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81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所述导光板的背面都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和反射膜;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除安装光源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取消了侧边的结构,整个显示产品就可以做到极致窄边框设计,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背面,并通过在导光背面设置增透膜、反射膜以及在导光板正面雾化处理或者设置半透半反射膜的形式来调整导光板各区域的透光率以及有效地调整导光板正面光的散射,有利于光的均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边框
,具体涉及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广泛的显示应用,人们对显示产品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超窄边框就是当前讨论的热点之一;一般情况下,液晶产品都是通过外框结构对其内部液晶结构、电子等进行支撑与保护,同时,因为当前液晶产品的背光模组一般都采用“侧入式背光条+导光板”的方案(如图1所示),这就导致在液晶CELL边缘还需要装配背光条,因此增加了边框的宽度,很难做到极致窄边框,影响产品美观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导光板的背面,所述导光板的背面都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和反射膜;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除安装光源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同时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也设置反射膜。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正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优选的,所述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反射”比例与所述光源和所述半透半反射膜的水平距离成正比。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正面设置有雾化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确定光源在导光板背面的具体安装部位,在该部位上镀一层增透膜,然后将光源安装在导光板背面镀增透膜的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前提下,将导光板背面剩余的其他区域都镀一层反射膜;同时在导光板的侧面也镀一层反射膜;步骤三:在导光板的正面镀一层半透半反射的膜,同时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反射”比例根据导光板背面光源安装的具体位置来定;优选的,在步骤三的前提下,打开位于导光板背面的光源,以光源照射的中心点为参照物,在导光板的正面从距离光源中心点最近的位置到距离光源中心点最远的位置依次镀半透半反射膜,同时选用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反射”比例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优选的,导光板的正面还能做雾化处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如下:本方案设计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及组装方法,取消了侧边的结构,整个显示产品就可以做到极致窄边框设计,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背面,并通过在导光背面设置增透膜、反射膜以及在导光板正面雾化处理或者设置半透半反射膜的形式来调整导光板各区域的透光率以及有效地调整导光板正面光的散射,有利于光的均匀化。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背光模组的“侧入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半透半反射膜分布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导光板1、光源2、增透膜3、反射膜4、半透半反射膜5、雾化层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如图2~3所示,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1以及光源2,所述光源2安装在所述导光板1的背面,所述导光板1的背面都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3和反射膜4;所述增透膜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背面安装光源2的区域,所述反射膜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背面除安装光源2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所述导光板1的正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5;所述半透半反射膜5的“透过/反射”比例与所述光源2和所述半透半反射膜5的水平距离成正比;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的组装方式,包括三个步骤:步骤一:首先确定光源2在导光板1背面的具体安装部位,在该部位上镀一层增透膜3,然后将光源2安装在导光板1背面镀增透膜3的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前提下,将导光板1背面剩余的其他区域都镀一层反射膜4,同时在导光板1的侧面也镀一层反射膜4;步骤三:在导光板1的正面镀一层半透半反射的膜,同时半透半反射膜5的“透过/反射”比例根据导光板1背面光源2安装的具体位置来定;具体为打开位于导光板1背面的光源2,以光源2照射的中心点为参照物,在导光板1的正面从距离光源2中心点最近的位置到距离光源2中心点最远的位置依次镀半透半反射膜5,同时选用半透半反射膜5的“透过/反射”比例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针对实施例一解释如下:如图2所示,在导光板1背面的光源2装配区域镀增透膜3,最大化光源2的光透过率;其它区域镀反射膜4,避免背光从背面透出,造成浪费;同样的,导光板1侧面也镀反射膜4,防止背光透出。如图2所示,导光板1正面镀半透半反膜,使得进入导光板1的光一部分透过一部分反射,反射的光经导光板1背面反射后又会从导光板1正面透出,通过一定的“透过/反射”比例的设定就可以使得背光均匀的从导光板1的正面透射出去,完成背光模组功能。如图3所示,为了使输出的光更均匀,导光板1正面的镀膜可以分区域进行,每个区域的“透射/反射”比例不同,比如越靠近背光源2的区域“透射/反射”比例越低(图中为阴影较深的部位),而远离背光源2的区域“透射/反射”比例越高(图中阴影较浅的部位),这样可以更容易实现背光的均匀输出,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源2的位置、形状、区域的数量、各区域的形状等图3中仅仅都是示意,可以根据实际项目自由调整。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包括导光板1以及光源2,所述光源2安装在所述导光板1的背面,所述导光板1的背面都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3和反射膜4;所述增透膜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背面安装光源2的区域,所述反射膜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背面除安装光源2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所述导光板1的正面设置有雾化层6。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的组装方式,包括三个步骤:步骤一:首先确定光源2在导光板1背面的具体安装部位,在该部位上镀一层增透膜3,然后将光源2安装在导光板1背面镀增透膜3的位置;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前提下,将导光板1背面剩余的其他区域都镀一层反射膜4,同时在导光板1的侧面也镀一层反射膜4;步骤三:对导光板1的正面做雾化处理。针对实施二解释如下:关于在导光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和反射膜;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用于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除安装光源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同时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也设置反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以及光源,所述导光板的背面设置有两种薄膜,分别为增透膜和反射膜;所述增透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用于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安装光源的区域;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面除安装光源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同时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也设置反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正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半反射膜的“透过/反射”比例与所述光源和所述半透半反射膜的水平距离成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正面设置有雾化层。


5.一种超窄边框液晶背光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