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749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与设置于底板上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样品区含有与第一生物标记物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长余辉纳米微球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第一生物标记物能与待测样中含有的新冠病毒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检测线喷涂有能与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生物标记物;质控线喷涂有活性验证物;活性验证物用于指示生物标记物的有效性。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检测方便,灵敏度高、测试准确、成本低与容易推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层析检测
,特别涉及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仍无症状的患者,也存在感染他人的风险,最有效方式就是对疑似病患进行专业的免疫检测,确认其显性还是隐性。其中,免疫检测包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链段、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蛋白、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抗体等待检测目标物进行测定。免疫检测中最常用的即是免疫试纸条,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是以抗原抗体间特异性识别为基础,以荧光微球作为信号标签,通过荧光信号实现对待测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精准和快速定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基于长余辉发光微球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由于无激发光等造成的背景信号干扰,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有利于试纸条的精准检测。目前长余辉发光微球多为无机长余辉发光纳米微球。无机长余辉发光纳米微球及探针的制备比较困难,且发光较弱,发光信号难以肉眼明显可见。而且,现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难以直接利用太阳光、室内灯光等常见的白光激发,激发光一般选自例如紫外灯、LED、激光等特定波段的光源,不利于在各种日常使用环境下的检测。另外,弱信号的检测需要借助于复杂的专业设备,而且在应用于免疫层析检测时的效果也比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免疫试纸条发光较弱且需要专业设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所述样品区含有与第一生物标记物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所述长余辉纳米微球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能与待测样中含有的新冠病毒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喷涂有能与第一生物标记物特异性结合或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生物标记物;所述质控线喷涂有活性验证物;所述活性验证物用于指示生物标记物的有效性。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核酸适配体、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或新冠病毒抗体。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核酸适配体;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新冠病毒特异性的核酸链段;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与待检测目标物互补的链段。所述新冠病毒特异性的核酸链段,可以为通过RT-PCR技术由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转换而成的DNA序列,即使用RT-PCR扩增后获得大量的DNA序列,可用试纸条进行检测,其中RT-PCR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的技术。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的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为S蛋白和/或N蛋白;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人抗新冠病毒总抗体、lgG抗体与lgM抗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抗人总抗体、抗人lgG与抗人lgM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样品区含有与S蛋白和/或N蛋白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和鸡lgY标记的长余辉纳米微球;检测线喷涂有抗人lgG和/或抗人lgM;所述质控线喷涂有抗所述鸡lgY的羊抗鸡lgY;含有人IgG和人IgM(也为人抗新冠病毒lgG抗体与lgM抗体)介导时,所述抗人lgG与抗人lgM均分别能与新冠病毒S蛋白和新冠病毒N蛋白发生免疫反应。试纸条滴加的样品中含有人抗新冠的抗体标准品,其中含有IgM抗体和/或IgG抗体。抗人IgG和抗人IgM分别与人IgG和IgM反应;人IgG和人IgM分别是与S蛋白和N蛋白反应,S蛋白和N蛋白是偶联在长余辉球上的,整体就会形成夹心,然后就能检测到长余辉发光。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的新冠病毒抗体为人抗新冠病毒总抗体、lgG抗体与lgM抗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为S蛋白和/或N蛋白;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抗人总抗体、抗人lgG与抗人lgM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活性验证物为羊抗鸡lgY;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还包括鸡lgY标记的长余辉纳米微球。人体在接触外来抗原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时,最早感染和免疫后产生IgM抗体,实际是B淋巴细胞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的分泌形式,在IgM识别抗原以后,产生这些IgM的B细胞会进入淋巴结,并从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大量分泌抗体IgG,IgG抗体的亲和力比IgM会高很多,会在机体内存在很长时间,但是IgM只在病原体刚来的时候会出现,持续时间大约一周。所以用两者进行检测是都能达到标识的目的,两者联用更是能进一步帮助确诊。