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结构、应用有该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和油烟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57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结构,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电能的压电单元。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应用有如上所述的能源回收装置的油烟净化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的供电控制方法。通过在导流器上设置压电单元,利用压电单元两侧的压力差,可以在导流的同时利用气体的压力差发电,功能多样、能源回收效率高,此外也不会影响气体的流动的动能而降低流速;将导流结构设置在公共烟道内,不会影响吸油烟机的排烟性能,在吸油烟机工作和不工作时都能发电,性能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结构、应用有该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和油烟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烟等气体的导流结构,以及应用有该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和油烟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商品房楼栋中都带有公共烟道,用于集中排放大楼内住户的厨房油烟,但是由于集中排放油烟,往往导致在用户集中排放油烟时,公共烟道内气流压力较大,会阻碍用户油烟机的排放。为降低公共烟道内的阻力,如申请号为20181025859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烟道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具有烟气通道且烟气通道具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止逆结构,止逆结构设于阀体且仅允许烟气通道内的流体沿从烟气进口至烟气出口的方向单向流通;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于阀体且将从烟气出口流出的流体引导向上,通过设置导流结构,能够减小上层用户对下层用户的排烟阻力,从而提高排烟效率。尽管如此,由于用户厨房排放的油烟往往具有较高的问题和压力,造成能源的浪费。为此,也有如申请号为20172127723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的无源智能出风口,针对现有的出风口处的风能被浪费的不足,具有连接接口和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中设有风能回收装置,风能回收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若将其用于吸油烟机,由于风能发电装置指的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所采用的是风的动能,经过风能发电装置,气流的动能将减少,流速降低,会大大影响油烟机的排烟性能;传动风轮转动装置在油烟环境很容易失效;此外,风能发电装置只能在吸油烟机工作时进行发电,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烟导流结构,提高排烟效率和能源回收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能源回收装置的油烟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上述油烟净化装置的供电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流结构,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电能的压电单元。为便于设置压电单元,所述导流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贯穿上述两侧表面的安装凹槽,所述压电单元设置在安装凹槽内。优选的,为便于引导气流,所述导流器具有两个、包括第一导流器和第二导流器,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导流器的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导流器的第二支撑框架,所述安装凹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安装凹槽、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框架上的第二安装凹槽。优选的,为避免直面撞击气流,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呈1/4球形,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由第一支撑框架的端部向远离第一支撑框架的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压电单元包括弹性金属基片、以及设置在弹性金属基片两侧的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的位置与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相对应。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储能装置、以及由所述储能装置供电的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单元和储能装置之间电连接。为便于对压电单元感应的电流进行处理,得到稳定的电源,还包括依次电连接在压电单元和储能装置之间的整流电路、用于储能的电容和稳压充电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能源回收装置的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吸油烟机、排烟管道和公共烟道,所述排烟管道的一端与吸油烟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公共烟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排烟管道和公共烟道的连通处,所述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为朝向排烟管道的内侧面和远离排烟管道的外侧面,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吸油烟机上,所述用电设备为吸油烟机上需要用电的设备。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一支撑框架在排烟管道和公共烟道的连通处向远离排烟管道的方向突出,所述导流结构的第二支撑框架由第一支撑框架的顶端在公共烟道内竖直向上延伸。优选的,为确保排烟和引流的平衡,所述第一导流器的半径为R,所述排烟管道的直径为d,上述参数满足如下关系:R≥1.5d。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的油烟净化装置的供电控制方法,所述储能装置与吸油烟机上的主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所述主控制器实时监测储能装置的电压;2)所述主控制器判断储能装置电压是否足够,当储能装置电压不低于预设值时,则通过储能装置给用电设备供电;当储能装置低于预设值时,则由吸油烟机的主电源给用电设备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导流器上设置压电单元,利用压电单元两侧的压力差,可以在导流的同时利用气体的压力差发电,功能多样、能源回收效率高,此外也不会影响气体的流动的动能而降低流速;将导流结构设置在公共烟道内,不会影响吸油烟机的排烟性能,在吸油烟机工作和不工作时都能发电,性能好、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装置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装置的导流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有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烟净化装置的供电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包括吸油烟机1、排烟管道2和导流结构3,排烟管道2的一端与吸油烟机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则与公共烟道4连通,导流结构3设置在排烟管道2和公共烟道4的连通处。导流结构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导流器31和第二导流器32,第一导流器31包括第一支撑框架311,第二导流器32包括第二支撑框架321,其中,第一支撑框架311呈1/4球形,并且在排烟管道2和公共烟道4的连通处向远离排烟管道2的方向突出,第二支撑框架321由第一支撑框架311的顶端在公共烟道4内竖直向上延伸。第一支撑框架311呈镂空状,第二支撑框架321同样也呈镂空状。第一导流器31的半径为R,排烟管道2的直径为d,优选的,上述参数满足如下关系:R≥1.5d。通过上述形状的第一导流器31和第二导流器32的设置,由第一导流器31可以较好地引导、缓冲气流,避免从排烟管道2排出的气流直接撞击导流器或者直角转弯,而造成气流紊乱,由第二导流器32可快速地引导气流向上排出。而第一导流器31的半径为R和排烟管道2的直径为d之间的关系,可保持气流排放和导流的平衡,避免同一时间大量的气流撞击第一导流器31或者气流排出量较少。第一支撑框架3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凹槽312,第一安装凹槽312贯穿第一支撑框架311朝向排烟管道2的内侧面和远离排烟管道2的外侧面。第二支撑框架3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凹槽322,第二安装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结构,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电能的压电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结构,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电能的压电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贯穿上述两侧表面的安装凹槽,所述压电单元设置在安装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具有两个、包括第一导流器(31)和第二导流器(32),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导流器(31)的第一支撑框架(311)和所述第二导流器(32)的第二支撑框架(321),所述安装凹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框架(311)上的第一安装凹槽(312)、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框架(321)上的第二安装凹槽(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311)呈1/4球形,所述第二支撑框架(321)由第一支撑框架(321)的端部向远离第一支撑框架(311)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单元包括弹性金属基片(33)、以及设置在弹性金属基片(33)两侧的压电陶瓷(34),所述压电陶瓷(34)的位置与导流器相对两侧表面相对应。


6.一种应用有所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结构的能源回收装置,包括储能装置(11)、以及由所述储能装置(11)供电的用电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单元和储能装置(11)之间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电连接在压电单元和储能装置(11)之间的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松何立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