
T1(H)是所述主体的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
其中,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二化合物彼此相同时,所述第二辅助层仅由所述第二化合物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射层与所述第二辅助层直接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射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区,
所述空穴传输区包括电子阻挡层,
所述主体是包括空穴传输主体和电子传输主体的混合主体,
所述空穴传输主体分布在所述发射层中的更接近所述电子阻挡层的侧部,以及
所述电子传输主体分布在所述发射层中的更接近所述空穴阻挡层的侧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化合物由选自式1、式2和式3中的一个表示:
<式1>
[Ar1]a1-[(L1)a11-R1]a21
<式2>



<式3>



其中,在式1至式3中,
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碳环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0杂环基团,
a1为1、2或3,
L1和L11至L1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亚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亚杂环烯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基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财源金敬植金成昱金瑟雍裵晟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