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69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配重,在底座上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一轴承,第二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二轴承,旋转套管倾斜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旋转套管一端留有插口并在插口的侧壁上安有第一紧固螺栓,旋转套管另一端与转盘相连,第二轴承的高度低于第一轴承,旋转杆倾斜穿过第一轴承并插在插口上,在旋转杆上套设有若干料条夹紧件,配重上设有料条连接端。该装置能够将电缆料皮以恒定的力度均匀整齐缠绕在圆杆上,料皮两端能够被牢固固定,整个操作轻松简便,工作效率高,对人无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电缆皮材料条缠绕成卷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的护套皮对电缆提供绝缘和保护作用,不同用途的电缆对电缆护套的成分、性能等要求不一样,为了保证整个电缆的品质,需要对电缆护套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评估护套的成分配方、生产工艺是否合适,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进行改正。其中一项测试是需要将电缆护套的材料剪成长条,并以一定的力度缠绕在圆杆上,然后放入一定温度的烘箱进行烘烤,由此检测材料做出电缆后再一定温度下缠绕后是否容易发生老化和破损。目前,在将电缆料皮缠绕到圆杆上时,主要通过手工进行,这样不仅难以保证缠绕的力度复合要求,而且工作效率较低,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料皮还容易对人手造成伤害,料皮缠绕在圆杆后,两端也不容易固定,从而经常发生料皮松脱影响测试的情况,此外,也不便于进行不同缠绕力度后受热的比较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料皮缠绕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将电缆料皮以恒定的力度均匀整齐缠绕在圆杆上,料皮两端能够被牢固固定,整个操作轻松简便,工作效率高,对人无伤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配重,在底座上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一轴承,第二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二轴承,旋转套管倾斜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旋转套管一端留有插口并在插口的侧壁上安有第一紧固螺栓,旋转套管另一端与转盘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高度低于第一轴承,旋转杆倾斜穿过第一轴承并插在所述插口上,在旋转杆上套设有若干料条夹紧件,所述配重上设有料条连接端。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与水平方向成5~30度角。优选的,所述料条夹紧件包括紧固套杆,紧固套杆沿径向设有通孔,并在通孔一侧沿轴向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通孔套在所述旋转杆上,在紧固套杆的另一端连有螺杆,螺杆上设有压紧垫片和螺母,压紧垫片和旋转杆之间留有缝隙。优选的,所述配重有多个,并且重量不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旋转杆穿过第一轴承的内孔并插到第二轴承上的旋转套管的插口内,用第一紧固螺栓将旋转杆固定,然后将待测试的电缆料条的一端夹在压紧垫片和旋转杆之间的缝隙上,并用螺母进一步紧固压紧垫片,从而将电缆料皮一端固定,另一端连上配重,即可通过旋转转盘将电缆料皮缠绕在旋转杆上,最后利用另一个压紧垫片压紧电缆料皮的另一端。打开第一紧固螺栓,然后从该端将旋转杆从第一轴承内拔出,然后即可放入烘箱内进行一定时间的烘烤。由于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电缆料皮即自动按圆周缠绕在旋转杆上,因配置的重量可以设置多种,因此可以制作缠绕力度不同的测试样品,便于进行不同缠绕力度受热后样品性能反馈的比较研究。操作省时省力,不会对人手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料条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和配重2,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在第一立柱3的顶端倾斜固定有第一轴承5,在第二立柱4的顶部倾斜安装有第二轴承6,并且第二轴承6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轴承5,优选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成5~30度角。在第二轴承6上安装有旋转套管7,旋转套管7能够随第二轴承6一起转动,在旋转套管7朝向第一轴承5的一端留有插口71,在插口7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8。旋转套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9,转盘上安装有手柄10。旋转杆11安装在测试装置上时,先将一侧倾斜插入第一轴承5内部,然后旋转杆11穿过第一轴承5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直至旋转杆11的另一端处于能够插入插口71的位置时,将旋转杆的另一端插入插口71内,然后旋转第一紧固螺栓8将旋转杆11紧紧抵在插口71侧壁,手动转动手柄10带动转盘9转动,转盘9带动旋转套管7转动,最终带动旋转杆11一起旋转转动。在旋转杆11上安装有两个以上料条夹紧件12,料条夹紧件12能够将料条20的一端夹紧在旋转杆11上并随其一起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料条夹紧件12包括紧固套杆13,紧固套杆13沿径向设有通孔且通孔能够穿过旋转杆11,在通孔的一侧沿轴向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4,当紧固套杆13套装在旋转杆11上时能够通过旋紧第二紧固螺栓14来将二者通过紧固在一起,此时紧固套杆13能够随着旋转杆11一起旋转转动。在紧固套杆13的另一端安装有压紧垫片15,压紧垫片15的上方还安装有螺母16,压紧垫片15与旋转杆11之间留有缝隙17,该缝隙17内能够放置料条20的一端并且至少覆盖一个宽度的料条,通过旋转压紧垫片15上方的螺母16,使得料条11能够夹紧固定在缝隙17内,然后将第二紧固螺栓旋紧,这样就能保证料条这一端能够随旋转杆11一起转动。本装置还包括配重2,配重上连接有料条连接端18,配重2的数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以设置为多个,将上述一端已经固定在压紧在缝隙17中的料条20的另一端固定在配重的料条连接端18上,这样料条20由于配重2的重力作用处于拉紧状态,然后转动手柄10,旋转杆11做旋转转动,并且由于旋转杆11处于倾斜状态下,能够方便地将料条20以圆周状排列环绕在旋转杆11上,完成旋转操作后,将料条从配置上取下,然后将料条的另一端通过上述的料条夹紧件12将该端固定在旋转杆11上,即可完成料条20的缠绕操作,然后取下旋转杆11放入烘箱进行测试即可,取下时,先将第一紧固螺栓8打开,然后将旋转杆11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将旋转杆从第一轴承5内拔出。上述配重的重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以适应不同测试需求,上述料条连接端18能够实现夹紧料条和释放料条即可,如可以设置为连接在配重上的一个夹板,也可以设置为如附中所示的结构,包括底座181、固定夹板182和滑动夹板183,滑动夹板183与固定夹板182相对且能够进行贴紧和远离固定夹板182的动作,在底座181上且正对滑动滑板183的位置上安装有螺杆184,底座上对应位置留有螺纹,螺杆184另一端安装有旋转手柄185,转动旋转手柄185能够带动螺杆进行转动,推动滑动夹板朝向固定夹板进行滑动,料条20放置在固定滑板与滑动滑板之间,当滑动滑板贴紧固定滑板时,即可将料条夹紧固定在二者之间,取下时将时旋转手柄反向转动即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若干说明而非限制,在本专利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未经实质变化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配重,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一轴承,第二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二轴承,旋转套管倾斜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旋转套管一端留有插口并在插口的侧壁上安有第一紧固螺栓,旋转套管另一端与转盘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高度低于第一轴承,旋转杆倾斜穿过第一轴承并插在所述插口上,在旋转杆上套设有若干料条夹紧件,所述配重上设有料条连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料条缠绕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和配重,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一轴承,第二立柱上倾斜安有第二轴承,旋转套管倾斜安装在第二轴承上,旋转套管一端留有插口并在插口的侧壁上安有第一紧固螺栓,旋转套管另一端与转盘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高度低于第一轴承,旋转杆倾斜穿过第一轴承并插在所述插口上,在旋转杆上套设有若干料条夹紧件,所述配重上设有料条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料条缠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贺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联银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