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支撑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底部设置冲压柱,下模板的顶部设置和冲压柱相互匹配的承压孔,冲压柱和承压孔相互配合在板材上打出造型,上模板的底部两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设置第一支撑杆,连接杆的相对两相邻冲压柱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外端设置连接块,上模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二支撑杆的端部的连接块推动板材和冲压柱相互脱离,能够防止所加工的板材和冲压柱相互卡在一起,有效的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效率高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效率高的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是一种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随着制造业的日益发展,各种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冲压模具在工件的加工制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冲压模具通常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的底部设置凸起,在下模板的顶部设置和凸起相互配合的孔洞,进而能够在板材上打出造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板材和上模板的底部的凸起不易脱离的现象,影响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模具。(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支撑板、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固定基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支撑板相对设置在固定基板的两侧,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且上模板设置在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连续且并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柱,所述冲压柱的轴线竖直设置,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和冲压柱相互匹配的承压孔,冲压柱可活动贯穿所述承压孔,上模板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通孔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连接杆上相对两相邻的冲压柱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的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上模板的外侧相对第一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为了防止本技术的连接块对所加工的板材产生较大的压力,所述支撑板的内侧相对第一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的高度不低于承压孔的顶部的高度。为了便于调节本技术的第一弹簧对第一支撑杆的弹力,所述上模板的外侧设置有和第一固定块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竖直设置,第一滑槽的内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竖直设置,第一固定块的伸入第一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和第一凹槽相互匹配的第一凸条,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相对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可活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和第二凹槽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和限位柱相互匹配的第三凹槽。为了便于使得本技术的限位柱和第三凹槽相互脱离,所述限位柱的外侧设置有凸柱,第一固定块的侧面相对第二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和所述凸柱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槽。做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材质为软质橡胶,连接块的外侧距冲压柱的侧面的距离不大于90毫米。(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支撑板、上模板和下模板,支撑板设置两个,且两个支撑板相对的设置在固定基板的两侧,上模板和下模板均设置在两支撑板之间,上模板设置在下模板的上方,在上模板的底部设置冲压柱,在下模板的顶部设置和冲压柱相互匹配的承压孔,冲压柱和承压孔相互配合在板材上打出造型,通过在上模板的底部两端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设置第一支撑杆,在连接杆的相对两相邻冲压柱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外端设置连接块,在上模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二支撑杆的端部的连接块推动板材和冲压柱相互脱离,能够防止所加工的板材和冲压柱相互卡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基板;2、支撑板;3、上模板;4、下模板;5、冲压柱;6、承压孔;7、固定板;8、第一通孔;9、连接杆;10、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连接块;13、第一固定块;14、第一弹簧;15、第二固定块;16、第一滑槽;17、第一凹槽;18、第一凸条;19、第二凹槽;20、限位柱;21、第二弹簧;22、第三凹槽;23、凸柱;24、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1、支撑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固定基板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支撑板2相对设置在固定基板1的两侧,所述上模板3和所述下模板4均设置在两支撑板2之间,且上模板3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方,所述上模板3的底部连续且并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柱5,所述冲压柱5的轴线竖直设置,下模板4的顶部设置有和冲压柱5相互匹配的承压孔6,冲压柱5可活动贯穿所述承压孔6,上模板3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通孔8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连接杆9上相对两相邻的冲压柱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1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11的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2,上模板3的外侧相对第一支撑杆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以往的冲压模具通常设置上模板3和下模板4,上模板3的底部设置凸起,下模板4的顶部设置凹槽,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在板材上打出孔洞,经常出现凸起贯穿板材后和板材粘连在一起的现象,还需要人工进行分离,影响工作效率,本技术包括固定基板1、支撑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固定基板1水平设置,支撑板2相对的设置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基板1的两侧,上模板3和下模板4均设置在两支撑板2之间,上模板3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方,上模板3的底部设置冲压柱5,冲压柱5的轴线竖直设置,在下模板4的顶部设置和冲压柱5相互匹配的承压孔6,在上模板3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固定板7,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第一通孔8,第一通孔8的内部可活动穿设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两端设置第一支撑杆10,连接杆9的相对两相邻的冲压柱5之间的位置设置第二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1的方向和第一支撑杆10的方向相同,在第二支撑杆11的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用以摁压所加工板材的连接块12,在上模板3的外侧设置第一固定块13,第一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一弹簧14的作用力下,使得第二支撑杆11端部的连接块12摁压所述加工的板材。优选的,所述支撑板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1)、支撑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固定基板(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支撑板(2)相对设置在固定基板(1)的两侧,所述上模板(3)和所述下模板(4)均设置在两支撑板(2)之间,且上模板(3)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的底部连续且并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柱(5),所述冲压柱(5)的轴线竖直设置,下模板(4)的顶部设置有和冲压柱(5)相互匹配的承压孔(6),冲压柱(5)可活动贯穿所述承压孔(6),上模板(3)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通孔(8)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连接杆(9)上相对两相邻的冲压柱(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1)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11)的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2),上模板(3)的外侧相对第一支撑杆(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包括固定基板(1)、支撑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所述固定基板(1)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2)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支撑板(2)相对设置在固定基板(1)的两侧,所述上模板(3)和所述下模板(4)均设置在两支撑板(2)之间,且上模板(3)设置在下模板(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的底部连续且并列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柱(5),所述冲压柱(5)的轴线竖直设置,下模板(4)的顶部设置有和冲压柱(5)相互匹配的承压孔(6),冲压柱(5)可活动贯穿所述承压孔(6),上模板(3)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8)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通孔(8)的内部可活动穿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连接杆(9)上相对两相邻的冲压柱(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11)和连接杆(9)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11)的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2),上模板(3)的外侧相对第一支撑杆(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块(13)和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效率高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霖,李之甲,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坤霖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