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受取样影响,检测的敏感性受限,同时由于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操作,检测时间周期较长,用于大范围检测效率受影响。抗体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操作简单,检测时间一般仅需15-20分钟,已成为新冠诊断的重要手段,极大的加速了新冠诊断的时间。作为优选地,所述长余辉发光材料包括吸光剂、缓存剂与发光剂;所述吸光剂能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产生单线态氧;所述缓存剂被所述单线态氧氧化生成不稳定中间体,所述不稳定中间体断键释放能量;所述发光剂吸收所述能量并释放长余辉发光。作为优选地,所述吸光剂包括长波吸光剂与短波吸光剂;所述发光剂发光波长为380nm~780nm。作为优选地,所述长波吸光剂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短波吸光剂为所述发光剂为所述缓存剂为PdPc主要吸收紫外、蓝光和近红外光波段;PtTPBP主要吸收紫外、蓝光、和红光波段;PdOEP主要吸收紫外和绿光波段。发光剂的发光波长为615nm,正好落在可见光的范围中。缓存剂的传递效率也很高,足以提供肉眼可见的强度。作为优选地,所述吸光剂为与的组合物,三者的摩尔比为2:1:5;所述吸光剂组合物与发光剂的摩尔比为1:200-2000。其三者配合,可以吸收紫外、绿光波段、紫外、蓝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白光为混合光,此处吸光剂的混合搭配,能更有效地吸收白光中的各个波段的光子,可以有效的扩大白光下的能量吸收。能够积累足够的能量使得发光剂发出肉眼可见波段的光,且强度足够肉眼识别。作为优选地,所述缓存剂为长余辉发光材料总质量的1%-20%。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的含量为0.1mg/mL-2mg/mL;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占与第一生物标记物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总质量的15%-25%。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为50-500nm,变异系数小于5%。作为优选地,所述样品区设有样品垫;所述检测区设有NC膜;所述吸附区设有吸水纸;所述样品垫、NC膜与吸水纸顺次搭接;作为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为羧基化聚苯乙烯球、氨基化聚苯乙烯球、醛基化聚苯乙烯球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还可以包括结合垫,样品垫、结合垫、NC膜与吸水纸顺次搭接;样品区用于上样,与检测抗体偶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n所述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n所述样品区含有与第一生物标记物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所述长余辉纳米微球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n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能与待测样中含有的新冠病毒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n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喷涂有能与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生物标记物;所述质控线喷涂有活性验证物;所述活性验证物用于指示生物标记物的有效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依次相连的样品区、检测区和吸附区;
所述样品区含有与第一生物标记物偶联的长余辉纳米微球;所述长余辉纳米微球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和包埋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微球内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能与待测样中含有的新冠病毒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
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检测线喷涂有能与待检测目标物特异性结合的第二生物标记物;所述质控线喷涂有活性验证物;所述活性验证物用于指示生物标记物的有效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核酸适配体、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或新冠病毒抗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核酸适配体;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新冠病毒特异性的核酸链段;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与待检测目标物互补的链段;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的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为S蛋白和/或N蛋白;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人抗新冠病毒总抗体、lgG抗体与lgM抗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抗人总抗体、抗人lgG与抗人lgM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的新冠病毒抗体为人抗新冠病毒总抗体、lgG抗体与lgM抗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检测目标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为S蛋白和/或N蛋白;所述第二生物标记物为新冠病毒抗原蛋白抗人总抗体、抗人lgG与抗人lgM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验证物为羊抗鸡lgY;所述第一生物标记物还包括鸡lgY标记的长余辉纳米微球;
优选的,所述长余辉发光材料包括吸光剂、缓存剂与发光剂;所述吸光剂能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产生单线态氧;所述缓存剂被所述单线态氧氧化生成不稳定中间体,所述不稳定中间体断键释放能量;所述发光剂吸收所述能量并释放长余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新冠病毒的长余辉免疫层析试纸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剂包括长波吸光剂与短波吸光剂;所述发光剂发光波长为380nm~780nm;
优选的,所述长波吸光剂为(PdPc)和(PtTPB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短波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友陈锐徐明葛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上海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