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熔融炉和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71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聚物结晶速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晶熔融炉和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所述结晶熔融炉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贯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装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内设有陶瓷加热装置和液氮冷却管路,在所述滑动装置表面设有样品槽,装载有高聚物样品的载玻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样品槽中,在所述滑动装置的样品槽处设有透光孔;调节装置用于使所述滑动装置沿X和Y方向移动。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包括上述的结晶熔融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关闭,能够实现所述结晶熔融炉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熔融和结晶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熔融炉和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聚物结晶速度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晶熔融炉和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
技术介绍
现有光学解偏振仪熔融炉和结晶炉为分开的两个炉体,并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熔融炉和结晶炉为不同的工作温度。例如,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11098593X的专利,这种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将置于载玻片中的高聚物样品再熔融炉中融化后,在将载玻片取出放在结晶炉上,进行光学检测。这种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由于熔融和结晶分开两个步骤进行操作,十分不方便,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晶熔融炉和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对高聚物的结晶速度的测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晶熔融炉,所述结晶熔融炉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贯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滑动装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内设有陶瓷加热装置和液氮冷却管路,所述液氮冷却管路环设在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四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在所述滑动装置表面设有样品槽,装载有高聚物样品的载玻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样品槽中,在所述滑动装置的样品槽处设有透光孔;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使所述滑动装置沿X和Y方向移动,所述X和Y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以对高聚物样品的视野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滑动装置在移动时,所述透光孔均在所述贯通孔的视野范围内。上述的结晶熔融炉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X轴调节装置和Y轴调节装置,其中,所述X轴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旋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Y轴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旋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杆和所述第二螺旋杆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螺旋杆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螺旋杆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装置的第四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四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四侧面为相对的两个面。一种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在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的外壳内设有: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沿同一直线顺序排列的信号光源、滤色片结构、起偏镜、结晶熔融炉、半透半反镜和第一硅光电池,所述信号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滤色片、起偏镜,并穿过所述结晶熔融炉的透光孔后,一部分穿过半透半反镜为透过光信号,另外一部分被半透半反镜反射为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一硅光电池接收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过光信号,所述第一硅光电池将所述透射光信号转换成第一电信号,所述结晶熔融炉为上述的结晶熔融炉;信号光源亮度控制装置,所述信号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硅光电池和反馈电路模块,所述反馈电路模块与所述信号光源连接,所述第二硅光电池接收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二硅光电池与所述反射光信号垂直,所述第二硅光电池将所述反射光信号转换成第二电信号,所述反馈电路模块根据第二电信号的强度对所述信号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陶瓷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第一设定温度元件,在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元件中包含有所述陶瓷加热装置的加热的第一设定温度,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250℃~300℃;第二设定温度元件,在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元件中包含有所述陶瓷加热装置的加热的第二设定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100℃~150℃;所述陶瓷加热装置以第一设定温度加热或以第二设定温度加热。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在所述外壳上设有温度增加按钮和温度减小按钮,所述温度增加按钮和所述温度减小按钮为压力触发按钮,每次触发所述温度增加按钮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设定温度信号增加0.1℃~1℃,每次触发所述温度减小按钮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设定温度信号减少0.1℃~1℃;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中还设有温度信号采集元件、温度调节元件和温度信号发送元件,所述温度信号采集元件用于采集所述温度增加信号和所述温度减小信号,所述温度调节元件,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增加信号和所述温度减小信号来计算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所述温度信号发送元件向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发送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信号。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信号,所述显示单元能够显示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信号。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和所述控制阀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中设有时间分配元件,所述时间分配元件中设有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控制阀为关闭状态,所述陶瓷加热装置按照第一设定温度加热;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控制阀为打开状态,所述陶瓷加热装置为不加热状态;在第三时间段内,所述控制阀为关闭状态,所述陶瓷加热装置按照第二设定温度加热。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还包括位移控制装置,所述位移控制装置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信号和第二调节信号,分别对应调节所述调节装置的第一双向旋转电机和第二双向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双向旋转电机与第一螺旋杆相连,所述第二双向旋转电机与所述第二螺旋杆相连。上述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中,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还包括数据转换装置,所述数据转换装置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透过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结晶熔融炉,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和液氮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中,通过控制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控制所述控制阀打开关闭,能够实现所述结晶熔融炉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温度进行调节和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结晶熔融炉,将高聚物样品放置在所述结晶熔融炉上后,不需要人为挪动所述高聚物样品的位置,就可以实现熔融、结晶过程,以获取结晶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使用者仅需要将装载有待测样品的载玻片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即可检测待测样品的结晶数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能够简化获得待测样品的结晶数据的步骤,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晶熔融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熔融炉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贯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n滑动装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内设有陶瓷加热装置和液氮冷却管路,所述液氮冷却管路环设在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四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在所述滑动装置表面设有样品槽,装载有高聚物样品的载玻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样品槽中,在所述滑动装置的样品槽处设有透光孔;/n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使所述滑动装置沿X和Y方向移动,所述X和Y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以对高聚物样品的视野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滑动装置在移动时,所述透光孔均在所述贯通孔的视野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熔融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熔融炉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贯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
滑动装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内设有陶瓷加热装置和液氮冷却管路,所述液氮冷却管路环设在所述陶瓷加热装置四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在所述液氮冷却管路与液氮源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在所述滑动装置表面设有样品槽,装载有高聚物样品的载玻片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样品槽中,在所述滑动装置的样品槽处设有透光孔;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使所述滑动装置沿X和Y方向移动,所述X和Y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以对高聚物样品的视野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滑动装置在移动时,所述透光孔均在所述贯通孔的视野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熔融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X轴调节装置和Y轴调节装置,其中,所述X轴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螺旋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Y轴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螺旋杆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为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
在所述第一螺旋杆和所述第二螺旋杆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
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螺旋杆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螺旋杆的一端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装置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装置的第四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第四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四侧面为相对的两个面。


3.一种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聚物光学解偏振仪的外壳内设有:
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沿同一直线顺序排列的信号光源、滤色片结构、起偏镜、结晶熔融炉、半透半反镜和第一硅光电池,所述信号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滤色片、起偏镜,并穿过所述结晶熔融炉的透光孔后,一部分穿过半透半反镜为透过光信号,另外一部分被半透半反镜反射为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一硅光电池接收所述半透半反镜的透过光信号,所述第一硅光电池将所述透射光信号转换成第一电信号,所述结晶熔融炉为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结晶熔融炉;
信号光源亮度控制装置,所述信号光源亮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硅光电池和反馈电路模块,所述反馈电路模块与所述信号光源连接,所述第二硅光电池接收所述半透半反镜的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二硅光电池与所述反射光信号垂直,所述第二硅光电池将所述反射光信号转换成第二电信号,所述反馈电路模块根据第二电信号的强度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年锁杨波杨定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乾勃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上海凯历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华凯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