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支撑臂、灯头以及循环散热系统,灯头通过枢接轴与支撑臂相枢接,枢接轴为轴管结构,灯头内部空间通过枢接轴与支撑臂内部空间相连通,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冷却介质、位于支撑臂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促进冷却介质通过轴管结构在灯头与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组件,冷却介质与舞台灯外部空间隔绝。通过动力组件驱动冷却介质通过轴管结构的枢接轴在灯头与支撑臂之间循环流动,将灯头内的热量带出,并在支撑臂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在保障灯头密封性的同时,增大了散热空间,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散热组件设置在了支撑臂内,相对于之前将散热组件设置在灯头内,有效的减小了灯头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舞台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舞台灯功能越来越丰富,结构也越来越精密,所以需要避免尘土或者液体进入所述灯体内部,损坏内部元件。但是由于舞台灯的功率一般都很大,所以又通常需要快速的通风散热,尤其是舞台灯的灯头,发热最为严重,也最需要防水防尘。现在大部分舞台灯都是利用灯头内外的空气对流来实现快速散热,对于防水性能要求很高的舞台灯,通常是将灯头内的热量疏导至灯头的壳体上,利用壳体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行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将舞台灯的灯头内的热量疏导至支撑臂内,利用所述支撑臂进行散热,在保障所述灯头密封性的同时,增大了散热空间,提高了散热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支撑臂、灯头以及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灯头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所述枢接轴为轴管结构,所述灯头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冷却介质、位于所述支撑臂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促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轴管结构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冷却介质与舞台灯外部空间隔绝。所述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通过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轴管结构的所述枢接轴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循环流动,将所述灯头内的热量带出,并在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在保障所述灯头密封性的同时,增大了散热空间,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由于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了所述支撑臂内,相对于之前将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灯头内,有效的减小了所述灯头的体积,有利于所述舞台灯的小型化。进一步地,所述灯头通过两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两个所述枢接轴均为轴管结构,冷却介质从其中一个所述轴管结构流入,从另一所述轴管结构流出。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散热通道更长,所述冷却介质的冷却更彻底。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进入与流出所述灯头均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当所述灯头仅通过一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时,可以采用此种方式;或者所述灯头通过两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所述冷却介质进入与流出所述灯头均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可以预留一个所述枢接轴用于穿过信号线或者电线。进一步地,所述枢接轴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夹层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流动,所述内管及/或所述外管上设置有旋转密封件。从而实现所述冷却介质进入与流出所述灯头均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进一步地,所述灯头通过两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两个所述枢接轴均为轴管结构,所述冷却介质分为两股,每股所述冷却介质分别仅通过一所述枢接轴在所述灯头与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利用两股所述冷却介质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更高。可选的,两股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灯头内混合后,在分别通过一个所述枢接轴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鳍片、从所述散热鳍片中穿过的用于导流所述冷却介质的导流管以及对所述散热鳍片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所述支撑臂对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导流管中流过,并被所述散热鳍片吸收热量,然后所述散热风扇对所述导流管及所述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并从所述通风口将热量导出舞台灯之外,实现舞台灯的快速散热。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气体。气体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流通时,密封性要求较低,即使不小心泄露,也不会对舞台灯内的元件造成任何的损坏。进一步地,还包括光源、以及包覆所述光源设置的隔热腔,所述隔热腔与所述散热组件的热介质进口相连通,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鼓风机构,所述鼓风机构将自所述散热组件的冷介质出口出来的冷却介质鼓入所述隔热腔内。所述隔热腔将热量全部导流到所述散热组件,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热量散发到所述灯头内,对所述灯头内的其它元件造成损害。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分流腔,所述分流腔具有第一密封腔室与第二密封腔室,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至少一抽风机构,所述散热组件的冷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密封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密封腔室还具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设置有所述抽风机构,所述隔热腔通过所述第二密封腔室与所述散热组件的热气流进口连通。所述分流腔将低温的所述冷却介质与高温的所述冷却介质分隔开来,且低温的所述冷却介质自所述抽风口被所述抽风机构抽出,填充整个所述灯头内部,可以对所述灯头内部的其它元件进行散热,再被所述鼓风机构鼓入所述隔热腔内对所述光源进行散热,可以实现对整个所述灯头的散热。进一步地,所述灯头两侧具有与所述支撑臂枢接的侧板,连接所述冷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密封腔室的冷风道至少部分由一盖板与所述侧板扣合而成,及/或连接所述热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二密封腔室的热风道至少部分由一盖板与所述侧板扣合而成。直接利用所述盖板与所述侧板扣合形成冷风道及/或所述热风道,采用板材件的所述盖板即可,加工方便,并且充分利用了所述支撑臂的所述侧版,无需额外安装导风管,避免了导风管的老化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灯头;110、光源;120、隔热腔;121、筒体;122、隔热片;130、分流腔;131、第一密封腔室;1311、抽风口;132、第二密封腔室;140、侧板;150、盖板;200、支撑臂;211、散热鳍片;212、导流管;213、散热风扇;220、通风口;300、枢接轴;310、连接管;311、内管;312、外管;313、支撑件;320、旋转密封件;410、鼓风机构;420、抽风机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包括支撑臂200、灯头100以及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灯头100通过枢接轴300与所述支撑臂200相枢接,所述枢接轴300为轴管结构,所述灯头100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枢接轴300与所述支撑臂200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冷却介质、位于所述支撑臂200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促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轴管结构在所述灯头100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冷却介质与舞台灯外部空间隔绝。所述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通过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轴管结构的所述枢接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灯头以及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灯头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所述枢接轴为轴管结构,所述灯头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冷却介质、位于所述支撑臂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促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轴管结构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冷却介质与舞台灯外部空间隔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灯头以及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灯头通过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所述枢接轴为轴管结构,所述灯头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冷却介质、位于所述支撑臂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促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轴管结构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冷却介质与舞台灯外部空间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通过两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两个所述枢接轴均为轴管结构,冷却介质从其中一个所述轴管结构流入,从另一所述轴管结构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与流出所述灯头均通过同一所述枢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夹层在所述灯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流动,所述内管及/或所述外管上设置有旋转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通过两个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支撑臂相枢接,两个所述枢接轴均为轴管结构,所述冷却介质分为两股,每股所述冷却介质分别仅通过一所述枢接轴在所述灯头与一个所述散热组件之间循环流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蒋伟权,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